论会计计量的特点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48217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会计计量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计量的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会计计量的特点人类要想改造世界,就离不开对纷繁复杂的客体的计量。对客体的定量化认识更为精确,是改造的基础。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会计计量与通常意义的计量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一、计量一般概念“计量就是根据特定规则把数额分配给事物或事项”。计量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1.计量的对象(客体)。2.计量的属性。世上的事项与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事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属性,如物体的质量、体积、运动的速度等。计量的属性需要计量的尺度与规则。3.计量的尺度与规则。对不同的属性要用不同的尺度与规则,如质

2、量可以用天平来计量,相应的尺度(国际标准单位)千克。计量水平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类对客体的需要程度,如人类对核能的需要不可能在核物理取得突破之前被满足。当然,人类对某一客体某一属性的强烈需要,对计量水平又有巨大影响。二、会计计量的特点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的财务会计,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2的核心职能”。会计计量的特点:(一)会计计量的对象“会计对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财务会计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物与经济行为,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 ”会计不是一种定性的手段,会计主要用于定量,仅仅指出会计对象,不便于量化。为了计量的方便,再将会计对象

3、按照不同性质的基本构成加以分解,一般分为六类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的载体或表现,实际上,一个主体单位时间(如一年)的价值增值可以表征其经济效益。什么是价值?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两种:l.劳动价值论。由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创立,马克思推向科学与完善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价值以交换价值为表现形式,在商品社会,即货币价值形式;(3)商品按照价值施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劳动价值论有以下特点:(1)价值是面向过去和现在的(劳动创造价值,没有劳动当然没有价值),价

4、值量建立在客观交易的基础上,比较可靠;(2)无法解释价值之谜;(3)无法解释当今众多的创新金融工具的价值。2.边际效用价值论。由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萨缪尔森(Samulson,B.A)继承和发展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1)效用(类似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效用和稀缺性构成价值的充分条件;(2)价值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效用决定物品的价值;(3)边际效用(一定量某种物3品中最后一单位物品所提供的效用)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均等定律。边际效用价值论有以下特点:(1)价值不仅面向过去和现在,还面向未来。价值量建立在对效用的主

5、观评价的基础上,可靠性差;(2)解释了价值之谜;(3)解释了创新金融工具的价值问题。两论的共同问题在于:无法给出价值的具体量化模式,一般借用价格来表现价值。在非垄断条件下,交换价值近似地代表了双方对价值的共同认识,是主观心理评价的现实表现。人们对计量对象尚未达成共识,这是会计计量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二)会计计量的单位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单位,货币本质上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也在不断变动。因此,货币单位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名义货币,即各国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二是不变价值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是以一定时日的货币的价值为基础,将其他时日的名义货币单位调,整(用物价指数来测算

6、)到该基础上,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价值的基础上。作为计量单位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刚性”,如米、克等单位有严格的生成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相对合适的,但这只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被采用。会计计量通常使用的是名义货币,并且假定其价值不变。通过跨国股权投资形成的国际企业集团中,不同国度的企业一般采用东道国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同样假定名义货币币值不变。4会计计量单位的这种“柔性”,或者说这种假定的“刚性”,是会计计量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三)会计计量的属性1.会计计量属性。既然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又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是要计量会计要素的历史价值还是

7、现在价值?由于价值往往是由交换价格代替,那么是要计量要素的现实交易价格还是潜在的交易价格?对会计计量属性一般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流向(流入、流出、预计,两个方面考虑,合理的计量属性如下表所示。过去现在未来流入价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流出价格现行市价预计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会计计量属性的分析(1)价值理念、金融创新与会计计量属性。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均末给出价值的具体计量模式,对用什么代替价值存在分歧。劳动价值论强调交换(过去的)价值可以代替价值,所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因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客观。同时,劳动价值论又认为价值是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同时代的社会必要劳

