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93306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彰显法律严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 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法律、法规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法律、法规对标点符合的要求要比一般的行文要求高很多,标点符号更要引起 人们足够的重视。法律、法规的起草者们应当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在法律、 法规中不能出现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而引起法律、法规条文理解上的歧义现 象。法律、法规的条文出现歧义现象就足于说明该法的质量不高,重要的是还 可能引起执法上的困难。我国宪法修正案经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议审议时,就碰到了一个标点符号的问题,宪法修正案的审议结果报告用了 460 个字来进行说明:宪法修正案草案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 对土地实行征用。”

2、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 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并在宪法第十三条中增加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 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有的代表提出,以上两处规定中的“依照法律规定” 是只规范征收、征用行为,还是也规范补偿行为,应予明确。由于对此有不同 的理解,有些代表建议将“补偿”明确为“公正补偿”、“合理补偿”、“充 分补偿”、“相应补偿”,等等。大会主席团经研究认为,修正案草案上述两 处规定的本意是,“依照法律规定”既规范征收、征用行为、包括征收、征用 的主体和程序;也规范补偿行为,包括补偿的项目和标准。为了避免

3、理解上歧 义,建议将上述两处规定中“并给予补偿”前面的逗号删去,将上述两处规定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 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 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不是一个单纯语法上的问题,而 是强调要清晰地表达立法原意。一个逗号之差,直接关系到公民、集体财产能 否得到有力保护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指出。 “这个逗号删得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委 员应松年同样给予高度赞赏。他说:“删除逗号,等与廓清了立法本意,强调 对于补偿不仅要依法保障,而且怎么

4、补,补多少,还要依法进行规范,增强了 依法补偿的法律力度。”一个标点符号在法律、法规中是如此重要,于是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本书中对 标点符合的规范用法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法律、法规中常用的 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并采用相关的国家标准为佐证,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法 规行文中的立法语言规范提供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服务。1、句号的用法句号主要用于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句号的形式,国家标准为“。”。陈述 句主要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在法律、法规中陈述句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句号还有 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不在法

5、律法规中 出现。2、逗号的用法逗号用于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逗号的形式,国家标准为“,”。在法 律、法规中,条文较长时一般用逗号来分段,方便公众理解。如:“有关的专 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可以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十三条第二款) 法律、法规的起草者们经常 用逗号来将定义性条款中的主语和其它成分分开,以突出法律、法规中需要解 释的部分。如:“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 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第二款)“本条例所称的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 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副食

6、品、食品。”(上海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第二条)3、顿号的用法顿号用于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的形式,国家标准为“、”。 停顿时间比逗号短一些,在法律、法规中出现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如:“法 律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编、章、节、条、款、项、目。”(中华人民共和 国立法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并列词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或状语时,内部连接比较紧凑,以用顿号为宜; 当条文中出现多个并列的词语时,一般采用顿号将并列的词语分开,但在最后 的两个并列词语之间用“和”、“或者”来予以连接。如:“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第二

7、条第一款)如果出现“劳动报酬和领导保险、生 活福利待遇”的情况,一般宜改为“劳动报酬、领导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比较好。“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 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在并列的词语之间存在不同层次时,一般用“和”、“与” 和“或者”等连词来连接。如“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 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顿号在法律、法规中还有一种变体值得大

8、家予以关注,即法律、法规中“目” 的表述方式中那个阿拉伯数字后的小圆点。如:“本章下列用语的含义:“(一)“(二)“托运人,是指:”“1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委托他人为本人与承运人订立海上 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人;“2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或者委托他人为本人将货物交给与海上货物 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十二条)显然,顿号的这种变体并不在普通语言学中出现,而在立法语言中却经常出现。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中,还存在顿号用错的现象。如“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 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82 宪法第六条第二款)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逗号是

9、错的,而应当用顿号才对。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消 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误用在 1999 年 的修正案中得到修正)4、分号的用法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的形式,国家标准为“;”。如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在法律、法规的条 文中,分号一般用来表示一个主体之后的两个并列分句。如“县级以上的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 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不适当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实施行政许可

10、依法收取的费用,予以追缴;对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长,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中, 分号主要用于在同一个主体中并列的几项内容,通常情况下,法律、法规条文 中关于“项”的表述中分号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如:“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以下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立法法第六十四条 第一款)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一项的中间出现分号,那么在每一项的结尾应当使用句号, 而不宜再使用分号,需要

11、是使用句号来段句,切末采用来分号套分号的形式。 如:“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 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 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中华人民共 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笔者认为,从项的规范表述来看,每一项只能有一层意义,意义多了,可不

12、采 用项来表述,而采用款来表述,这样会使得法律法规的条文的意义更清晰。如 果法律法规一款中存在两层或几层意思时,用逗号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 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一般采取用分号的形式来断句。法律、 法规条文中的“但书”和有关的处罚条款经常采用这一形式。如“但书”形式 的条款:“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 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 条)法律责任中的有关条款:“在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表演或者播放反动、淫秽、 色情作品的,或者在营业性文化娱乐场

13、所进行赌博、色情活动和其他违反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的活动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市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中,不规范使用分号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不规范现象主 要出现在项的表述当中。我们在上文已经谈过:项的表述一般句尾用分号,如 果“项”中间有分号,句尾就用句号。但有的法律、法规条文没有遵守这一规 则。如:“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应当有确实的记录或者单据,分 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一)全年销货净额在一千五百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千分之五; 全年销货净额超销货净额一千五百万元的部分

14、,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千 分之三;“(二)全年业务收支总额在五百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千分 之十;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五百万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业务收入总额的 千分之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 二十二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项中的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是分号。显然这里分号的用 法是不规范的。这种表述方式,使得“项”的表述没有了层次感。15、冒号的用法冒号用于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冒号的形式,国家标准为“:”。在法 律、法规的条文以及有关制定法律、法规的文件中,冒号经常用来提起下文。 如:法律条文中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立法法第

15、五 十四条第二款)。在立法说明中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 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等。6、引号的用法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中,引号主要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 义的内容。引号的形式,国家标准双引号为“”。单引号为“”。如: “本实施办法中的妇女权益保护委员会改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如果引号内容中还有一个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一般使用单引号。如:第三条、第四条合并,作为第五条,修改为:“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审议决定授予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的,由市人民政府举行仪式,颁发上 海市荣誉市民证书和证章。证书由市长签署。“对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的人士应当

16、给予礼遇。”(上海市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如果引号内容中共有两个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一个对象在另一个对象的内部, 通常采用这样的做法:最外面的,用双引号;中间的,用单引号;最里面的用 双引号。现行的法律、法规条文中并没有出现这类情况,不过在以后的文件的 制作中还是应当注意的。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案或修正案作出的决定中, 常常会出现把一款修改成两款或三款的情况,在这类情况中引号的运用不是很 规范。按照普通语言学的行文方式,一般在每一款的开头用开引号,而在最后 用关引号。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中也应该这样。如:第四十一条修改为:“当事人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社会文化管理处的具 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社会文化管理处的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申 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