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7687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欣欣赏赏管弦管弦乐乐 暴暴风风雨雨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附海镇中心小学 陈瑜 教材:教材:人音版第九册第七课教学年级: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课时:1 课时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音乐教育观,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强调从学生兴趣出发,构建互动型教学。因材施教,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共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体验音乐“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展开各种联想与想象,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区分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大峡谷的壮丽景观。2、 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开展对

2、管弦乐暴风雨的欣赏,在聆听、参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3、 从音乐音响的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 感受音乐要素所描绘的大峡谷中暴风雨的景象。2、 通过聆听,让学生探索音响,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一、情景导入,感知科罗拉多大峡谷。情景导入,感知科罗拉多大峡谷。师:嗨,同学们好,你们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吗?那里的风景怎么样?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世界上举世闻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播放视频)师:这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它不仅有着坚硬的岩石和柔软的流水,而且每

3、时每刻都在演奏着由大自然谱曲的“音乐之声”。(情境导入对一堂音乐课而言非常重要,此环节我是由同学们的语文知识:雅鲁藏布大峡谷引入,从而引出另一个世界上举世闻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2二、二、听曲识图,直染脑感大峡谷之暴风雨前的寂静。听曲识图,直染脑感大峡谷之暴风雨前的寂静。1、出示图片,聆听主题音乐 1 选图片。师:下面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两张大峡谷图片,听音乐选择图片(课件播放主题音乐 1)生:第一幅。师:大家的耳朵真灵敏,那音乐给你带来了怎么样的感觉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安静、宁静、祥和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白云师:说的真好,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宁静安详的音乐是大峡谷主题音乐 1,(出示课件

4、)听!风儿还在悠然的歌唱呢, (师范唱主题 1)同学们听到风儿的音乐声音(力度)是怎样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下吧!生唱主题音乐 1师:这悠然的风儿声真动听!2、聆听主题音乐 2师:请听,这段音乐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课件播放音乐主题 2)生:紧张,恐怖,害怕,心里不安。师:是啊,这让人害怕、紧张的音乐,正是我们的主题音乐 2(出示课件主题音乐 2)师:那此时的风儿还在悠然的歌唱吗?(不是)那风儿的歌声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上来说)师:让我们听着音乐,画着旋律线来感受下音乐的变化。 (引导生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半音下行走向)师:此时的风儿在不安的呼叫着,让我们也来体验下这

5、风儿的呼叫声。 (师弹奏主题音乐 2,生唱)师:除了风儿在不安的呼叫着,那些小动物们会怎么办呢?(会快速的躲起来)师:恩,是啊,风儿会把树吹的摇摇欲坠,太阳也悄悄的躲进了云层里,这时的天空又会出现什么呢?(乌云密布)师;恩,乌云开始笼罩了美丽的大峡谷,天空中泻下了蒙蒙的雨雾,3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此环节用了各种图片声像结合方式,来激发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很自然的引出音乐所表现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场面。)三、三、身心投入,让律动提升乐感。身心投入,让律动提升乐感。1、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感知大峡谷暴风雨的特点。师:有谁知道这不详的预感将会来临什么呢?音乐告诉你。

6、(出示图片并播放暴风雨管乐段音乐。 )生:下大雨了,下暴雨了。师;恩,说的很正确,这不详的预感是暴风雨来临了,现在我们正在欣赏的就是管弦乐演奏的暴风雨 。 (板书:出示课题暴风雨 )师:这段暴风雨的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生:紧张,害怕。师:是什么声音让你觉得如此害怕?生:闪电,风雨。 (出示雷电、风雨交加的图片)2、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2师:那你还能听出,这些闪电、雷雨的声音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请听音乐。(播放音乐第二部分 2)生:钢琴, (你能来试一试,它是怎么演奏的吗?刮奏,师示范)师:说的真好,其实里面还有一小部分都是用管乐队演奏的。请听(播放音乐暴风雨管乐段)师:谁能用身边的事物模拟下

7、这段风雨交加、闪电雷鸣的声音?(可以拍桌子、拍手、跺脚等)师:恩,同学们模仿的非常形象,但是这暴风雨也有它的节奏特点。请看。 (出示课件节奏)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下吧。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打击乐器,谁能用钹和鼓来演奏下闪电与雷雨的结合声?(出示:钹、鼓)师:示范。生:尝试,教师指导演奏姿势、节奏、声音。4(此环节我请学生们听一听音乐中,闪、雷、电各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闪大擦,雷定音鼓,风钢琴、长笛的刮奏,并且让学生们用身体动作来模仿,亲身体验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带来的景象。 )师:除了雷声、雨声外,下雨时候,是不是马上来暴风雨了呢?(不是)那是怎样出现的?请听

