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2931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问题漳县金钟镇大石门小学 侯成才内容提要:本文作者依据多年从教之经验,搜集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三个问题。即,作文训练应循序渐进,观察、思维、表达结合培养,指导从内容入手,讲评贵在激励等旨在与众多同仁共同分享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快乐,帮助更多的教师共同走出作文教学误区,小学作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 问题从教多年,我深知在小学最让老师与学生们头疼的是作文教学,而且现在一、二年级的写话或看图写话,三年级以上的写人记事作文在每次考试中频频可见,并且每次失分严重,真可谓给老师与同学带来很不好的运气。为此,我根据多年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总结了一些作文方面的经验。一、作文训练

2、应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 。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三四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我依据中低年级学生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

3、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二、观察、思维、表达结合培养 写作首先要有内容,生活是创作素材的源泉。需要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组织材料,哪里先写,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哪里要平铺叙述,画龙点睛,都要心里有了“谱” 。要想写成一篇好作文,语言表达的功夫也很重要。因此,进行作文教学时,观察、思维、表达一个都不能少,要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正如叶老所说,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

4、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 ” “养成推理、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 。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叶老在这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谈谈培养观察能力的问题。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谈到,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精心培养。二要注重对学生观察顺序的培养。三要注意培养观察事物的特点。四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

5、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有个小学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其次说说培养思维能力。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 ;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 ;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俗称“

6、打腹稿” ,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想心思” ,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说培养表达能力。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 。厚积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三、指导从内容入手,讲评贵在激励 教师平时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7、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我的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任务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学生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其次,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比如,很多同学都写过我的自画像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 ,触及自己

8、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再比如,写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们的小学生一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总之,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每个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教师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 ,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正如扶学步的小孩走路,立足于他自己走。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如果我们教师按照以上方法指导作文,我想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电话:1383024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