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练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087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滕王阁序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滕王阁序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滕王阁序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滕王阁序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15 5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编写人:李彩红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审查人:任聚宝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学法难点 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 ,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 ,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3、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2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

4、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翼轸( ) 骖( )睇眄( ) 捧袂( )瓯越( ) 潦水( )簪笏( ) 桑梓( )台隍( ) 舸舰( )帝阍( ) 叨陪( )懿范( ) 彭蠡( )虢州( ) 遄飞(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新郑一中

5、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3(3)句 式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纤歌凝而白云遏 童子何知。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一、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二、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结构。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 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在括号里写出紧扣题目中的哪

6、个词而写。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 ,引出 。(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的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4。(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发 。(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学习小结学习小结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太后曰:“敬诺

7、,年几何矣?” A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矣”字不同。 B句与句的“且”字相同,句与句的“矣”字也相同。 C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矣”字也不同。 D句与句的“且”字不同,句与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初唐四杰是指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5_、_、_、_;王勃,字_,有_文集存世。 学习反思:学习反思:5 5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编写人:李彩红编写人:李彩红

8、审查人:任聚宝审查人:任聚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2、背诵 2 5 段,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 ,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背诵 2 5 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骈文语言特点: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9、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6本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

10、”),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

11、效果。 成语积累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

12、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7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3、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预习检测预习检测名句默写_,烟光凝而暮山紫。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8_,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 ,_。 _,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