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02224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期末语文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吉林省末考试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第二实验学校20162015语文试卷出题人:赵璐审题人:付颖一、阅读( 60 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 分)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5.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王质自比,表达多年贬谪后重返京师的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6. 赵翼评价杜牧“好作翻案语”,是说他的“咏史诗”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在赤壁中他提出的不同于史家的评论是:,。7. 李商隐在 夜雨寄北 中以虚写实,

2、 开拓一片想象的意境,化离别的惆怅为一种期盼的喜悦的诗句是:,。8.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是苏轼的执著追求,但失意被贬的抑郁又因无人仗义执言而紧紧相随;于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表达自己希望得到赦免、重获朝廷信任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5 分)(甲)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10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

3、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本文选自

4、,相传是西汉(人名)编撰。 (1 分)10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形貌昳丽()孰视之()私我也()面刺寡人之过者()11面对妻、妾、客异口同声的赞美,邹忌并没有失去审慎的态度,当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终得出自己被蒙蔽的真相。第一段中哪些细节体现邹忌“暮寝”前的心态变化?(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12邹忌的循循善诱固然重要,威王的幡然决断更让人可喜。请从威王的简洁的“善”字里,说说威王当时怎样的心理?(2 分)13文题中的“讽”是古代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方法之一。邹忌采取了怎样的方法让自己的讽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3 分)(乙)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5 分)马谡言过其实谡以荆州

5、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定攻心之计,亮深然之。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选自( 三国志)【注释】薨 :诸侯之死。 物故 :人死。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好论军计()亮为之流涕()15.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16. “挥泪斩马谡”是诸葛亮用人失误所导致的恶果。诸葛亮违背先帝遗训,不听众将劝阻,一力提拔马谡并非率性之举。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马谡被诸葛亮欣赏的过人之处。(2 分)题号一二总分(一)(二)(三)(四)(一)(二)得分2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青灯有味忆儿时王充闾塾斋的窗前有一棵三丈多高的大树,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了纷披的叶片,平展展地对生着,到了傍晚,每对叶片都封合起来。六月前后,满树绽出粉红色的鲜花,毛茸茸的,像翩飞的蝶阵,飘动的云霞,映红了半边天宇,把清寂的塾斋装点得浓郁中不乏雅致。深秋以后,叶

7、片便全部脱落,花蒂处结成了黄褐色的荚角。在我的想象中,那一只只荚角就是接引花仙回归梦境的金船,看着它们临风荡漾,心中总是涌动着几分追念,几分怅惘。魔怔叔说,这种树的学名叫做“合欢”,由于开的花像马铃上的红缨,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马缨花。马缨花树上没有挂着马铃,塾斋房檐下却摆动着一串风铃。在马缨花的掩映中,微风拂动,风铃便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的声响,日日夜夜,伴和着琅琅书声,令人悠然意远。栖迟在落花片片、黄叶纷纷之上的春色、秋光,也就在这种叮叮咚咚声中,迭相变换,去去来来。先生年轻时就吸鸦片烟,久吸成瘾,每到烟瘾上来之后,茶饭无心,精神颓靡,甚至涕泗交流,只好躺下来点上烟灯,赶紧吸上几口,才能振作起

8、精神来。后来,鸦片烟也觉得不够劲了,便换上由鸦片里提炼出来的吗啡,吸了两年,又觉得不过瘾了,只好注射吗啡的醋酸基衍生物海洛因(俗称“白面” ) ,每天一次。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行草,凡是前来求他写字的,都带上几支“白面”作为赆礼。只要扎上一针,立刻神采飞扬,连着写上十张八张,也没有问题,而且,笔酣墨饱,力透纸背。由于资金有限,他每次只能买回四支、五支,这样,隔上几天,就得去一次高升镇。“阎王不在,小鬼翻天”。他一出门,我们就可以放胆地闹学了,这真是快活无比的日子。这天,我眼见着先生夹个包袱走出去了,便急急忙忙把我和嘎子哥的书桌摞在一起,然后爬到上面去,算是登上了皇位,让嘎子哥给我叩头请安,三呼万

9、岁。他便跪拜如仪,喊着“谢主隆恩”。我也洋洋自得地一挥手,刚说出“爱卿平身” ,就见老先生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这是我绝对没有料到的。原来,他忘记了带钱,走出二里地才忽然想起。往屋一进,正赶上我“大闹天宫”,据说,当时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嚯!小日子又起来了。”可是,却吓得我冷汗淋淋,后来,足足病倒了三个多月。病好了以后,略通医道的魔怔叔说我脸色苍白,还没有恢复元气。嘎子哥听了,便悄悄地带我去“滋补”,要烧小鸡给我吃。他家后院有块韭菜地,几只小鸡正低着头在里面找虫子吃。他从后面走过去,冷不防腾起一脚,小鸡就糊里糊涂地命归了西天。弄到几只以后,拿到一个壕沟里,逐个糊上黄泥,再捡一些干树枝来烧烤。熟了

