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108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放射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介入放射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介入放射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介入放射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介入放射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入放射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放射学重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介入放射学的定义是什么?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2.介入放射学所需要的影像监视器材有哪些?(1) 直接 X 线透视(2) 间接 X 透视与 DSA (3) 超声波检查仪(4) CT (5) MR 3 介入放射学使用的操作器械有哪些?(1) 穿刺针(2) 导管(3) 导丝(4) 导管鞘(5) 支架(6) 其他4.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的大致分类。按药物来源分六类:即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及其他类型。按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不同时相的作用分两类:(1) 细胞

2、周期非特异性药物(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栓塞剂的使用原则栓塞物质在使用中,必须保证能够在X 射线或其他影像手段下显影,释放或留置的全过程必须在X 射线或其他影像手段监视下完成,否则易造成异位栓塞、过度栓塞或栓塞物质反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刺激,不导致过敏反应,不改变人体基因。6.介入放射学按治疗领域分类(1) 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血管本身的病变,利用成形术及灌注术治疗利用灌注术对肿瘤性疾病进行治疗利用动脉栓塞术消除器官功能利用灌注术治疗非特异性炎症血管造影及血管造影与其他影像设备相结合的侵袭性影像诊断。(2) 非血管系统计入放射学:利用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管腔狭窄利用穿刺 (引

3、流 )术治疗囊肿、脓肿、血肿、 积液和梗阻性黄疸肾积水等利用穿刺术采取组织,病理学标本利用穿刺术通过穿刺针注入药物或施加物理、化学因素治疗肿瘤或治疗疼痛。第三章1.经导管栓塞术的定义。是在 X 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2.经皮血管栓塞术的治疗机制。阻塞靶血管使肿瘤或靶器官造成缺血坏死;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和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阻塞血管使之远端压力下降或直接从血管内封堵破裂的血管以利于止血以及用栓塞物填塞异常突出的血管腔(动脉瘤 ),以防其破裂出血。3.什么是末梢栓塞以及其对器官的影响。末梢栓塞又称毛细血管栓塞,指直径1m

4、m 以下的血管被栓塞。通常使用微小颗粒或液态 栓塞剂方可造成毛细血管水平的栓塞。一定范围的毛细血管栓塞可造成靶器官的严重缺血,以致部分或大部分组织坏死。如果造成毛细血管内皮坏死,血管结构则难以恢复重建。4.栓塞治疗对器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哪些?(1) 局部供血改变,局部供血中断或减少,潜在的侧支通路开放对靶器官供血。(2) 栓塞后血液重分布,对于二重血供的器官,如头面部、胃十二指肠、盆腔等,对其一支或一侧动脉主干的栓塞,很快可由另一支或对侧动脉增粗供血。(3) 纠正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原已存在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时,正确的栓塞可使异常循环纠正或解除,如对各种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动脉瘤和静脉

5、曲张等。5.栓塞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处理?(1) 过度栓塞引起的并发症:过度栓塞是指栓塞程度和范围过大,尤其是在使用液态栓塞剂和过量使用颗粒或微小栓塞剂时。其后果是造成大范围组织坏死,引起相应的肝功能衰竭,胃肠、胆管穿孔,胆汁湖,皮肤坏死,脾液化等。所以术中掌握栓塞程度是十分重要的。(2) 误栓:是指非靶血管或器官的意外栓塞。其后果与被误栓器官的重要性和误栓程度有 关。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栓塞可减少或避免其发生。通常有以下 二种误栓: 返流性误栓指栓塞剂由靶动脉返流出来,由血流冲走, 而栓塞其它动脉。常发生于靶动 脉前端已被阻塞,而再注入栓塞剂,或注入栓塞剂时用力过大或过

