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1558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 五 代十国时期的杭州徐规林正秋在杭州都市发展史上,五代十国时 期占有重 要的地 位。杭州,是钱塘江 畔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 的城市。秦 汉时 期,钱唐县 是它 的前身,其范围大致为:南到五云山麓的江边徐村、范村(今名梵村)一带,西北抵粟 山、石人 岭以及西溪,东届 宝石山麓的大佛寺附近。县 治在今灵 隐山下。这一带环绕着灵隐、天 竺等南北两 山的许多丘岭,仅有数千户劳动人民散居其间,人们称为山中小 县。到了隋代,县城逐渐沿着钱塘江向东移至凤凰山麓的柳 浦。临江交通方便,就成为杭州的州治 或余杭郡的郡治所在地。隋场帝时,贯穿我国南北的大运河通航了,杭州又成为大运河南端的终点,附 近各州郡的

2、货物在 此集散。到了唐代,城区从凤凰山下逐渐 向北延伸到武林 门一带 平陆 之地,人口亦从隋时 的一万五千户增 至八万六千户。唐后期,商业 相 当繁荣,“骄墙二十里,开肆三 万室。”经营商业与手工业的多达三万家,而商税的收入高到五十万绪,占当时 全国财政收入 的二十四分之一。到 了五代,杭州成为钱谬建立的吴越 国的都城,加名西 府,亦称 西都,一跃而成为地占两浙十三州、一军的 昊越 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大促进了杭州的发展与繁荣。以前,钱 塘江 两岸大都分属两个行政区,如东汉六朝 时期,西北岸 属吴郡,东南岸 属会稽郡。西北岸 的中心在 吴(今苏州),而东南岸 的中心又 在会 稽(今绍兴

3、)。唐 朝后期,江南东道(包 括今苏南、浙江、福建)的 治所也是 在苏州。这样的区划,杭州成为地偏 边隅,北面比不上苏州,南面又 在绍 兴之下,地理 上处于极不利 的位置,经济的发展 也受 到了一定的限制。五代 十国时期,杭州成为吴 越首府 后,不仅政治地位 显要,而且 在地理 上亦成 为钱塘 江 两岸十三州、一军 的中心。钱 氏建立的吴 越国是个地狭、人少 的弱 国,但 它统 治杭州却近百年,是南方割 据政权中立国最久的国家。钱 氏“知尊 中国(指中原朝廷),效臣顺,及其亡也,顿 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 民幸富足安乐”。国内政治局 面相对稳定。而南方各个割据政权间,你争我夺,互 相并吞。吴越

4、 国“西南一面当福州 王氏,地小力微,不敢为害;独西北二面皆淮南之地,兼之 悍臣两相构煽,遂无宁岁,武肃百 战而始定,而润 常竟不能复至”。因此,吴越向中原朝廷称臣纳贡以利牵制 吴国,就成为它的开创者一一钱谬既定的 国策。钱井临死前,曾告诫他的继承人 钱元罐说:要好好奉事中国,切勿因换姓废事大之礼。由于 钱 氏三 世五王都坚持了这种远交 近和、保境 息民的政策,从而赢得了长 时期的和 平环境,在客观 上是有利于杭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的钱余琴在建都杭州之前,为了巩固其地盘,加 强防 守力 量,对 杭州旧城曾两次进行扩 建。第一次是公元八九O年(唐昭宗大顺元年),“筑新夹城,环包寥巾,十余里,皆穿

5、林架险而版筑焉”。经 过劳动人民的三个多月辛勤劳动,攀底竣工第二次在公元八九三年(唐昭宗景、福二年),“王(指钱气泊秦望 山两回,凡五杭州城墙的扩建于年)率十三都兵,泊役徒才-二十万余众,新筑罗城,自秦望山由夹城东亘江午,泊钱塘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 ,。这次罗城的扩建,比今日杭州的城区还要大,东南濒钱塘江,西南到六和塔,东北抵良山门。据记载,四周共开城门凡 十:“朝天 门,在吴 山下,今镇海楼;龙 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望仙桥东南;新 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旧菜市门外;盐桥 门,在旧盐 桥西;西关门,在 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 门,在 良山 门外无 星

6、桥”。每一城门的建造都十分 讲究,如朝 天 门“上架危楼,楼基叠石,高四初有四尺,东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中为通道,横架交梁,承以藻井,牙柱壁立三十有四。东西阅门对辟名日武台,夷 敞可容兵士百许。武台左右北转登石级两曲达于楼 上,楼之高六初有四尺,连 基而会十有一初,贮钟鼓以司漏 刻”L。不仅城墙坚固,而且罗城要道均有重兵把守。在城南上隅有白璧营,在钟公桥北有宝 剑营,在盐 桥东有青字营,在梅家桥东有福州营,在修文坊内有马家营,在褚家塘有大路营。唐昭宗乾宁间(894一一897年),盘踞扬州的吴王杨行密企图 并吞吴越。事先,杨行 密与一 位名叫祖 肩的 和尚一起前来侦察杭州城的地形与守备情况。经

