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1655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斯图亚特考夫曼分片模式及其对区域 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摘 要:考察了美国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斯图亚特考夫曼提出的自组织共同进化的分片模式,评价了分片模式的特点。初步探讨了分片模式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启示,提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分片方式,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结构的自组织特性,使本区域内经济结构产生一种自发优化的趋势,通过各个经济组织的有序竞争共同进化,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的自发优化。 关键词:分片模式;共同进化;自组织;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一、分片模式简介美国的圣菲研究所成立于 1984 年,它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机构,以复杂性为中心议题,靠申请各种基金支持跨学科

2、研究。圣菲研究所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这个新开辟的领域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了许多诺贝尔奖得主。20年来,圣菲研究所硕果累累。 “不久前,它被评为全美国最优秀的 5 个研究所之一,与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贝尔实验室等并列在一起”。斯图亚特考夫曼供职于圣菲研究所,他是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在生物学上的应用方面的前沿思想家。斯图亚特考夫曼在自组织理论研究中的最突出的成果是开发出一套计算机模拟模型NK 模型,以探究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是如何自发地向有序方向进化的。斯图亚特考夫曼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又与比尔麦克里迪及艾米莉狄金森合作研究了非集中化组织结构运行的分片模式。 “分片过程的基本原理很

3、简单:把一2个困难的、充满冲突的、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任务,分割成不相重叠的小片。就每个小片寻找优化方案。优化某片的时候,由于在这片的边界周围的其他各片和这一片的相对关系,因此,在一片当中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就会改变相邻各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由于每一片发生变化,都会改变相邻各片所面临的问题,那些片中发生的变化又会进一步改变另外一些片中的问题,这就和我们讨论的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有了相似之处。每一片,都相当于我们在第十一章中所说的一个物种。每一片都需要在自己的适应性地形上攀登上进化的高峰,但是这么做的同时,会改变与之相邻的各片的适应性地形。正如我们所见到的,这一过程有可能失控,出现红后混沌

4、状态,永远无法产生任何好的整体结果。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出现混沌状态,就等于说这个系统成了变动永不停歇的乱七八糟的一团。相反,对于进化的稳定状态(ESS),即有序状态来说,我们的系统可能完全停滞,陷入并不出众的本地域高峰。而如果将生态系统置于混沌和有序之间,就能达到最高平均适应程度。我们将看到,如果整个充满冲突的任务,在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片之后,共同进化的系统就会处于有序和混沌的过渡阶段,并很快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简单说来,分片方式可能是我们社会形态系统中,也可以包括其他领域,演化出来的一项用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斯图亚特考夫曼等人是利用关于复杂适应性地形的计算机模拟 NK 模型来研究非

5、集中化组织的最佳的分片方式的。其中 N 代表最小组织单位的数量,K 代表某一小片与 K 个相邻的小片相关,K 值越大表示问题的复杂程度越高。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最佳的分片模式与 K 值有关。当 K 值很小,包含的互斥制约因素少,问题相对简单时,划分成单一的片或较大的片合理;当 K 值较大,包含的互斥制约因素多,问题相对复杂时,把问题分割成多个小片,让各小片自行优化,而所有3的各片都共同进化,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 “此处又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当系统被精心选择,分割成小片之后,每个小片都为了私利而进行调整,而总体来讲,其作用却有助于由多片组成的整个点阵获得最低的能量值。这里不需要中央机构来协调

6、各片的行为,只要分片合理,即使每一个都为私利而进行,最终其行为却能协调起来”。二、分片模式评价总结斯图亚特考夫曼等人用以研究非集中化组织的分片模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他们采用的是一种超宏观的视点。他们不是观察和研究某种特定的非集中化组织的优化问题,而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研究非集中化组织优化的共性问题。此外,他们采用的研究方式不是分析方式而是典型的系统方式。也就是说,是通过研究多个组织之间相互利益冲突关系,来对它们的共同进化的所有可能的方式进行辨别和分类。他们的这种超宏观研究方式为非集中化组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极富启发性。2.他们不是采取哲学式的隐喻来谈论非集中化组织的进化问题,而是

