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3306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检测题(90 分钟 100分) 一、(本大题共5 小题, 14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模样( m )忒坏( tu )寤寐( w)三阮(ru n)B. 揣摩( chu i ) 解元( ji a)少顷(q ng)辋川( w ng)C. 纨绔( w n)三昧(m ai )橄榄( g n)尴尬(g)D. 怔怔(zhang) 姊妹( z)锭子( d ng)恁地( na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 忍气吞声错辞不雅为虎作伥情窦初开B. 赤日炎炎不知好歹安土重迁破斧沉舟C. 死心塌地自暴自弃殉情枉法乳臭未干D. 挖心

2、搜胆犹豫不决一抔黄土鹬蚌相争3. 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A. 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C. 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4. 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A.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怨天尤人,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船。B.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在

3、演讲比赛中,小明出口成章,挥洒自如,博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D.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走火入魔,走上犯罪道路。5.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把寂寞留给自己把芬芳献给他人以苦心孕育未来以宽阔拥抱生活A. B. C. D. 二、(本大题共12 小题,共 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 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

4、声,道:“噫! 好了 ! 我中了 !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

5、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 ?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 ! 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

6、。好了! 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6. 表现范进疯态的动作有哪些?(2 分)7. 范进“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这句话中“飞跑”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3 分)8. 众人劝说老太太、称范进为“范老爷”、拿出鸡蛋酒米等事例,说明了什么?(3 分)9. 文段中写范进喜极发疯的目的是什么?(3 分)10. “好了!我中了! ”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 字) (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

7、分,每小题3 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

8、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1. 文中的“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世界名著中哪些典型形象与其相类似?12. 展开想象,试分析严监生前后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13. 文段中对严监生的刻画,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显著特色,试对此作简要分析。(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 分)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 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

9、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

10、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 ?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

11、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

12、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4. 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2 分)_ 15.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_ 16.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_ 17. 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 分)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

13、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_ 三、(本大题共2 小题,共10 分)18. 研读材料,将自己的研读成果按要求写在后面。( 5分)材料一黛玉道:“ (作诗)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

14、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材料二于丹当初在少年宫学过书法,老师告诉他们握笔要练习“凤眼法”,就是拇指与食指挨得较近,拇指在下呈一平线,食指略弯,看起来像凤的眼睛。于丹一直觉得这样习字很累,问启功先生(著名书法家)是否有别的办法。启功先生说: “他那叫凤眼法吗?我看叫鸡爪法!你要是成天比划着那姿势,你还能写字吗?骑过自行车吧?你死死拧着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都说王献之练字的时候,王羲之站在后边没能把他的笔抽出去,你说他是让儿子练字呢还是练拳呀?”(1)黛玉说“若是果有了奇句

15、,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是如何理解的?请用她原话中的语句回答。(2 分)(2)两则材料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3 分)19. 名著阅读。(5 分)(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2 分)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