7、 过侦察后,祖肩 说:伉 州城南北展,东西缩,形似腰 鼓,十分难攻。他 们眼见城内军容严整,耳 闻操练 之声不绝,曾感 叹地说:钱氏防备严 密,未可图也。结果杨行密吞并吴越 的企图只好打消L。吴越地处浙江与太湖一带,都城杭州更在浙 江之滨,闻 名世界的浙江潮虽 给杭州与钱塘江下游沿岸增 添了壮丽的景 色,古往今来,曾使无数观潮者和骚人墨客惊叹不已;但同时亦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早 在秦汉时期,钱塘江 潮的危害巳见于史书的记载,在以后 的二千年中,潮水对两岸人 民的危害一直得不 到解决。到了唐代,由于杭州城区向东南的平陆扩大,潮水的冲击更加严 重地威胁着沿江 居 民的安全。从秦望 山到海宁

8、约有十八堡的数十万亩田地“悉成 江面,民不堪命”。唐末杭州刺史崔彦曾在城区东南修筑五里 长的沙河犷,以阻挡 潮水的冲击,收到 了一定的成效,但因规 模较小,海潮冲击 的危害仍未彻底消除。现在,吴越建都杭州,这个防止 钱江潮水危害的问题,更加成了关系重大的课题,如果不能解除潮水的危害,沿江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得不到 保障,就会使 吴越 的统治不能稳固。因此,吴越统治者十分重 视这个问题,花 了很大力气来设 法制服潮水的侵袭。公元九一O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八月,钱布建国不到四年,就决定发动民工在侯潮门、通江 门外建立一条 长达百里 的海塘,以阻止海潮对杭 城的冲击。先在离岸二丈九尺范围内,取罗 山之

9、大木,打下木桩六层,每层中 间又充实装有石头的竹笼 与泥土,堆成土泥塘。在泥塘之外,又植“况柱十余行,以折水势”L。泥塘 之内再筑石堤:,使之牢 固。这条从六和塔至 良山门的长达三十三万八千 五百余丈的海堤,经过劳动人 民的攀颤劳动,仅三个月就完工了。后人称这条石塘为。钱氏捍海塘”或“钱 氏石塘, ,L。它 的建立,显示了劳动人民向自然界作斗争的伟大力量,标志着杭 州劳动人 民对海潮斗争的重大胜利。建筑这条“钱 氏石塘”时,在水利工程技术上也比以前大进了一步。达去的海塘都是泥土堆成的,经不起潮水的冲击,隔不 了几年便会崩纪,屡溃屡修,劳 民伤财。这 次筑犷时,在 泥塘里面增建石塘,这是 一种创

10、新。因此”这条石塘建成后,比较长久地挡住了漏水 的侵袭,在保障撼内居民的幸全与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 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钱氏石塘的 兴筑,_城区也随之扩大气在石塘附近“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 十里,一邑屋 之繁会,征山之雕丽,L实江南之胜概也”L。华 钱塘富庶,由是 盛于东 南”L。正因为这项工程对杭州的发展有着 重大的影响,、所以民间攀期流传 着一“钱氏射潮”的 故事。一相传,吴越王 钱谬还把剩余的弓箭埋 在射潮处,并立三个铁幢作为标志。据明初人 考证,这三个铁幢一在利津桥北,其地命名为铁 幢浦,宋淳柏间(124 1一1 25 2),赵安抚 还建亭覆幢,以作纪念。明初,铁幢铺之地已夷为民

11、居,仅有铁幢 之首留于洼地。二 在 便 门街东南小巷,名铁幢 巷。三 在荐 桥 门外L。钱塘江中有块巨石,名叫罗刹,在秦望山东南,横截江流。海舶经过 此地,多为风 浪所击 覆。唐朝 时候,据说每逢中秋大潮,郡守在此祭祀海神,聘请乐工歌舞其 上,祝愿潮平民安。钱乍 多在兴筑海塘之后,又 凿去这块罗刹石,清除了钱塘江 中的障碍,使船舶能够畅通无阻。海塘的修建与江中障碍的扫除,不但有助于 沿江农业 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吴 越 海外交通的兴 盛。那时南方 割据政权林立,江淮陆路梗塞,只 能依 靠海道和中原来往,钱 塘 江的作用更为显著,所以当时江上“舟揖辐揍,望 之不 见其首尾”L。据说有一 次,闽僧契

