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40041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式渡槽支架预压施工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拱式渡槽主拱圈施工支架预压方案拱式渡槽主拱圈施工支架预压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渡槽为空腹拱式渡槽,全长 228.98m,进口柱号 2+358.365,出口柱号2+587.345,进口底板高程 623.736,出口底板高程 623.583;主要结构由承台及拱座、主拱圈、排架柱及槽身 4 部分组成;主拱圈为空腹式双片肋拱结构,单跨度 80m,矢高 20m,肋拱间采用横系梁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 C45;承台及拱座为实体重力式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排架柱设计为单排架,横截尺寸 70cm90cm,设计最大高度 20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槽身为 U 型薄壁结构,断面尺寸 4.5m3.

2、74m,拱上单跨槽身长度 6.5m,拱下单跨槽身长度12.0m。2、施工支架情况、施工支架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拱式渡槽主拱圈搭设满堂脚手架整体性要求高,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且钢管间排距较小,影响沟底河道正常行洪及当地居民的通行。通过相关技术论证,拱下左右两岸槽身及拱上排架和槽身段搭设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支架,主拱圈采用下部设钢管支墩,在墩顶拼接贝雷片,上部用碗扣式脚手架做支撑杆件的方式作为肋拱施工支架。钢管柱基础采用 C20 混凝土扩大基础,尺寸 5.5m12m1.5m; 钢管柱采 630*16 钢管,用 I20a 做平联连接和斜撑,4m 设置一道。钢管柱竖向采用法兰盘连接;横梁采用 2I

3、40,长度为 9 米,按照桥梁中心线对称布置,在安装2I40 时必须设置险位卡,防止 2I40 侧移和倾覆;在 2I40 上安装贝雷片,贝雷片沿桥梁中心线向两边对称布置,中心间距为 180 厘米,共计 5 组,在安装贝雷片时要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贝雷片滑移;在贝雷片上横向布设 I20a,间距为 60cm,用 U 型卡在贝雷片上固定;最后在分配梁上搭设碗扣脚手架。3、预压说明、预压说明主拱圈拱肋施工支架搭设完毕后,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对支架施加荷载进行预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消除支架体系的非弹性变形。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的不均匀沉降,避免拱肋混凝土因支架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或支架失稳等安全

4、质量事故。支架预压加载材料采用相应重量的钢材,并按结构形式合理布置,待支架沉降趋于稳定,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地基沉降量及测出支架弹性变形量后,即完成支架预压施工。4、预压荷载计算、预压荷载计算按照施工支架结构形式,取支架拱顶12m作为本次预压范围,其拱肋荷载组合如下: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以下施工荷载取值:(1)支架自重标准值(含模板、木方)3.0kN/m2;(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含钢筋)25kN/m;结合拱肋结构,双片拱肋自重:12m0.91.822.5=97.2t,单位荷载为:97.2/(120.92)=4.5t/m,即45KN/;(3)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

5、2kN/m2;(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4kN/m2;(5)组合荷载为:3.0+45.0+2.0+4.0=54.0kN/m2,即为5.4t/;(6)拱肋底面积:(12.00.92)=21.6,其预压荷载为:21.65.4=116.64t;(7)双片拱肋之间共3条连系梁底面积:1.983=5.94,其预压荷载为:5.94(5.4-(4.5/2) )=18.71t;本次施工支架预压总荷载:(116.64+18.71)1.20=162.4t(含1.20倍拱肋荷载)5、预压准备工作、预压准备工作按照设计要求搭设完成主拱圈支架后,自下而上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支架构件之间及肋拱底模等各相邻面接触紧密

6、,无明显缝隙。为确保预压工作顺利进行,支架顶部预压范围内形成预压平台,采用架管按照60cm60cm间排距搭设,设置水平杆、剪刀撑、斜撑等受力杆件与周边的支架体系进行稳定性加强,确保预压施工安全,预压结束后将继续保留,作为拱肋模板受力杆件。预压施工前,必须确保预压施工平台、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观测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向监理工程师申请进行支架预压工作,待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实施。6、观测点布置、观测点布置根据支架结构形式及预压范围,自下而上设置高程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3#、4#临时墩对称设置8个沉降观测点(编号DG1DG8) ;5#、6#钢管柱顶部对称设置4个观测点(编号DG9D

