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4566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来源:网络今天讲的内容应该是老师们一直强调的,我这里做一个汇总。一、高考语文15 种丢分现象1.字音题,耗时过多而丢分。字音题耗时不要超过1 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对策:选择常见100 个多音字和100 个常错形近字,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2.成语题,不知分类而丢分。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对策:选择100 个常考成语

2、和100 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3.语病题,不分轻重而丢分。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争议率几乎100%。因此我们答题时不要苛求完全正确,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对策:汇总高考题,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4.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对策:回顾七年江苏卷概括题,用删除法一一梳理并体悟。5.写句题,审题不全而丢分。“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 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这里有几个务必要抓住的审题点:小美人

3、鱼口吻、30 字、祝愿(或赞美)。不可缺一。对策: 先划全审题点,然后再答题,第三检查是否全都落实在答案中。回顾七年江苏卷写句题,全面审题,一一体悟。6.实词题,教材不熟而丢分。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 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7.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了解该题设错的四种方法(搅乱时间、搅乱地点、搅乱人物、搅乱语意逻辑)。8.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 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4、。重视三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 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此项捆绑式判分须关注。)9.诗歌题,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对策: 1)区分意象法。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象,即“写了什么” ,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为三类,A 类是表达方式,B 类是艺术手法,C 类是修辞方法。A.表达方式五种:描写(点与面、正与侧、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视听结合等,白描与工笔,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记叙、说明。B.

5、艺术手法六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化用典故,联想想像,比兴象征。C.修辞方法七种: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复、对偶。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诗歌的结构技巧,如篇章结构上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圆合、卒章显志、呼应、重章叠句、抑扬顿挫、叠词、铺垫、曲笔、悬念等等。2)命题无非是意象法角度或单列或多选,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角度大过其他。3)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10.名句题,只背不写而丢分。对策: 1)懂、背、写、用相结合;2)高考重视考查课内次名句,名句采用的是将第一句空掉进行考查,去年33%的句子空掉第一句请学生填;3)课外名句时政性趋

6、势明显。11.现代文,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对策: 1)命题无非是意象法(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角度或单列或多选,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因此内容无须过多,方法不能繁杂。角度大过其他。2)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须从全上下功夫。3)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三个皮匠一个诸葛亮完美的答案藏在学生的答案中,不能削足适履。12.作文题,时间不够、审题不准、硬伤太多、亮点缺乏而丢分。对策: 1)作文务必给足一小时。2)明确三项目标-审题过关、减少硬伤、高分突破,审题过关第一重要。 3)一个月准备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和利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材料加感悟),没人能考场上写出好作文,一般凑足800

7、 字作数。4)关于文体选择的优势。5)每周写一篇作文,请求老师面批。13.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对策: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标志有哪些?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 ,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断句答问命题自由,但无非内容概括和常识考查。内容概括摘原文,常识考查适当须积累文学、文化常识。14.名著题,不读原文而丢分。对策: 1)名著之选择题,小题狂做,覆盖多部。该题是语文卷中少有的强化训练可提高复习的效度的题。可上网下载试题训练,核对原著校准答案。2)名著之简答题命题点有二:一是句子含义类,二是原著概括类。对策:一是句子含义题答题关键在于将原句用换词的方式再说一遍;二是原著概括题,须

8、阅读原著,学会概括(写了谁?什么事?有哪些典型细节?);分点(正反褒贬等)答题,力求全面。答案特点:简洁、扼要。15.材料题,抄录不全而丢分。“抄录”的要点是从原文中筛选,“全”的关键是不怕错,不怕多。对策: 一、针对概括, 只要用删除法去掉原文中肯定不合题的内容,然后将其他内容全都抄到答题处;二、针对分析,关键是把握意象法(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汇总针对丢分对策的关键词:1.时间分配(选择题、作文,其它时间最好不超过分值。)2.全面审题(语用题、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题、作文。)3.全面答题(语言运用题、文言翻译题、诗歌鉴赏题、名句名篇题、现代文阅读必考题、选考题、加考题)4.

