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0347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怎样写反思(修改后4) (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师怎样写反思教师怎样写反思讲稿讲稿修 改: 曹时萍 谭志娟培训者: 谭志娟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有幸能和在座的各位一起交流教育反思这个话题。在讲述中如有不妥之处,还待老师们多多指导。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二十次重复。叶澜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

2、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地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施进行审视、修正、强化、否定等,再进行思维加工且从中去粗取精,然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等进行调整和重组,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教育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反思。同时也说明了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

3、共同探讨:1、教育反思的概念教育反思的概念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换言之,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还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教育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它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4、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而如今,我们目前的反思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二、教育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二、教育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1.反思流于形式,敷衍应付2流于形式,为了应付检查才勉强完成。浮于表面的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再加上小学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教师想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反思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2.概念不清晰许多教师把反思当成了小结来完成。3.零散而不系统教学反思的内容方面比较分散、零碎,缺乏系统性。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个问题,下次反思就换成了另一个问题,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是泛泛而谈,也没有解决

5、问题的措施与策略,也就没有进行具体的实施,反思成了一句空话。例:每节课的反思,可以抓住一个点来进行,如果要对本节课的败笔之处进行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解决的策略;那么就不要再写教学中的亮点,学生的精彩表现等等,还可以根据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拟定的主题来进行反思。4.没有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教育的研究工作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成长。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 “教而不研浅” ,反思是结合教与研、时间与理论的有效途径。把教学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可

6、惜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教育的研究工作。5.误认为教学反思只是个体行为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来实现的。其实不然,事实上,反思还可分为集体反思、对话反思和个人反思等。教师单独进行,只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难以深入,容易陷于自己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对话,尝试进行集体反思,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同伴互助。三、教育反思的时代价值三、教育反思的时代价值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吾日三省吾身”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为

7、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切课进行精心“预设” ,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教师根据课前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我们的课堂多于是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的过程,老师要我怎么回答,我就怎么回答。成了学生努力配合教师完成教学预设的过程。不少教师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于预设时的估计,但是教师担心任由学生发挥会影响接下来的探索活动,而且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后,预设该如何调整缺少准备,担心教学会因此而“乱”。所以教师往往是利用自己的“权利”,有“技巧”地将学生的生成活动扼杀于摇篮之中,以换取教

8、学的“严谨与流畅”。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环节:3教师请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一开始,教学确实按照教师的预设有序地展开。师: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这些圆的周长的?(教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已经小手如林了)生 1:我先用绳子沿着硬币的周长绕一圈,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就是硬币的周长。生 2:我是将象棋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知道了它的周长。这时,还有一个画在纸上的圆没有反馈,而下面高举的小手已经很稀疏了,教师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师:要知道这个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办法吗?这时,教师多么希望学生齐声回答:“不能!太麻烦了!”但事与愿违,下面的小手伸得更高了,那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忍不住叫了出来:

9、“行的!行的!”边说还边跑到了投影仪前,用绳子仔细地沿着圆周绕了一圈。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做方便吗?(生齐:不方便!)这时,几乎所有的小手都放了下去,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也耷拉下了脑袋,教师心里暗暗高兴。可不等教师将教学纳入轨道,不少放下去的小手又倔强的举了起来,教师心想:“坏了!” 老师,我只要用尺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以 3.14 就可以了。教师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被他说出了,怎么办?”教师的思维高速运转了起来。教学展开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在这种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如果教师视教案如法规,不能根据学生信息反

10、馈情况进行瞬间反思,并进行及时调整预设,那么教学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展示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回答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现矛盾时,应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上述教学片段中,虽然教师在预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一现实,但可贵的是,教师没有被自己的教案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

1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反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教学更具生命活力。师:3.14 是什么意思?生:3.14 就是圆周率。师夸张的问道:圆周率是什么东西?(生大笑)生: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 3.14 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 3.1415926 与 3.1415927 之间。(教室里响起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师: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的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 3.14 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而从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4教师分明读出了疑惑,专注和

12、脑海中正欲奔腾而出的思维浪花)那么,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称为“猜想”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吧”。其实,课堂上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 ,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从以

13、上这三点可以看出教育教学反思在课堂中的意义,也体现了它的时代价值。四、教育反思的内容及形式四、教育反思的内容及形式(一)教育反思的内容: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简单地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其内容不在多,贵在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记录:(从理论上看)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将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记录下来。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 ,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等高潮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

14、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等。将这些记下来,可供以后教育教学时参考,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还可以记录,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引起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2.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15、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可以是大的问题,也可以是小的问题。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即使一个教学经验再丰富,课堂教学近乎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的策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3.

16、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道,教学,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5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显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