6、猛。颈外动脉的返流性误 栓常造成脑梗塞,腹部血管的返流性误栓可造成肠坏死。 顺流性误栓当靶动脉大部分已被栓塞,原潜在的侧支通道即开放,追加栓塞剂时, 由于 注射压力较大, 或导管嵌入靶动脉可使栓塞剂顺行经开放的侧支进入前端的非靶动脉,如颅 内外有潜在的侧支,过度的颈外动脉栓塞可造成脑梗死。另一种顺行性误栓的原因是较小的 栓子, 通过业已存在的动静脉瘘,进入体静脉造成肺梗塞。个别情况下导管内有血栓形成或 气泡,在一次注射时将其推出亦可造成顺行性误栓。(3) 感染:可发生于所用器材和栓塞剂污染及手术场所消毒不严的情况下,栓塞后大量组 织坏死时亦可为感染埋下伏笔。感染常发生在实质性器官,如肝和脾。6

7、.经导管药物灌注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有哪些?(1) 药物分布时相 相:药物颁布达到平衡之前,靶器官药物分布量由局部血流量决定。相:快速再分布相,靶器官药物分布量由局部血流量、脂溶性蛋白结合性决定。(2) 外周血浆的最大药物浓度 (Cmax ) 和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下降,为药效与副作用重要参数,其值高疗效好,但副作用大;其值低,副作用小,但疗效差。(3) Rt =1 + 表面总体清除率/肿瘤血流量Rt:靶器官药物接受量1:常数表面总体清除率一定,故:降低肿瘤血流量,可提高 Rt(6-7 倍)。7.如何克服层流现象? 采用脉冲式注射泵,使药物小团状注入血管,使药液在短暂的时间

8、内取代血液而充满血管; 或使导管端与靶器官之间有较长的距离,使之在较长的流程中与血液混合;或使药液与血液比重接近;或在药物注射时采用坐位或立位。8.化学栓塞的定义。化学栓塞术主要是指用含化疗药物的微球栓塞肿瘤血管,达到局部化疗和肿瘤缺血坏死的二重作用。9.缺血性病变的药物灌注治疗主要应用于哪些部位?(1)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经静脉内或其他途径给药治疗效果不佳者(2)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3)由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雷诺病等引起的肢体缺血性病变(4)由药物、损伤和冻伤等引起的周围血管痉挛(5)血管介入操作中引起的各器官供血动脉的痉挛第四章1.血管内支架的种类有哪些?(1)支架

9、的类型按照在血管内展开的方式分可分为 自扩式: Z 形或网眼状,具有一定弹性,应用时支架管径应大于血管正常管径 球囊扩张式:常见Palmaz支架。不具有弹性,无残余弹力,易受压变形,应用于深部血管(2)支架按表面处理情况分可分 裸支架:网格状,可通过物质,不影响分支功能,但肿瘤组织可以长入带膜支架:带膜,无网眼,肿瘤组织不能长入,可封闭瘘口 支架移植物:金属支架+人制血管,应用于大血管动脉瘤(3)按功能分可分为 单纯支撑型支架:仅支撑狭窄或闭塞血管 治疗型支架:除有支撑血管外,涂带或覆膜携带可治疗性药物(抗血栓、阻平滑肌增生、放 射性)(4)各种新型支架 暂时性或回收式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药

10、物涂层支架;放射性支架;覆膜支架等2.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机理,再狭窄形成机制。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机理:采用球囊对病变段动脉壁进行有限的挤压扩张,使病变段动脉壁伸展,内皮细胞和粥样斑块表面成分脱落,动脉内膜和中膜部分断裂、分离,动脉外膜伸展超过其弹性程度,动脉管腔扩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另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部分粥样斑块受到挤压而在动脉壁上重新分布也是球囊形成术的治疗机制之一。球囊血管成形术再狭窄形成机制:(1)急性血管闭塞:伴有或不伴有血栓形成的血管痉挛,伴有完全闭塞的血管壁剥离以及血管壁的弹性回缩。(2)早期再狭窄:球囊扩张部位内膜纤维增生过度伸展的血管壁的紧张度恢复或回缩血管壁重塑型学