7、构造了计算机模拟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尽管他们的计算机模拟组织与现实生活中的纷繁复杂的组织相比,只是一种极大地简化了的组织,其结论只具有定性意义而不具有定量意义,但却使我们能够对非集中化组织的特性有一个更清晰和更深刻的理解。 3.他们的研究沟通了从物种进化、生态进化到人类非集中化组织进化的桥梁,使得这些过去被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自组织系统得以统一地研究和比较。这样,不仅使人类对于大干世界种类繁多的自组织现象得以统一地理解,而且还4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者可以相互交流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因而,其理论意义是巨大的。三、分片模式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区域经济结构涉及的变

8、量多,它不仅涉及工、农、林、牧等生产行业和旅游、商业、金融、保险、中介等服务行业中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变量,还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等广义经济变量,以及法律法规、体制、政策等非经济变量,各种变量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区域经济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对于规划者收集信息、综合结果和制定有效调整的措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区域经济结构又是一个开放系统,除了要考虑上述区域内部变量之外,还要考虑大量的外部变量。例如,必须把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放在全国和全世界的范围进行研究,把山西省经济看作是国家经济、全球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区域经济系统还是一个具有一定自组织特性的系统。这一点似乎难以让人理解,一个由有目的

9、的人组织的系统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呢?但当我们仔细研究经济系统决策的分散化和互相适应的特点之后,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赫伯特A西蒙在他的人工科学一书中描绘了这种分散化决策的特性:“经营组织像市场一样,是巨大的分布式计算机,其最终选择过程是非常分散化的。 ”而且,并不存在一个有待系统去适应的固定环境。每个公司在适应由其他公司和消费者组成的环境的时候,该环境也在变化和演化。 ”大卫吕埃勒指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就越复杂:“在技术发展的低水平阶段,经济应该处于一种定常状态,相当于从下面微弱加热的流体层的定常状态。在技术发展(或加热)较高5水平的阶段,我们可以期望周期振荡出现。事

10、实上,经济循环,也称为商业循环,已被观测到了,且大致是周期性的。在更高的技术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或多个不同周期的叠加,而经济分析家们确实看到了这种情形。最后,在足够高的技术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带有不规则变化和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的湍动经济(turbulent-economy)。人们可以说,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种经济阶段。当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区域经济结构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组织的系统。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否则就没有必要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了。面对这种复杂的、开放的、具有一定自组织特性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任务,地方政府绝不能对其自组织特性视而不见,一厢情愿地把区域经济

11、结构当作是可以随意调整的他组织系统,从分片模式来看,就是把整个的区域经济作为一个整块予以优化,这实质是计划经济的作法。其结果一方面是不利于调动各个方面,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无法处理巨大的、千变万化的经济信息,使得区域经济整体的效益低下。当然,地方政府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区域经济完全放任自流,完全依靠区域经济结构的自组织力量使其自行达到优化。从分片模式来看,就是按区域内每个独立的经济组织作为一片划分,分片规模最小化,分片数量最大化,通过无数小片的最优化竞争,来达到整体的优化。其结果有可能在区域内各经济组织的恶性竞争下,使得区域经济结构陷入混沌无序的状态,使得区域经济整体的效益呈现出另外一种方式的低下。分片模式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是:首先,要采取各种手段,使得区域经济结构处于有序状态;其次,在区域经济结构处于有序状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6调动区域内各经济组织的积极性。要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其中的有效措施就是要适当分片。因此,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之一是探索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分片方式,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结构的自组织特性,使本区域内经济结构产生一种自发优化的趋势。至于区域经济有哪些分片方式,以及地方政府如何地引导区域经济合理地分片,限于篇幅将另文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