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2230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对策作者:王修来 王松青 冯伟 周德群 关键词:科研资源;失衡;整合;对策 摘要: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人才、项目、资金、设施、成果等,分析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科研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供启示。 一、引言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将人、财、物、时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重组,消除管理资源、体制和目标的相互分歧,使一切人员和机制配合行动,和谐一致地实现政策目标(张铁铮,2003)。对资源整合各细分内容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关注文化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创新资源整合

2、等。如罗海涛(2000)将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模式;王爱林(2002)则认为有三种模式;KimDJohnston 和 Phil-ipWYetton(1996)对 IT 系统的整合进行了研究,指明理解 IT 系统层面上的组织和战略匹配问题能够有效地管理 IT 整合;李炼(2007)则主要探讨了整合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主体体系,以及整合思想文化资源、发展创新文化的相关对策;姚国章(2006)从江苏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十一五”期间江苏信息资源整合的十项对策。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科研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笔者基于科研活动所需的主要基本要素:人才、

3、资金、项目、设备、成果,分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相应的几点对策建议。 二、我国科研资源整合失衡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的配置现状 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统计数据)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很小。据统计,2005 年我国科研开发(RD)人员总量为 136.18 万人年,超过日本(89.62 万人年,2004 年数据)和俄罗斯(95.16 万人年,2004 年数据),除了美国(美国没有该指标数据统计)外,位居世界第一。但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 RD 活动的人员较少,2005 年仅为 18 人年,约为日本2004 年的 1/7、

4、韩国的 1/5。 另外,由于部门所有制的限制,科研人才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导致配置不合理。我国的各类科研机构是按国家、省市、地县的行政级别和各部委及部委企业所属研究机构的建制设置的,因此,在科研人才管理体制上,单位所有、部门垄断、条块分割、静态封闭的特征十分突出,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科研人才难以进行横向协作和集合使用。 (二)资金投入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20012005 年,我国RD 经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20.3,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6.5)高出3.8 个百分点,增速明显。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科研经费状况却仍不容乐观。2006 年 OECD 发布的

5、主要科学技术指标 2006/1显示,虽然我国 RD 经费总额位居世界第六位,但 2006 年的经费总额仅相当于美国 2004 年的 1/10,日本2004 年的 1/4。 2、我国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据统计,2004 年我国政府所属科研机3构的科研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是 22.0,而在发达国家,该比重几乎都在 20以下,有的甚至在 10以下,如美国 2003 年这一比例为 9.1,日本为 9.3。 3、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过低。美国 2004 年基础研究经费占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为 19.1,日本 2003 年为 13.3。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6、严重不足,直到 2005 年这一比值仍只有 5.4。 (三)项目建设的现状 经过近 30 年的改革,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虽都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局面,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突出。 1、立项审批。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项目立项组织方式只有一种,即“自上而下”,后逐渐被“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所取代。但这种组织方式要求有完备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该顶层设计,这就使得相同的科研项目能够在不同的部门通过。 2、分配机制。当前我国各级行政部门几乎都有所属科研机构,且各级机构专业设置都很全。因此,在项目课题分配方面,容易造成和各级行政部门支持的重点计

7、划项目在内容或指标上相互重叠。 3、监督控制。在我国,存在着很多项目无法按期完成,但也不愿退出,这就使得本该退出的项目在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下成了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大量的人、财、物。 4、结题验收。由于我国科研机构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部门所有制,这使得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审批、验收等主要由各自所属部门决定。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导致许多粗制滥造的科研项目最终也能通过,甚至评奖,导致了更多4的科研投机。 (四)设备利用的现状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我国各个单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特别是价值昂贵的大型仪器,有些甚至盲目购进后又因管理不善一直得不到合理使用。同时,由于科研设

8、备分属不同的部门主管,相互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仪器设备没有共建共享。资源重置、零散、使用率低,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有资料表明,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 17020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 15 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 25,甚至更低。 (五)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成果转化所产生的效应较低。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技术有 8 万多项,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有 3 万多项,然而专利实施率长期徘徊在 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约 20,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大约在 5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080。

9、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高校、科研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 RD 的参与度比例较低。据统计 2004 年这一比例只有 10左右,这就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供给与企业市场的需求相错位,无法顺利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三、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人才整合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科研人才整合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要构建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科研人才流动情况。可在各个层次的科研人才数量资源统计中建5立信息平台,对本单位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增减及流动去向进行实时掌握。在此基础上,国家通过各级信息平台汇总的资源信息全面掌握科研人员的分布及流动状

10、况,并保持各类信息的实时更新,实现全方位的资源管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尝试采用多种薪酬方法来激励,如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普通薪酬与特殊薪酬等,并要重视制度建设,如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科研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二)资金整合对策 资金整合,实质上是经费的投入和管理问题,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用。 1、要优化经费分配、加强资金监管。一方面,要在政府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中提高企业研究机构的经费支持比重,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三个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

11、具体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可成立技术立项审查小组和经费审核委员会,两个机构均由科技界相关专家组成且互不重叠,由国家科技部赋予其审核权威,以加强相关科研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达到经费整合的目的。 2、要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社会化。整合科研投入资金,要善于疏通资金投入渠道,建立社会化的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因此,要不断完善科研机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机制,通过技术交易会、委托中介机构、发行证券、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银行、社会的业务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分散投入风险。 (三)项目整合对策 项目整合是对众多项目的综合管理,是以优化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实6现资源间的合力,发

12、挥资源的最佳绩效。 1、要不断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一是要拓宽课题申报主体的范围,把科研实力强大的民营科技研究单位和企业纳入到申报主体中;二是要在课题申报立项中,成立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并确保其独立性,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在课题评审与立项后,要采取公示、听证会和动态监督等形式加强科研立项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三是要改革课题经费拨付程序,把课题实施程度与经费拨付联系起来,并实行过程审核。 2、要建立项目网络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建立各个层次的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逐级管控,加强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国家科技主管部门也应定期发布科研项目审批及实施的相

13、关信息,增强科研立项的透明度,保证各研究单位洞悉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减少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四)设备整合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融合,很多科研项目仅靠单一的实验设施难以完成,必须依赖大量的设施同步展开。因此,首先要实现各科研设施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注重加强国内的科研仪器的共享与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一定数目的拥有先进仪器设施与专业化管理队伍的中心,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其次,要建立科研设备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健全数据汇报汇总制度,实时掌握各设备数据参数的变动和增减情况,实现科研设备的动态管理,并可借助该系统对全国科研设备的总体和单个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从

14、而为资源整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成果整合对策 71、要完善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制度,带动科技成果开发利用。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其风险性,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存在风险,即便在成果形成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倡导建立科研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民间闲散资金参与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果转化的风险及利益分配,实现国家和各类民间资本的交叉融资,尤其是一些基础性、投资回报预期较长的成果项目。 2、要不断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技术市场主要形式有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技术成

15、果拍卖会、技术难题招标会等。实践证明,这些形式仍不能完全满足交易的需要,客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创新技术市场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技术供求信息等。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建立和规范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通过建立高效率的科技成果信息咨询机构,疏通科技成果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通道,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促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四、结语 笔者在分析我国科研资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科研资源有效整合的对策,如建立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实现科研经费投入的社会化、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建立科研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等,以期能为我国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研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几点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