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4700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纵论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契约安排都是以对资产的考核和定价为基础,没有对资产的考核和定价,就不可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也就不存在企业的契约选择问题。然而,由于长期受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影响,西方主流财务学家和会计学家往往只重视市场定价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忽视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定价制度对应存在的另一种定价制度企业定价制度,这就导致在财务和会计理论上始终无法解释企业为什么会有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并要向不同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等问题,也无法清晰地界定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内涵和质量特征。因此,研究企业的定价本质可以为企业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供给提供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2、一、企业定价的起源科斯认为,企业是产品市场取代要素市场的结果,是社会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科斯的这一基本思想引起了后来一些经济学家的不同理解,因为科斯并没有给出“企业”的定义。然而,对财产考核和对财产权利的界定,在科斯的企业理论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斯在考察了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市场定价制度后得出结论,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发现财产交易的价格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基本形式,交易费用是市场定价制度运行的成本,如果市场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企业最终也不会出现。由此可见,在科斯的企业理论中,企业组织始终与财产考核和财产权利界定联系在一起。张五常继承了科斯企业理论中的定

3、价研究传统,他在研究计件工资契约以后得出结论,企业支付给职员的报酬通常是根据考核性质而定,这与最终商品销售定价毫无类似之处。为2此,通行的市场价格不能直接 5 得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像他在单项活动中所实行的考核和定价那样去行动。这就是说,企业对资产的定价不同于市场对商品的定价,投入要素进入企业以后形成资产,企业及其投资者总是按照他们对资产的占有意志对资产考核和定价,并以此作为决策行动的依据。在企业出现以前,所有者全部按照市场价格定价。市场定价制度是无边际的、万能的。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厂商的投入是由资本自动形成的,并且具有完全替代性和可分性,因而可以按照市场均衡价格自动定价一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发现役

4、人要素的价格不会有任何成本。厂商没有发挥任何定价功能,市场定价制度是万能的,无边界的。收益极大化就是利润极大化,利润可以自动地在所有者之间公平分配,形成所谓横向的“涓流效应”和纵向的“扩散效应”,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财务信息处于完备状态,并且在厂商和信息需求者之间是对称的。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证明,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信息是对称的、没有交易成本、不考虑税金因素,企业财务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经济学基准定理说明,在完全有效市场中,企业财务结构表达的财务信息与企业在市场中的动作无关。笔者认为,在完全有效市场中,企业财务信息是完备的,并给出财务信息完备性的经济学解释。完备的财务信息能够精确地反映

5、企业资产配置状况、交易活动状况和收益分配状况,并且在企业与资产所有者之间是完全对称的。当然,这是无法用某一种计量主体、计量属性和计量标准表述财务信息的理想状况。企业组织出现以后,市场经济体系中并存着两种性质不同但相互作用的定价制度,即“看不见的手”市场定价制度和“看得见的手”企业定价制度。前者是对交易商品的定价,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这种定价的结果是形成市3场交易信息;后者是对企业资产定价。 “资产定价”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基本目标而对资产所带来的风险和报酬的权衡和对资产配置所形成的收益及其在所有者之间界定的一种盘算。企业对资产定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资产配置最优化。资产的定价权是资产

6、占有权的核心内容,只有首先对资产占有(包括公共占有和私人占有),才有可能对资产定价和考核。同时,资产的占有权是对资产定价的必要前提。不拥有资产的古有权,就没有权力对资产进行考核和定价。因此,企业定价功能的基本渊源来自对资产的占有权。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资源,就不可能对它们定价和考核。资源的专有性和排他性越强,对其定价和考核的程度就越高,有关该资源的财务信息就越丰富。企业的定价过程就是企业搜集、评价和提供信息的过程。如果说企业制度选择以资产定价为核心,那么,企业就是一个专门生成、评价和向市场提供有关交易和资产定公信息的经济组织。由此可见,企业的本质特征就是它的定价属性。二、企

7、业定价的分工和细化企业的出现导致资产定价的第一次分工,出现了对资产定价的企业定价制度。企业能够发现市场定价制度,无法直接发现的资产价格,并且,能够以有效的发式节约对资产的考核和定价费用。如果市场能够直接对资产定价和考核,且没有任何成本,就不会有企业,市场统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对资产定价是企业存在的基本原因,也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企业出现以后。市场定价制度的作用范围缩小了,投人不会自动地转化为资产,4必须通过企业的资产选择过程;企业的投入要素不再具有同质性和完全可分性,因而不再是完全可替代前;资产不再是自动地结合在一起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而是需要通过管理活动将资产结合在一起;资产不再完全

8、按照市场给定的计价属性-市场均衡价格定价,而是有可能按照企业的定价目的定价,企业的定价目的决定资产的计价属性;成本与收益之间不再具有对惕性,成本最小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市场定价制度在资产定价上失灵了,这样就出现了专门对资产定价的企业定价制度。当企业组织按保一定的定价目的对其占有的资产进行考核和定价时,财务信息由此产生。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定价制度运行的结果,企业的定价属性是财务信息产生的源泉。在这里,笔者以电脑作为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趋势和作为资产在“企业”组织中的价值贡献为例,说明企业的考核和定价问题。市场中电脑的价格总是在下跌,据测算,一种型号的电脑在市场中的淘汰周