8、。 (播放音乐暴风雨初期)生:闪电师小结:对啊,两道闪电划空而过,天空下起了小雨,刮起了微风,雷电也开始轰鸣,这就是暴风雨时的初期景象。3、再次完整聆听暴风雨第二部分,体验表现大峡谷暴风雨时的磅礴气势。师小结:现在让我们来完整的聆听暴风雨的第二部分,你可以用身边的乐器表现出大峡谷的暴风雨是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再到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磅礴气势。 (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部分)四、四、对比欣赏,体味音乐具有完整故事,感受大峡谷暴风雨后壮观美丽的景对比欣赏,体味音乐具有完整故事,感受大峡谷暴风雨后壮观美丽的景色。色。1、 聆听第三部分,并与第一部分进行对比。师:一场磅礴气势的暴风雨如愿以偿的结束了,此时的

9、大峡谷又会出现什么景色呢?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思考:你又听到了哪两个主题?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播放音乐第三部分小片段)生 1:欢快、兴奋、壮观。生 2:暴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师小结:(出示图片,雨后彩虹)是啊,暴风雨来的快,去的也快,猛烈的暴风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山谷中又响起了溪水潺潺而流的声音,小动物们也出来欢呼了,这欢快的音乐,也表达出作曲家对大峡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此环节我运用了声像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无限遐想,学生们畅所欲言,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想象,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五、五、聆听全曲,让乐曲浸润身心。聆听全曲,让乐曲浸润身心。

10、1、介绍作曲家格罗菲及乐曲的创作背景。5师:知道这么精彩的管弦乐是哪位著名的作曲家写的吗?这是一位美国的著名作曲家格罗菲写的。这首暴风雨是大峡谷组曲中的第五乐章。当年轻的格罗菲第一次置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时候,就被那美妙的大自然奇迹所吸引着,因此产生了写作念头。从第一章的写成到最后的第五章整整花费了他十年的时间。这是一部写实写意兼而有之的作品,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对大自然怀着无比崇拜敬畏的心情之人所仰视的那巧夺天工、雄奇壮美的感叹。2、完整聆听全曲。师:下面也让我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的心情,再来完整的欣赏下管弦乐演奏的暴风雨 ,感受下雨前的宁静、雨中的磅礴和雨后的壮美景色。 (播放音乐,欣

11、赏全曲)师: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峡谷将会变得更加壮美,此时让老师想起了一首流行歌曲中这样唱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音乐如此,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同样如此。只有遭受过挫折和磨难的人生,才会变得更加充实与精彩,对吗?现在老师把这首歌送给你们,希望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候,要勇敢、坚强,好吗?(播放真心英雄歌曲结束课堂)(通过对本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介绍,让学生更加了解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与崇拜心情。让学生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再次聆听并拓展延伸,教育学生们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坚强。教学反思及总结:教学反思及总结:作为一名工作仅 4 年的我,这次参加了慈溪市第十

12、一届教坛新秀活动比赛,很荣幸、也很幸运能进入上课这一轮,正好我抽到的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的管弦乐欣赏作品暴风雨 。这首作品是描写了大峡谷中的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暴风雨来临时的电闪雷鸣、磅礴气势的场面,以及暴风雨后大峡谷出现的壮观美丽景色。我在设计教案过程中,始终注重新课标教学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引领学生用表情、肢体语言感觉音乐、描述音乐。一、一、赏画引曲,直观感知。赏画引曲,直观感知。暴风雨是一首管弦乐欣赏作品,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运用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带入另一个壮观美丽的大峡谷。观看视频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到6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奇观景象。二、由乐段由乐段整首,分步培

13、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整首,分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管弦乐暴风雨教学时,我采用了分段聆听教学法,结合图片声像一体化,用猜谜选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欣赏逐步逼近并进入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通过分段聆听主题音乐,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各种音乐要素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情绪与感受,并用打击乐器模仿风、雨、雷的各种声音,为了让学生深刻记住作品,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或身边的乐器来表现音乐。通过亲身体验的学习,学生们知道“雨”是大自然中的一

14、景,而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给学生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与感受。最后在初步聆听感受暴风雨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作曲家及作品的背景,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更勇于表现美,真正做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 教学不足之处:教学不足之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 ”因此,音乐教学的侧重点就落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的内容上,尤其是音乐欣赏教学。而我在教学后发现几个现象:第一:我觉得自己把这首音乐分的太细化,这首作品本身时间就长,由于上课时间规定只需 35 分钟,导致时间已到,课却仍在进行的状态。第二:在上最后一个环节时漏下了介绍作曲家及音乐背景,这部分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时间的因素,让我慌张了下,同时也说明了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心里素质等等还需改进。第三:我认为音乐的第二部分学生体验感受的还不够深刻,由于一直关注时间的问题,事先没有预设好足够的时间在暴风雨来临时的这一环节,因此导致了匆匆而过的感觉,学生们稀里糊涂的,老师也随便带过,而整首作品的经典就是暴风雨来临时的片段,在这段音乐中,作曲家采用了各种各7样的音乐要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