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2344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吴涛、石翠芳整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2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1 “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的“它”与哪个朝代有关?()A夏 B商 C周 D秦2历史课堂上王老师向同学们给出四个提示(如右图),这里讲述的内容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唐太宗“贞观之治”C唐玄宗“开元盛世”D忽必烈统一中国3. 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

2、藏大臣 D军机处4明代抗倭名将谭纶(1520 1577) ,今抚州市宜黄县人,历事三朝,主持兵事三十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以下人物能与谭纶共同捍卫海防的是()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5 “5 月 12 日,南昌省立农专、工专等17 所学校的3000 余人,在皇殿侧公共体育场集会,会后游行请愿、致电北京,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释放被捕学生,随后,赣州、吉安、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行列。”这里“声援”的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巴黎和会6 “如展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 (前往重庆) ,

3、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毛泽东此行” 是为了()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以下解说词适用于右图的是()A御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8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 “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9九年级( 2)班同学在复习某一学习主题时. 其中有一项归类不当的是()A香港回归举国庆“一国两

4、制”首次成功运用于实践之中B “东方魔稻”袁隆平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C太空奏响东方红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戈壁升起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10小芳同学通过网络查找耶稣、圣诞节、耶路撒冷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她正在探究学习()A伊斯兰教 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C基督教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11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世界市场;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这一材料是讲述()A文艺复兴的意义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三角贸易的结果 D第一次工业

5、革命的过程12与下列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是()A华盛顿捍卫革命播思想,企图称霸终覆灭B拿破仑反西殖民真英雄,人送称号解放者C玻利瓦尔不畏强暴反侵略,印度反英女英雄D章西女王领导反英赢独立,开国元勋功卓著13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特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充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为实现“新生和繁荣”的途径是()A实行五年计划 B实施“新政”C建立法西斯统治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4下表反映的是1999 年全球 500 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得出的认识是()国家(集团)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中国巴西其他总部数量179 1

6、48 107 12 12 10 3 29 A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机会 B高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C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15 “流水线操作生产” 、 “多媒体教学” 、 “提倡低碳环保” 。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C产生了新型工业部门 D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16 题 5 分,第 17 题 4 分,第 18 题 8.5 分。共 17.5 分)16 (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次灾难性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

7、弟三次是(18941895 年) 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2) “往往巨大的历史灾难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结合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一个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简要论述。(2 分)材料二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复兴之路 解说词(3)材料二所述的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

8、怎样的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1 分)展现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你认为还将开创怎样的历史新篇章?( 1 分)17 (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卡片一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 分)卡片二的内容出自哪一文献?(1 分)(2)两卡片中奴隶的解放,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什么有利条件?(2分)18 (8.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命运】材料一图一南昌起义图二八路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分)【欧洲的前途】材料二(1938 年)慕尼黑的妥协受

9、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呼为和平的使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2) “慕尼黑的妥协”是否真正带来了和平?(0.5 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 分)材料三欧洲世界千余年来纷争不已,二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打起,但今天的欧洲内部很难设想还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与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反对战争的观念和方法有关。程亚文和平传统与中国崛起(3)欧洲人学习到的“观念和方法”,对欧洲人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 分)【世界的发展】(4)当前乌克兰东部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危机的走向不仅关系到乌克兰的命运,而且关心到整个东欧的安全局势。综上所述,就如何推

10、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2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一题1.5 分,共 2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照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1D 2 A 3A 4C 5B 6C 7D 8B 9A 10C 11 B 12 B 13 B 14 C 15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16 题 5 分,第 17 题 4 分,第 18 题 8.5 分。共 17.5 分)16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加深。(1 分) (2)洋务运功、戊戌交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任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进步性。(列举

11、一例得1 分,论述合理得 1 分,满分2 分) 例如: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1 分) 结合所问, 言之有理即可。 (1 分)例如: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17 (1)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1 分) 解放奴隶宣言 。 (1 分) (2)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 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1 分)18 (1)由国共内战走向国共合作抗日。( 1 分)日本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共提出建立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每点1 分,满分 2 分) ( 2)否(没有带来和平) 。 ( 0.5 分)答对慕尼黑会议的恶劣影响,得1 分;列举英法卷入战争的相关事实,得1 分。 (满分 2 分)例如:慕尼黑会议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 分) 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二战全国爆发。 (1 分) (3)欧洲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成立了欧共体(欧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1 分) (4)答对一点1 分,满分2 分。例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