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21088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 展战略的思想演变摘要:通过对各时期“五年计划”指标和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指出传统计划体制的局限性,强调区域政策在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历次五年计划中关于区域发展规划的内容,揭示我国区域政策随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变化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五年规划中区域发展规划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区域规划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trast analysis to each period five-year plan index sign and complete the circumstance, point

2、out the tradition plan that the system limits sex, the policy that emphasizes the district is at national important function within the development programming?鸦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many time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plan win develop the contents of the programming concerning the district, anno

3、unce to public our country the policy of the district manages the variety of the thought with the macroscopic economy.According to the above nalysis, put forward further perfect five years program medium the district develops the counterplan suggestion of the programming. Key words: five-year plan;

4、performance circs; district programming 中国是一个“五年计划”制国家建国以来,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 19491952 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 19631965 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编制了 10 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在历次的编制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区域规划思想为指导,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作出调整,实施效果也是各不相同通过对各个时期“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规划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十一五规划”将以前的硬性指

5、标指令性任务等“计划”调整为对经济社会发2展的宏观调控“规划”,进一步把区域规划的指导思想运用其中本文将从历次“五年计划”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区域规划的作用体现等方面进行相关计量分析和阐述 一、历次“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考察 为了对过去十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一方面考察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演变情况,另一方面对各个时期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对第一个方面,即不同时期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变化情况,选取了GDP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和钢产量等 5个指标,分别对他们的完成情况以不变价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见表 1图1)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统计的指标不尽相同,有部分

6、时期的某些数据无法统计工农业总产值和 GDP 均是表示国民经济总收入的宏观指标,因此,放在一个图中,能够表示从“一五”到“十五”各个时期执行程度的变化特点粮食产量和钢产量可以大致代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 从表 1图 1 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某些计划的执行中,不同经济指标的执行程度走势很不一致;而另一些计划时期其走势比较一致,这可以说明计划并不能将各个指标综合考虑,是孤立地而不是相互联系地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反映了大多数经济发展计划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拍脑袋”制定计划方法的不科学性 2.改革开放后,指标的数值设定与执行情况的差别比改革开放前要大,这与政府3对指标值设定的保

7、守考虑和体制改革后经济发展的迅猛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指令性指标的制定之间的矛盾 3.“九五”时期及其以前的发展计划主要以具体数值体现发展目标,而“十五”计划则更多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显示发展目标,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 对第二个方面,即不同性质和不同方面的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由于数据可获得性限制,考虑选取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为分析时段,这样的分析对得出结论也更有意义本文选取 GDP 代表经济增长指标,用第三产业的比重代表经济结构调整指标

8、,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代表社会人口指标,用公路里程代表基础设施指标,用新增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社会经济宏观调控指标,并且加入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比例入学率等)的相关指标(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资料,本文采用“未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超额完成”来定义)经过对计划与执行情况的对比,得出结果(表 2)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基础设施人口就业和教育等代表经济环境宏观调控劳动力素质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执行情况比较稳定,且稳步上升,把握得相对较好;对于经济结构城市化程度等结构性指标,也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基本上能够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而对于产品产量和经济增长

9、等指标,执行情况的差别相对较大,计划对本该由市场调节的这些指标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4二、 “五年计划”中区域经济规划的思想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后,从“三五”“四五”计划提出和进一步实行“三线建设”,到“五五”计划提出“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2,这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区域规划还只是政府指令性的政治部署和历史沿袭的现成的区域划分,所提到的“区域协作”“协调发展”等也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主要强调“均衡”和“安全”改革开

10、放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动力逐渐认识清楚,这以后的五个“五年计划”分别对区域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其发展模式的制定也有着逐渐演变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 在“六五”计划中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要利用和发挥相对优势,促成合理分工,大力发展区域间经济协作的战略设想,开始强调和重视投资效率的地域差别这个时期的区域经济规划是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开始“六五”计划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将我国划分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区划思想出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沿海对外贸易产业的支持和促进计划中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提出“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

11、进一步发展”要求沿海地区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和出口创汇率高的产业,积极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进料加工成品出口,同时,有计划地利用一部分国外资金和引进一批适用的先进技术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5出“加快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有机械工业进行调整改组和配套在保证完成棉毛麻丝糖料和烟叶等外调任务的前提下,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有计划地发展消费品工业,提高日用工业品的自给水平充分发挥内地农业生产潜力”3这个时期的发展计划是由以前的均衡发展转变为非均衡发展的开始,让内地作为资源原材料农业等产业的基地来支持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 “七五”计划提出“要正

12、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 20 世纪 90 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4“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了区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该计划分别对三大经济地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由东到西由沿海向内陆的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以及资金的雁行梯级模式,并同时重视横向联系,形成技术资金和资源的转移计划中基于对三个地带不同的发展目标要

13、求,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支持和措施,政府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上起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模式计划中还专门提出了地区协作和经济区网络的构建地区协作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原则鼓励地方部门之间联合兴办国家急需的建设工程提出了三级经济区网6络,即一级经济区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五方”;二级经济区为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为以省辖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虽然提出了网络的发展思想,但是,基于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各个经济区都是有各种发展优势的增长带和增长极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对三线建设的调整和改造

14、 “八五”计划继续“七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出“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这一时期是按照“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来区划,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也分别提出了发展计划对于沿海地区,提出“要在加强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出要“发挥内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和农牧业的开发,特别要注意发展本地有特殊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行业和产品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和新

15、兴产业”计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的协作和联合,提倡“各地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十年发展纲要中提出未来十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指标,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5值得注意的是,计7划还提出了编制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合理确定重点经济开发区各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和生产力布局这个时期虽然继续沿海和内地的不均衡发展指导方向,但更多地重视到了地区间的协作互补,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路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

16、确立,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区际差距和区际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围绕解决区际差距,“九五”计划把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提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三者结合起来考虑,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形成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上,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发展政策上按照东部中西部的区别提出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6“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政策手段强力推进中西部的发展方式和速度,以形成东中西共同协调发展的局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进行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并深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十五”计划倡导重塑市场经济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