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17229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论文关键词浙江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民营化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文章就浙江内部各地区经济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 一、引言 自 1978 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飞速发展,GDP 总量和 GDP 年增长速度都是处于全国前列,全省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且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浙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全国的形势一样,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浙江各地区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

2、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2003 年为 2.51:1;2004 年为 2.471;2005 年为 2.511;2006 年 2.651;2007 年为2.901.2007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7 年更是上升到 3.11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7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13.4,农民人

3、均纯收入为 4.8,2007 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 1/3。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 1/3 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2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 1988 年、1995 年、2002 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 1994 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4、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 1997 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浙江作为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几个地区之一,各城乡差距也相对比较大。2007年杭州市人均 GDP34923 元,丽水市仅为 7391 元。前者是后者的 3.9 倍。2006 年,杭州的 GDP 总量为 4134.88 亿元,宁波为

5、2073.44 亿元,而衢州仅为 340.82 亿元,丽水为 216.05 亿元。衢州和丽水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 25.7%,人口占 10.9%,2003年两城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分别为 234 亿元和 220 亿元合计 454 亿元,仅占全省的4.6%,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 9560 元和 8835 元,不到全省一半,仅为杭州的 28%左右。浙江经济在 90 年代崛起以后,各界人士普遍将私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视为其崛起的重要原因。同时,在省内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市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三、影响浙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东西部环境差异 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

6、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3的比较优势。 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 2004 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 58 个,泊位 600 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39 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 8 %。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 11 月 8 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 1 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 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 389.4 万吨,居全国第 3 位;浙江海

7、洋捕捞渔获量高达 331.2 万吨,仅次于山东的 332.5 万吨,居全国第 2 位。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而对于浙江西部内陆地区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又缺乏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经济发展明显慢于东部地区。 (二)人力资源差异 因为浙江东部物资资源比较丰富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教育水平也明显高于浙江西部地区。浙江的大部分高校都位于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而在这些地区对人才的吸引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论认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与资源禀赋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人力资源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8、与人力资本投资有很高的相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者其获得的收益也各不相同,浙江各地的人力资本存在差异,因而必然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地区性政策差异 在浙江东部地区地方政府为鼓励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优惠政策。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西部地区大部分还是以农民为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4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

9、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金融政策安排不当, “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四)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 “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浙江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浙江区域之间

10、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浙江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浙江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四、为了减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当地政府可以从几个方面着力 (一)支持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大投资和政府间转移支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布局战略等的一些政策因素及人

11、们思想观念等的原因,在政府、社会投入和积累方面,发达地区远高于欠发达地区,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欠发达地5区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等优势,特别是劳动成本低的优势,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建成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浙西产业加工密集带,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及时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结构重组的关键时期,积极融入长三角,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对接和联动,不断拓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享现代区际的分工利益,努力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 (二)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发展环境,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金融支持。各级政府要在相

12、应的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下,一手抓农业,一手抓民营企业,提倡不同组织形式的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开发,并在财力上给以必要的支持。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实践表明,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杭州、温州、台州等地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之所以能够在领先其他县市,与这些地方民营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是分不开的。 (三)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从地区经济差异影响的回归分析看,各地人力资本的状况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近年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了明显的增加。 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的逐步消除,地区人力资本含量对经济发展

13、的作用还会加大。现有的资料已经明确低表示了这种趋势,在政策倾斜对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影响减小的时候,人力资本的作用增长了。在发展落后地区经济的时候,如果不在人力资本的改善上尽心努力,那么经济发展必将缺乏动力。应该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对改善地区经济差距的作用,落后地区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现代人观念的培育等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含量得以提升,使自己能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与先进6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 此外,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当地政府努力,同时省政府要大力帮助。 (四)大力促进开发区向新兴产业区和城市新区转型,把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

14、改造成为具有城市功能和形态的新兴产业区,率先完成从低附加值制造业主导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融合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主导的跨跃,成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阵地。开发区是浙江新兴产业的密集区,也是浙江城市发展增长极。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既涉及产业结构又涉及空间布局。各类开发区要作为工业化的先行区、城市化的示范区,完成向新兴产业区和城市新区转型:从工业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向新兴产业区转变。从而影响个别地区经济的差异。 总而言之,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要在国内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完成区域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构建出区域内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互动的新机制,从而继续利用制度创新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2003 年第 6 期 2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 现代财经2006 年第 9 期 3张雅光转轨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 中国国情国力2007 年第 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