12、盈跟随钱王弘椒登碧波亭,钱王喜曰:“吴越地去京师三千余里,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 此耶!”契盈答日:“可谓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 时中两度潮”L。吴越国还与日本、高丽等国有通商关系。相传候潮门外的锣木营、锣木桥所用的锣木,就是日本国献 给钱镶的。到了北宋端 拱二年(98 9年),由于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在城区东南的保安门外,专门设置了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五代十国 时期,北方战争频繁,佛寺荒废,而建都于杭州的昊 越国统治者利用宗教迷信麻痹人民,累代尊崇佛教,大兴寺宇,使杭州佛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高潮。据史书 记 载:“东南塔庙 之盛 自唐而更钱氏,日增月益,不可避数。”在钱 氏当权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13、里,于杭州一地,以各种名义新建了三 百多个寺院,比以前骤增了数十倍。因此,当时有人便把杭州称为“江南佛国”。在大兴 佛寺的同时,又到处建塔。在 这段时 间新建的宝塔有一 百多座。一类是寺院内的经塔(经幢),为数很多,现在灵 隐寺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前的四座经塔就是五代时所建。二是寺外的高塔,著名的有月轮山上 的六和塔、宝石山上 的保椒塔、雷 峰 山上雷 峰塔等,特 别值得提出的,是一座全国 少有的梵天寺内的木塔,又 名南塔,建于公元九六五年(宋太祖乾 德三年)。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 卷十八载:“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味布瓦,上轻,故如

14、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 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 之,则不动 矣。匠师 如 其言,塔遂定。”此外,石刻佛像也很兴盛,如保留至今的将台山 上和慈云岭上 的摩崖石兔像,造型完整,优美,就是九四二年(后晋天福七年)开凿 的,像主 就是吴越国王钱弘佐。石屋洞外的五百 罗汉造像,千态万状,维妙维肖。据明朝万历年间编修的 钱塘县 志 (聂心汤撰)记载,也是后 晋开运年间雕刻的。烟霞 洞正壁的三 世佛、胁侍像、十六尊罗汉、千官塔、孔雀明王等以及飞来峰青林洞 入口靠右摩崖上 的弥陀、观音和大势至三尊小佛,也都是五代十国时期 的艺术品。昊越国在

15、杭州建都近 百年,遗留下来的文物为数不少,现择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两命铁券,是唐昭宗乾宁四年(89 7一 )赐给吴越王钱董昌保全浙江 的功劳的件铁质信物。形状象瓦,1 32两,上 刻有三百 三十三个金字L。受赐 之后,一爪催重今件重要文物,即铁券和投龙简子以简银以酬劳他打败背叛朝廷 的浙东节度长5 2 厘米,宽2 9.8厘米,厚0.4厘米,直保存在王宫之内,视为国宝。太宗皇帝献 图归降 时,把 铁券 也公元”卜年钾多的孙子 吴越国 的末代王 钱弘椒进 沐京向宋一并交上,存于 内府。“元丰四 年(1081年)特令朝奉大夫权知开 封府事钱藻进呈 铁券,仍 降付本导指钱钾子孙,永传后裔L。” 宋末

16、共乱,沉没于 渭水。直至元文宗至顺二 年(13 3 1)被渔人捞起,为钱 氏子孙购去L。后来收藏在浙 江啄县长乐 镇钱 氏祠堂里,几 百年来,从 不示仄。直至解放后,1951年,由当地政府移 送浙江 文管会保管。唐昭宗时曾给陈敬玻、田令孜粗赐过 铁券,但均未保留下来。唯钱 氏的铁券幸存,十分珍贵。投龙简,是封建皇帝在遇到天旱或水灾 严重 时祈祷天助,举行“投龙”典礼所投的银牌,上刻祭文。钱氏统治两浙期间曾多次抛投龙简于西 湖、太湖、镜湖等,一 般是 一年 一 次,多者两次。1 95 5年在疏 浚西 湖时,就发现了钱锣六十三 岁、六十六岁,钱弘佐十五岁、钱弘椒四十五岁等四枚,此外,浙江省人民银行也于同年收购到钱弘椒二十一 岁时 的一 枚“钱氏统 治杭州时,虽社会经济有了发展,但对人 民的 剥削十分残酷。苛捐杂税,科 目繁多。“自4霎世 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僧,下至鸡鱼卵殷,必家至而日取。每答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 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答数,以次唱而 答之,少者 犹积数十,多者 至答百余,人尤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