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与内能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2935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能与内能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与内能学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5 页第十二章第一节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动能 势能势能 机械能机械能( (一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同学们在生活中都钉过钉子吧,用锤子分别将一根水泥钉钉入沙地、木块和墙壁 中,我们在用钉子钉 时最轻松,而用钉子钉 时,需要将锤抡的很 高,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钉子钉进去,那么,我们把锤子抡得高, 用很大力的目的是 什么呢? 。2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探究“物体的运动与阻力的关系时”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 面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试想一下: 如果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不同的高度滚下的话可能会怎样? ; 如果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滚下又会怎么

2、样呢? 。3什么是能量?如何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4影响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它 们的?5请参考书 P32 实验,制作一个跳卡,并带到课堂上比一比,看谁制作的跳卡跳得 最高。6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第 2 页 共 35 页第十二章第一节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动能 势能势能 机械能机械能( (一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能量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均力敌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4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预习交流:二、预习交流: 1相互交流预习中的困惑。 2在预习过程中,所做的小实验成功了吗?从中得到了什么?、 三、互动突破:三、互动突破: (一)能量 定义: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 ,那个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1、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2、如何判断一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二)动能 定义:运动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这种物体 而具的能称为动能。 活动一: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能些因素有关 观察与思考:小车从斜面滚下,撞到水平面上的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通过木块 移动距离的远近来表示小车具

4、有的 大小。 1、观察 P31 图 12-5,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面处由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这 是控制 ,改变了 ,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2、观察 P31 图 12-6,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沿斜面 滚下,看哪次能把木块推得远, 这是控制 , 改变 ,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关系。 3、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4、生活中还有哪能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三)势能 定义:势能包括 势能和 势能。其中物体由于 而具 有能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能称为重力势能。 活动二: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比一比:看谁制作的“跳卡”跳的最高,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

5、论: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做功,物体了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具有 的弹性势能就 。信息快递:信息快递: 质量不同的小车从 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 释放,运动到水平面 时,它们的速成度大 小相等。第 3 页 共 35 页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利用弹性势能来工作的? 活动三:摸拟打桩 观察与思考:将“重锤”举高至“桩”的正上方,让其自由落下,将“桩”打入沙中。 通过“桩”陷入沙中的深度来表示“重锤”具有的 大小。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要想让“桩”打的更深一些,我们可以将举得更 些 或使“重锤”质量更 些。 2、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上述两个因素的关系。4、通过

6、本次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四、总结提升: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1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前 一句生动形象地表明黄河水存储着大量的 能, 后一句表明长江水具有大量的 能。2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 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 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 (填“大”或“小” )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B悬挂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 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也具有

7、势能 4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它在加速上升过程中 (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5甲、乙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C甲做功的本领一定比乙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2008 年 5 月汶川大地震时,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紧急派出飞机为灾区空投救灾物资, 从飞机上空投的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物理量是 (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重力 D质量 7*在体育课上,小明同学发现操声上放有几个大小不等的

8、铅球,于是他想利用这些铅第 4 页 共 35 页球研究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应如何操作? 在该实验中通过什么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 势能势能 机械能机械能( (一一) )学案课后作业学案课后作业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第一节第一、第一节第 1 课时课后巩固:课时课后巩固: 1.一个物体如果具有对别的物体 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 单位是: 2.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那么这个物体对别的物体做功本领就 。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运动 的 都有关系,物体的 越大

9、, 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 。 4. 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 越大,被举 起得越 ,那么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 。 5.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作做 出猜想: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6. 如图,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1)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中的小车速度大; (2)图中的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 (3)图中的小车对木块做的功多,它具有的动能。(第 6 题) (第 7 题) 7.如图,它是用来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关系的。实验表明:丁图中的小 车到达水平表面时,能使木块运动的距离些(选填“大”或“小” ) 。

10、 8.综合第 6、7 两题的结论,可以发现: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 都有关系,物体的越大,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9在摸拟打桩的活动中,让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看哪次“桩”打得更深, 这是控制 ,改变了 ,目的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的 关系。改变“重锤”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看哪次“桩”打得更深, 这是控制 ,改变了 ,目的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的关 系。甲乙丙丁第 5 页 共 35 页10下列动物飞行过程中,如果它们的飞行高度相同,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 ) A麻雀 B鸽子 C乌鸦 D大雁 11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沿光滑的斜面滑下,下列说法正

11、确的是( ) A在顶端势能一样多,底端铜块的动能大于铁块的动能B与铁块相比铜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C与铜块相比铁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 D两金属块在顶端势能不一样,到底端动能一样 12 “神舟六号”载人舱在返回地面附近是,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则载人舱 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D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13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C匀速上坡的汽车 D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 14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

12、洒水,下列关于其动能变 化的说法中下确的是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第一节第二、第一节第 2 2 课时课前预习:课时课前预习: 1在生活中,同学们都玩过荡秋千吗?如图所示,我们可以 在 AOB 之间来回晃动,在从 A 点到 O 点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 到自已的速度逐渐 ,高度在 ;从 O 点到 B 点 自已的速度又逐渐 ,高度在 ;如果 A 点离地面更高, 那么到 O 点时速度更 (快/慢) ,这是为什么呢?2仔细观察小朋友在玩溜溜球时上下运动时的情况,你会发现什么?你能尝试说明 溜溜球在上下运动时能量的转换过程吗?3活动,将皮球(篮球、乒乓球)举在高处,让其自由落下,观察其运动情况。从 中你有什么发现?4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第 6 页 共 35 页第十二章第一节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动能 势能势能 机械能机械能( (二二)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4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预习交流:二、预习交流: 1同学们交流预习中的困惑。 2在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