8、动时间又不相同。所以,同一资产5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价值的计量,现行市价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往往要求有市场对应的参照物),这两种计量属性兼有客观的和主观的成份。至于是否有必要对资产重估则受制于许多因素,如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等。从计量属性的时间角度,劳动价值论对应的计量属性是立足“过去、现在”的,不能突破到“未来”。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效用(使用价值)代表价值,效用是主观评价,从计量的时间角度,它可以突破到“未来”,因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对创新金融工具是可行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的价值的计量,即使没有现实市场作参照也可以“主观评价”。但是,这些计量

9、属性的客观性较差,不保证客观性,所追求的相关性会成为“空中楼阁”。 实际上,在“过去”的问题上,两论的观点基本相同,特别是不存在绝对垄断的竞争市场上,价格代表了交易双方对使用价值的共同认可,即交换价值就是使用价值(效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大的特点是客观和“有据可查”,并且历史信息是预测未来信息的重要因素这一特点使这一计量属性很难退出历史舞台。在“现在”的问题上,劳动价值论仍然要求有相应的参照物,使价值重估“有据可查”,边际效用价值论则忽视这一点,强调“主观评价”,劳动价值论末涉及“未来”的价值计量。(2)资本保持观念与会计计量属性。 “财务资本保持观念(financial capital m

10、aintenance concept)认为:资本是业主投入企业的货币或购买力,是企业净资产的代名词。因此,企业所要保持的资本,就应当是企业原有的净资产。实体资本保持观念(physical capital maintenance concept)认为: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因此是企业生产能力6或经营能力的代名词。所以,企业要保持的资本,也就是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 “(曲晓辉,1991)。根据财务资本保持观念,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无论是以名义货币还是不变币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物价变动影响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为利得或损

11、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资本还是业主原来投人的货币额,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购买力。根据实体资本保持观念,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收益只能是当期实体资本的增量。对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只能处理为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在计量上的变动,因而不能计入收益表,只能作为单独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部分。(3)信息技术与会计计量属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统计与预测技术的进步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创造了条件。但这种预测从技术上讲,只能说明“是 X 的概率为 Y”这样的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预测的主体讲,信息提供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败德行为(Moral H

12、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存在,数据预测的客观性难以确保。信息使用者期望有关未来的信息,并不意味期望着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非定量化信息将更受关注。为此,使用者一般倾向于提供有关前瞻性的信息,由他们自己来作财务预测。Jenkins 的报告验证了这一结果:“使用者并不主张以公允价值模式代替历史成本模式,其理由主要是出于保证财务信息的一贯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不过,他们主张多种计量属性混合模型(Mixedattribute Model)。3.会计计量属性的共存。历史地看,一种经济(会计)理论有历史的局限性,新事物出现之后,无法解释而存在不足,如

13、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创新金融工具的价7值。而新产生的理论(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尚不成熟,也无法解释所有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理论。于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就是:取长补短地兼容并处。至于如何选择计量属性则要视具体主体、具体要素项目具体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如对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应当是现值计量属性,所以多种计量属性共存是一种趋势,这是会计计量的第三个特点。综上所述,现在学术界对会计计量的对象尚未达成共识;会计计量单位具有高度的“柔性”;会计计量属性具有多种共存的趋势。这三方面决定了会计计量是非常复杂的,对许多计量问题的处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注释:保尔拉法格,1891,马集译,1973:忆马克思,

14、辑于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第 7 页。刘峰,1996:“财务会计的确认”“财务会计的计量”,辑于葛家谢主笔,1996: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 99 一170 页。Yuji Ijiri,1975:“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as Studies in Accounting ResearchNo.10.P29,AAA葛家澍,1996:“会计的对象与要素”,辑于葛家澍主笔,1996: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 20 一 61 页。价值之谜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使用价值很大的物品(如水)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很大的物品(如钻石)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胡寄窗,81989:西方经济学史立信会计出版社,第 78、188 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随被享用的该物品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给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从而使各类被享用的物品的边际效用均等。此时,人能获得一定量收入下的最大总和的享乐。汤云为、陆建桥,1997: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一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 会计研究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