7、G12);预压拱肋下方贝雷架跨中位置对称设置2个观测点(编号DG13DG14) ;预压拱肋段两端及跨中位置设置6个观测点(编号DG15DG20),观测点DG15、DG16、DG19、DG20同时作为位移观测点使用。详细布置后附图纸。7、加载施工、加载施工利用拱式渡槽两侧塔吊将指定重量的钢筋(162.4t)分级、逐捆匀速、平稳的吊运至预压区域内堆放,双片拱肋加载顺序应自两侧向两拱肋中心对称加载,对称加载速度应近似同步;在吊运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钢筋吊运。由于支架结构和加载材料吊装方式的特殊性,施工人员必须上架作业,在加载和静载期间应安排测量人员进行支架变形观测,若

8、支架发生变形,应及时组织人员撤离。每级加载完成后,应静载1h后先进行支架位移观测,确保支架处于稳定状态后再进行沉降观测工作。预压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第1次加载至60%,荷载重量为81.21t;第2次加载至80%,荷载重量为108.28t;第3次加载至100%,荷载重量为135.35t;第4次加载至120%,荷载重量为162.40t,各级加载预压间隔时间不少于45min。本次预压施工采用 1 台科力达 KL-20 型水准仪进行高程观测,1 台科力达KTS-442 型全站仪进行位移观测,测量人员共 4 名,为减小人为观测误差,每次观测所用的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

9、同;加载前测量支架基础和支架各观测点原始标高,每级加载完成后,分别测设地基的沉降量和支架变形量,并如实做好记录,当支架测点连续 2 次沉降差平均值小于 2mm 时,方可继续加载。全部荷载施加完毕后,每间隔 24h 测一次,记录各测点标高,连续 3 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累计小于 5mm 或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小于 1mm 后,可判定预压施工符合标准,可进行支架卸载。卸载按加载的相反顺序进行,卸载 6h 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地基回弹量和弹性变形量。支架预压结束后,提交预压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观测点布置图、沉降观测记录表、支架弹性变形值、非弹性变形值及地基回弹量,并根据相关预压参数计

10、算拱肋底模预拱度。8、生产组织保证措施、生产组织保证措施(1)成立支架预压临时指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小组组长,全面管控支架预压施工,生产副经理任小组副组长,具体落实和指挥预压施工各项工作。(2)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改进、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更趋向合理和完善。(3)全面掌握并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与协调,对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材、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4)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施工机械和设备及人员必须依计划按时到位,不得以任何理由

11、推迟进场影响工程进度。9、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所有变形观测点施工前均应进行复测,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对于施工中增设的临时测量标志,其埋设和测量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拱顶预压平台形成后,必须全面检查安全稳固情况,确保预压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坍塌。同时在预压期间安排专门检查,发现支架出现变形问题,应及时停止预压工作,查明原因并处理完成后在继续进行加载。(3)支架预压之前必须对其在预压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和检查,满足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要求后才能进行预压。(4)支架预压施工前,将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

12、人身防护用品。(5)吊装作业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吊装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参与吊装的人员应有明确分工;荷载吊装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吊装物体撞击支架造成支架破坏。(6)加载期间,安排专人控制加载速度和加载重量,不得出现超载和堆载不均匀的状况,同时应做好加载材料的防护工作,防止加载材料在受外力影响后出现重量变化。10、应急救援保证措施、应急救援保证措施为防患以未然,预压施工过程中,我部将做好应急救措施,并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2)事故报告程序。(3)应急行动本次支架预压施工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高处坠落、支架垮塌等自然灾害等。针对各种事故或紧急情况本岗位应采取的应急行动如下: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当发生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如:大风、地震、暴雨等,项目部要立即启动应急小组进行自救,将现场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避险,同时项目部根据事故情节及时上报。 高处坠落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安全事故时,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小组,迅速组织好人员、车辆及设备,情况严重者应立即拨打 110、120 急救电话,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具体情况。 支架垮塌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安全事故时,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小组,迅速组织好人员、车辆及设备,情况严重者应立即拨打 110、120 急救电话,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具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