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14620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3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未病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治未病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治未病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医治未病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医治未病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知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医治未病相关内容知识培训?治未病?词语见于黄帝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 中医药学 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概述: ?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早在黄帝内经 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2、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 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2 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3、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 五禽戏 、气功、太极拳 、八段锦 、易筋经 等。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 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二、中医? 养生?中医学从黄帝内经 开始就把 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

4、?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中医养生 文化,不能不讲 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 ?清静无为 ?, ?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 ?。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 学发展3 过程中。? 仁者寿 ?、?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李时珍 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中医养生 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5、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 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中医养生 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 协调阴阳 、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 ?治未病?。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 ?,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 质之慈良者寿, 量之宽宏者寿,言

6、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4 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养生录中谈到养生 ?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第三是运动养生。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7、,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第五是 气功养生 。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第六是药物养生。如 柏子仁 ,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 ?。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实践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1. 坚持几个?少?:

8、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5 2. 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 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4. 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5. 学会吐纳法: 陶弘景

9、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 呬,皆出气也。 ?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 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 ?,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6. ?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

10、交通堵塞。血脂高 、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6 脉要通、气要通和、 心气要通、胃肠要通, 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7. 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 70 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 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 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 60 岁就到晚年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实际上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清代名医 叶天士 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 极易伤津耗液, 故保津护阴属未

11、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 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此外,东汉华佗创 五禽戏 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 气功摄生等,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经验也是很可贵的。中医所谓?治未病?即为防病保健。 ?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推动 以疾病为中心 的生物医学模式 ,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首届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卫生部部长陈竺以及老 中医专家吉良晨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7 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

12、校长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梦孙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陶祖莱等近三十位专家与会并作有关中医 ?治未病?的专题演讲。?治未病?新解:常人没病的时候,就关注并对医学健康事业尽到责任和义务,找好医生,得病时才不至于乱投医。医生平时就潜心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摒除一切后顾之忧,临床时才能胸有成竹,手到病除。因此,?治未病?重心主要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三、医家感悟叶天士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他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 中指出: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其预防传变主要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是由

13、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张景岳明代著名医家。关于什么是?治未病?,他感受颇为深刻: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先兆的,所谓? 山雨欲来风满楼 ?,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萌芽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朱丹溪8 元代著名医学家。对 ?治未病?有许多高明的认识,如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家,史称?药王?。他将疾病分为 ?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

14、医生要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 两书中,他还明确论证了 ?治未病?与养性的直接关系, ?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 ?,并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他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他还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葛洪晋代著名医家,他在防病养生方面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 ?,重视身体保养。疾病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是由于人们防患意识淡薄,平日不注意

15、护形、养神而致。俗话说: ?病来如山倒,病愈如抽丝。 ?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后悔晚矣。其次,强调劳逸适中,慎避外邪。他在抱朴9 子中指出,一个人所以常生病,皆因风寒暑湿所致。如果平日注意内养正气,形神相卫,各种邪气就不会侵犯人体。此外,葛洪还认为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气和血。人生病主要是气血亏损所致。他提出一系列不损伤气血的养生之道,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欲晚起,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饮酒当风,不欲广志远愿等。在精神保健和心理卫生上, 葛洪提出要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

16、物, 四曰损滋味, 五曰除佞妄, 六曰去诅嫉。他明确告诫我们: ?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千百年。?华佗东汉末年 杰出的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 ?麻沸散?,因而被誉为外科学始祖。据三国志 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 吴普说: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可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气血流通,则身体健康而长寿。他根据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不同形象和特有的动作特色,创立了一套适宜于防病、祛病和保健的医疗体操 ? 五禽戏 ? 。他的弟子吴普施行 五禽戏 法,到了?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调摄精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华佗非常重视七情、饮食、起居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要求人们?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10 全真?。保持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他认为饥饿过度会伤脾,宜饮食有节,不可过饱或过饥,切忌偏嗜,并控制肥甘厚味的摄入。他还认为 ?色欲过度则伤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