11、说 (3)晚期再狭窄: 除内膜纤维增生外, 原有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病情进展或加重是其主要原因。3.血管成形术再狭窄的防治措施有哪些?(1)全身性应用防治方法: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抗凝药物 如肝素、华法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拮抗剂如曲匹地尔;一氧化氮的供体如吗多明;抗氧化剂如普罗布考;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缩素转换酶抑制剂、- 干扰素等。(2) 支架局部应用防治方法:支架局部的放射治疗;带膜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支架局部应用翻译寡核苷酸;支架局部应用基因治疗等。4.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球囊血管成形术:常规血管介入并发症;远端栓塞;球囊破裂

12、;出血;动脉夹层 问题。 支架血管成形术:支架移位;血管损伤: 包括血管壁穿通和血管破裂;支架内急性血 栓形成或远端血管血栓栓塞;支架感染;其他。第七章1.肝癌的介入治疗方面有哪些?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2)物理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微波凝固治疗;冷冻消融治疗;高能聚焦超声(3)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治疗2.肝癌的其他综合治疗手段有哪些?(1)分子靶向药物治疗(2)生物治疗(3)放射免疫治疗(4)抗病毒与护肝治疗3.胆管癌的介入治疗分为哪两个部分? (1)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或(和)内支架成形术;(2)抗肿瘤治疗4.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应用于哪些方面? (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13、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神经系统肿瘤;(3) 放射性粒子 植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4)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5)其他: 包括头颈部癌、 甲状腺癌、 喉癌等。第八章1.简述肾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步骤 (1)腹主动脉 -肾动脉造影 ;;(2)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在静脉肝素化后,采用多种导管、导 丝技术, 使治疗导丝越过狭窄段,直至肾动脉远端分支,这是 PTA 和 PTAS 成功的关键; (3) 支架的选择:主要有自膨式支架和球囊扩张式支架;(4)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2.肾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有哪些? (1)穿刺点并发症:局部血肿并发症较常见;(2)急性肾动脉血栓;(3)动脉内膜撕脱;(4)

14、肾动 脉破裂出血。3.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血管外科手术曾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但是术后并发症、患者手术耐受 力、自体血管移植物选择有限、远端流出道不佳等因素都影响了外科血管重建手术的实施。 近年来, 药物洗脱支架、 可吸收支架及切割球囊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 了跟多的选择。4.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有哪些?(1)局部出血; (2)感染; (3)内脏出血与脑出血;(4)肺栓塞和肺栓塞复发;(5)下肢静脉阻塞; (6)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第十章1.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定义。 它是以颈内静脉为穿刺入口,将导管经颈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

15、,插入肝静脉 并在 X 线导向下由肝静脉穿刺进入肝内门静脉内,在扩张两者间肝实质通道后,植入支架 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使门静脉的血流直接分流至下腔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的目的。2.简述经颈静脉肝门内腔静脉分流术的操作步骤。(1)颈内静脉穿刺; (2)肝静脉造影及压力测量;(3)门静脉穿刺; (4)门静脉造影及门-腔静脉压 力梯度测量; (5)肝实质分流道扩张;(6)管腔内支架植入;(7)再次门静脉造影及门-腔静脉压力梯度测量; (8)食管下端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3.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1)经静脉穿

16、刺并发症;(2)心包填塞; (3)肝裂伤、包膜下血肿;(4)腹腔内出血; (5)胆道系统 损伤; (6)动-静脉瘘; (7)术后感染; (8)支架分流道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9)肝性脑病。4.经皮穿肝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大出血; 经药物或内镜等止血治疗无效或再发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有食道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和中度以上的食管胃静脉曲张,而无出血史的患者;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后再发出血的患者。(2)禁忌症:严重的心、脑、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严重的出凝血功能异常难以纠正者; 顽固性大量腹水难以消退者; 肝硬化伴肝右叶较大的占位性病变,如肝癌、肝血管瘤等;严重的肝萎缩。5.布-加综合症的介入操作步骤。 (1)诊断性血管造影;(2)单纯狭窄球囊成形术;(3)闭塞再通; (4)植入支架。一、简述肺活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答: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