9、筛选原文(语用概括题、文言文阅读题、诗歌题、现代文题、断句题、名著题、材料题等)5适当草稿(不草稿考生答题问题、纠正方法)6有效复查(除了选择题外要严格复查,防止丢分什么、如何复查)从现在做起,将要点融入各人答题步骤,习惯成自然。汇总复习内容:1.每周写改一篇作文,2.每天翻译一篇课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3.每天理解背写一首名诗,4.每天完成最弱项目的一道练习,5.每天读思一则新闻,6.每天读思一则短文。汇总注意事项:1.练习少做,回顾教材,回顾错题,回顾自己的弱项。2.关于标准答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高考卷的参考答案不是高考阅卷的唯一答案。高考答案将在高考阅卷之前进行试批和研讨,丰富是必须

10、的,因此有更为丰富的阅卷细则制定出来,几乎所有答案都须丰富。其次应该提醒的是所有合适的答案都是符合文本内容的。好比命题者、答题者、阅卷者三者都有一轮共同的月亮那就是文本材料。知道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找准方向,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是检验方向准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再次,分析答案的角度会发现还是符合“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 “怎么写”这三角度。3.关于记忆范文。反对记忆别人范文,赞成记忆自己美文并在模考中灵活运用。一直写“拉二胡” ,一直得高分。二、知己包括知识储备, 能力状况,技巧情况。我们已经100 分,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夯实100 分内容, (因为你夯了也不一定有用),而是在老师的指点

11、下找到从100 分到 120 分的路径。 这样工作量减少很多,效益提升更多。关键是分类搜集齐学生答题错误,然后汇总分析规律,并找寻解决办法。1.目标定位。学生对高考成绩进行目标定位。2.具体措施。学生对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主体部分应从六大基础知识、六大基础能力、六大应考技巧中筛选)有书面诺言。3.错题回顾。学生对错题的分类、汇总、应对方法的总结。A。100 个常错字音, 100 个常错字形, 100 个常错成语, 100 个常错名句, 50 个常错文言实 词, 20 个常错文言虚词义项等。没有这些,学生的高考失分会在5-10 分。B.作文审题20 个错误,现代文阅读20 个错误,诗歌20 个错

12、误,文言文20 个错误,语言表达题 20 个错误,语病题30 个常见错误,附加题中断句的10 次错误,名著阅读答题的10次错误,文本材料阅读上的10 次错误等。没有这些,学生的高考失分会在10-20 分。C整卷把握上的5 次错误,审题上的10 次错误,全面答题上的10 次错误,基于原文上的10 次错误,草稿方面的10 次错误,复查上的10 个问题等等。没有这些,学生的高考失分会在 15-40 分。现在我们的问题汇总:训练无目的(训练前最需问自己针对学生的什么错误进行训练),讲解过详细(角度大于内容,思维大于角度,哲学大于思维),答案过标准,学生不累积错题和总结方法,范围不清,小题狂做,以练代记

13、。三、知未来先说什么对未来无用。过偏知识;死繁方法(记背读写);限制思维的训练,抓住答案为标准,削足适履不商量,走向思维的死胡同;超难文本等等。1.复习内容是否对未来有用。看我们应对高考的基础知识是否对未来有用。语文基础知识分为字音、字形、成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名句名篇。只要是常用常见常考的基本上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作用。看我们应对高考的基础能力是否对未来有用。语文基本能力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 作文、语言表达及运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这六大能力对学生未来的作用不言而喻。看我们应对高考的应考技巧是否对未来有用。语文应考技巧分为整卷把握、准确审题、 全面答题、基于原文、适当草稿

14、、认真复查。这六大应考技巧对应的是六大基础思维:整体性思维、指向性思维、全面性思维、基础性思维、有序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其中任何一项的落实都会造就一个成功的未来。比如整体性思维强调的是“凡事预则立”,学生或以后成为成人若“凡事预”了, “不立”的恐怕很难见到。指向性思维是学生解题做事有一个明确目标,并且不达目的不肯放弃,那不成功也很难见到。反思性思维更是学生不断拓展自己未来上升空间的有力武器。不一而足。 这六大应考技巧可成就学生现在的考分,同样可以成就孩子们美丽的辉煌的未来。2.再看有无抓住语文学科的关键丰富读写。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丰富的读写成就了他们。我们的经历会告诉自己:丰富的读写正在成

15、就或已经成就了我们。高三复习做练习不如读文章, 不如解决意象法的问题。吴锦老师的观点是 “做题要做高考题,少做或不做其他题,要将文章读懂放在首位,不要只做题目,否则只是囫囵吞枣,没有作用”。3.还要看有无切中语言学科的要害激发思维。做练习不如给思维的角度和思维方法和思维路径;写议论文建议有两到三个分论点一定程度上就是条分缕析的思维训练,但不能僵化。4.哲学高度。需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还要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任何内容都逃不开哲学的规定性。生活处处不哲学,矛盾冲突时犹然。我们需要把握和利用。非常喜欢“少则得,多则惑”并践行,非常感谢八卦图让我在遇到矛盾时胸有成竹,“有区隔

16、,会转化,以对方为内核”是绝妙方法,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哲学。通过“知彼”让我们减少50%工作量的话,通过“知己”又减少了80%的工作量,再 加上“知未来”我们工作量还在减少,但工作的份量加大了若干倍。转帖: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 , “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四、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