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1970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 究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极大地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可持续发展问题,致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成为发展速度的代价。为使对外贸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创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而从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建设应重视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评价指标 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一、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归结于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1.规模效应 在生产活动的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

2、易促进了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污染系数和生产布局一定的情况下,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对环境是有害的。 2.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多元化生产的国家会趋向于专业化生产,而且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而进口其他产品。对于一国的环境来说,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2正的,也即自由贸易会使该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结构效应为负,开展自由贸易将使该国的环境状况趋向恶化。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指的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

3、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降低。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洁净环境的偏好增加,对“洁净环境”这种特殊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人们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生产的产品。在不存在“政治失灵”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使生产单位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下降,促使环境改善。 二、对外贸易与我国环境污染 1.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纺织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占到了出口品的 24,这些产业在技术和资本均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主要是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进人世界市场。但是这些产业同

4、时也是污染密集型或轻度污染产业,如棉印染,丝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都是高度污染密集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使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出口创汇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导致地区性的土壤污染与水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吴江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乡”,盛泽丝绸享誉国内外,但是当地丝印染业的发展却给盛泽镇河道下游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水污染,使渔业生产连连遭受重创。 32.进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目前,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 ODS(臭氧层损耗物质)和化肥、塑料薄膜等环境污染物。首先,进口 CFC(氟氯烴,又名氟利昂

5、)和使用 CFC 的空调器、冰箱等,加重了中国环境的压力,并增加了中国淘汰这类 ODS 难度,进而影响中国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使地面水富营养化,易造成赤潮并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易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蔬菜等农作物也会受污染;而且还使土地严重板结,最终失去农业耕种价值。另外,中国自 20世纪 70 年末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面积已扩大到 5000 余万亩。由于塑料薄膜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需 400 年之久),故形成“白色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亩地有残膜 3.9 公斤的条件下,玉米产量下降 11%12%,大豆下降 5.5%9.0 %,蔬菜下降

6、 14.6%59.2%。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理论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贸易增长的牺牲品,对外贸易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观只重视出口多少,进口多少,比过去增长多少,评价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多,评价外贸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少;对外贸成绩掩盖下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传统外贸发展观没有跳出贸易本身看问题,就贸易谈贸易。其发展评价指标概括不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全貌,更反映不出其发展规律。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从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综合功能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目标,以开放、改革、发展为设计

7、基本取向,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规律性。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外贸易规模总量评价指标、服务或货4物贸易总量比例评价指标、贸易收益增率比例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技术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等七个评价指标。从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角度出发,我们重点研究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1.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对外贸易本身只是一种交易行为,但是支撑这些交易行为的是交易商品的物质生产。在这种物质

8、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料等,必然要消耗或开采一定的物质资源。对外贸易的发展固然要以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为基础,但不一定要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有对外贸易的短暂效益,而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就谈不上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一,对外贸易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必然要服务于自然。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相容关系遭到破坏,人类自身也必然受到惩罚。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就是从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对外贸易的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

9、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存,摒弃单纯以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主要引用绿色产品贸易额作为评价指标。指一定时期内绿色贸易额在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适宜于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生态效益、出口生态效益、进口生态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进出口生态效益绿色贸易额(绿色出口额+绿色进口额)进出口总额 5出口生态效益绿色出口额出口总额 进口生态效益绿色进口额进口总额 用一定时期绿色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来反映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程度,能够及时监督贸易与环境相关性,调整进出口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不利影响。其比值越大,说明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小,这

10、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反之,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大,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越差。出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出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进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进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其道理是一样的。政府及企业应根据检测指标及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防止对外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扩大。 2.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贸易资源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对外贸易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高,则对外贸易资源效益好,反之则差。 资源是对外贸易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生

11、物资源的永续性,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更为重要。 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也不过够开采 100 年左右,我国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不够开采 40 年,所以全力防止地球生态资源的衰竭和灭绝,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既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就是从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评判对外贸易,以期达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该指标可引用单位耗材量和单位耗能量来评价,6即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 1 个美元消耗多少原材料,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1 个美元消耗多少能源,主要用于

12、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 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出口额 进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进口额 单位耗材量与单位耗能量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资源的利用开发率,它等于出口或进口耗材或耗能总量与出口或进口之比,主要运用于货物贸易分析。该比值越高,说明资源的利用开发率越低,这时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就越不好;反

13、之,则资源利用开发率就越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 进出口资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与进口资源的比率情况,其比值大于 1 时,说明出口资源量大于进口资源量,此时比值越大,出口的规模越大,则资源消耗的越多;其比值等于 1 时,说明出口资源量与进口资源量相等;其比值小于 1 时,说明出口的资源量小于进口的资源量,此时比值越小,相对于进口资源来说,对本国的资源消耗越少,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出口资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资源量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其比值越高,说明出口对资源的依赖越大,出口是以资源为代价的,出口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如果此时不计资源的总量和补给情况,一味地追求出口的规模总量,那么规模总量扩张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不好;反之则越小。进口资源效益反7映的是进口资源与进口额之间的关系,其比值越大,说明进口资源性商品越多,对国内的资源补充程度越大;反之,则对资源补充程度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