9、期为 5 年,然而,人们购置电脑的比率仍在上升。尽管“企业预期电脑的价格会下跌,几年以后的市场价格甚至会为零,但是, “企业”仍然购买这种资产,这是为什么呢?企业资产的价值总是企业定价制度运行的结果,尽管电脑作为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在下跌,甚至为零,但它作为资产在“企业”组织中的价值贡献预期在上升,因此,企业仍然在购买这种资产。如果电脑作为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刚好等于它作为资产在“企业”组织中的价值,那么,没有一个企业会购买它,因为,它的预期价值是下跌的。当然,企业定价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中完成的,市场定价会影响资产定价,企业也可以根据定价目的,选择不同时点的市场价格作为资产的计价属性,市场定价制度在

10、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定价出错的可能性。5企业家的出现改变了资产所有者的收益实现方式,进一步导致资产定价的分工和专业化。资产所有者将对企业交易活动的定价权让渡给企业家,代之以对企业家服务的考核。在资产所有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中,权利转让、收益实现、业绩考核及其在所有者之间的界定,都是以企业对资产的定价为依据。在这种状况下,企业的定价功能就会由原来单一的对资产定价细化为企业家对交易和资产的定价以及所有者对企业家服务的定价。企业家对交易活动和资产的定价都是以企业报酬极大化或企业价值极大化为目标函数。他们都是按照自己对交易活动和资产的理解及由此确定的计量属性、计量标准进行考核和定价。只有按照企业

11、家的理解和预期来搜集和评价的、并在一定期间内由该企业家独自享有的定价信息,才会给企业带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报酬。也就是说,企业的定价能力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基本因素,但是,由此所形成的信息既不是按照社会公认的规范生成的,也不能够在相关者之间充分传递,否则,该信息就不能由企业家独自享有,也就不可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报酬,因此,完全由企业定价制度所形成的财务信息不具备规范性和传递性。 资产所有者关心的不再是投入要素怎样获得报酬,而是通过难获得报酬以及如何在资产所有者之间界定收益,总之,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委托代理结构中实现其长期收益的最优化。正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在资产所有者与企业家之间不对称,才使得

12、资产所有者觉得有必要建立一种会计制度,连续地对企业家服务进行考核。为了满足资产所有者的这种考核需要,企业中就出现了专门向资产所有者提供、以实现资产所有者长期收益最优化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是企业向资产资产所有者提供的一种财务信息,是资产所有者对企业家服务6连续考核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市场定价制度和企业定价制度并存的交换经济中,企业定价形成财务信息的供给,市场定价形成财务信息的需求。企业定价的分工和细化是市场实现规范化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定价越细化,分工越严密,市场就会越来越向规范化靠近。然而,企业定价是有费用的,正如在市场定价制度中,发现商品价格

13、的费用主要是商品交易费用,在企业定价制度中,发现资产的费用主要是资产的固定费用。这些定价费用制约企业的分工和细化,这与科斯的结论完全一致,即在私有产权下,任何朝着使用权契约性转让方向的运动。主要都是由定价费用约束引起的。三、保护资产所有者的资本权益是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内容在只有市场定价制度的纯交换经济中,企业的信息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都是对称的,不存在企业定价制度,因而不可能出现因企业定价引起的财务信息。在只有企业定价制度的完全集中型计划经济中,企业的信息在所有者之间也是对称的,不存在市场定价制度,也不会出现交换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只有在企业定价制度和市场定价制度并存且相互作

14、用的交换经济中,才会形成财务信息的需求和供给,为了使这种供给和需求趋于均衡。于是就出现了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由此可见,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是企业定价制度和市场定价制度均衡制约而作出的一种制度选择,主要是为了弥补因两种定价制度并存而形成的财务信息不对称状况。从理论上讲,资产所有者是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在这里,我们不应该排除市场中一般投资者使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并以之作为决策依据7之一的可能性,但他们毕竟是企业的潜在投资者,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现实投资者服务,即为资产所有者服务。当企业按照资产所有者共同理解的会计理论和概念以及公认的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惯例向社会公开披露财务信息时,

15、该财务信息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信息。没有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就没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是现代财务会计在企业定价制度和市场定价制度并存的交换经济中的最优制度选择。理想的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可以使财务信息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其边际费用等于边际收益,企业定价制度的运行费用(企业固定费用)和市场定价制度的运行费用(市场交易费用)对全社会来说都处于最优水平。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保护资产所有者权益是社会制度安排的核心,法律制度安排和社会道德标准都是从保扶资产所有者权益出发设计的,其中,财务会计制度是资产所有者权益保护的基础,因为,只有人们首先明确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才有可

16、能选择恰当的方式(包括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资产所有者权益保护的需要,因而主要与资产所有者权益保护相关。在财务会计量理论中历来存在资本保全观,它应该是资产所有者权益保护会计计量中的具体体现。只有首先实现资本保全,才有可能实现权益保护。但是,权益保护不仅反映在会计计量中,而且还反映在会计确认、分类和报告中,更重要的是它是现代财务会计所遵循的基本理念。经济学家所关心的是投人要素如何配置才能够突现利润极大化,市场制度可以自动地解决收益分配同题,而会计学家所关心的是在资本转化为资产以后资产配置如何影响所有者权益,所以,合计要素8都是以资产权益为核心来定义的。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只有在与资产价值增加的相关条件得到满足以后,才能产生收益,而收人和费用是资产流入或流出的结果,所有者(股东)的权益就表现为净资产。在会计基本假设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等假设,都是因资产所有者权益保护的需要而设立的,在会计确认中,权责发生制是符合资产所有者枚益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