10、之后摔掉泥巴,外焦里嫩的小烧鸡就成了我们丰盛的美餐。这类事干了几次,终于被看青的“大个子”叔叔(实际是个矬子)发觉了,告诉了魔怔叔,为此嘎子哥遭到了一通毒打。这样一来,我们便和“大个子”结下了怨仇,决心实行严厉的报复。那天,我们趁老先生上街,两人跑到村外一个烂泥塘边,脱光了衣裳,滚进泥坑里,把脸上、身上连同带去的棍棒通通涂满了黑泥,然后,一头钻进青纱帐,拣“大个子”必经的毛毛道,两个黑孩拄着黝黑的棍棒分左右两边站定。只见他漫不经心地低头走了过来,嘴里还哼着小曲。我们突然大吼一声:“站住!拿出买路钱! ”竟把他吓得打了个大趔趄。与这类带有报复性质的恶作剧不同,有时候儿童淘气,纯粹出于顽皮的天性,

11、可以说,没有任何前因后果。住在我家西邻的伯母,平时待我们很好,桃子熟了,常常往我们小手里塞上一两个。我们对她的唯一不满,就是她一天不住嘴,老是“嘞嘞嘞”,一件事叨咕起来没完,怪烦人的。这天,我发现她家的南瓜蔓爬到了我们这面墙上,上面结了一个小盆大的南瓜,便和嘎子哥一起给它动了“手术” :先在上面切一个四四方方的开口,然后用匙子把里面的瓜瓤掏出来,填充进去一些大粪,再用那个四方块把窟窿堵上。经过我们观察,认为“刀口”已经长好了,便把它翻墙送过伯母那面去。隔上一些天,我们就要找个事由过去望一望,发现它已经长到脸盆一般大了,颜色也由青翠转作深黑,知道过不了多久,伯母就会用它炖鱼吃了。一天,见到伯母拎

12、了几条河鱼进了院子,随后,又把南瓜摘了下来,搬回屋里。估摸着将要动刀切了,我和嘎子哥立刻赶到现场去看“好戏”。结果,一刀下去,粪汤“哗哗”地流满了灶台,还散发着臭味。伯母一赌气,就把整个南瓜扔到了猪圈里。院里院外骂个不停,从正午一直骂到日头栽西。我们却早已蹦着跳着, “得胜还朝”了。在外面跑饿了,我和嘎子哥就回到他家菜园子里啃茄子吃。我们不是站在地上,把茄子摘下来一个一个吃掉,而是平身仰卧在垄沟里,一点点地往前移动,用嘴从茄秧下面去咬那最甜最嫩的小茄苞儿。面对着茄秧上那些半截的小茄子,“魔怔”叔和园工竟猜不出这是受了什么灾害。直到半个月以后,我们在那里故伎重演,当场被园工抓住,才揭开了谜底。告

13、到魔怔叔那里,罚我们把半截茄子全部摘下来,然后一个一个吃掉,直弄得我们肠胃胀痛,下巴酸疼,暗中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类“蚀本生意”了。? 私塾不放寒假,理由是“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但进了腊月门之后,课业安排相对地宽松一些。因为这段时间没有背诵,晚自习也取消了,我便天天晚上去逛灯会,看高跷。但有时,先生还要拉我们命题作诗,或者临机对句,也是很难应付的。? 记得还有一次,那天是元宵节,我坐在塾斋里温习功课,忽听外面锣鼓声越来越近,知道是高跷队(俗称“高脚子” )过来了。见老先生已经回到卧室休息,我便悄悄地溜出门外。不料,到底还是把他惊动了。只听得一声喝令:“过来!”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卧室,见他正

14、与魔怔叔共枕一条三尺长的枕头,凑在烟灯底下,面对面地吸着鸦片烟。由于零工不在,唤我来给他们沏茶。我因急于去看高跷,忙中出错,过门时把茶壶嘴撞破了,一时吓得呆若木鸡。先生并未加以斥责,只是说了一句:“放下吧。”? 这时,外面锣鼓响得更欢,想是已经进了院里。我刚要抽身溜走,却听见先生喊我“对句”。我便规规矩矩地站在地下。他随口说出上联:歌鼓喧阗,窗外脚高高脚脚;? 让我也用眼前情事对出下联。我正愁着找不出恰当的对句,憋得额头渗出了汗津,忽然见到魔怔叔把脑袋往枕头边上挪了挪,便灵机一动,对出了下句:云烟吐纳,灯前头枕枕头头。? 魔怔叔与塾师齐声赞道:“对得好,对得好! ”且不说当时那种得意劲儿,真是

15、笔墨难以形容,只讲这种临时应答的对句训练,使我后来从事诗词创作获益颇深。? 我从六岁到十三岁,像顽猿箍锁、野鸟关笼一般,在私塾里整整度过了八个春秋,情状难以一一缕述。但是,经过数十载的岁月冲蚀、风霜染洗,当时的那种凄清与苦闷,于今已在记忆中消溶净尽,沉淀下来的倒是青灯有味、书卷多情了。而两位老师帮我造就的好学不倦与迷恋自然的情结,则久而益坚,弥足珍视。? “少年子弟江湖老” 。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我走到哪里,那繁英满树的马缨花,那屋檐下空灵、轻脆的风铃声,仿佛时时飘动在眼前,回响在耳边。马缨风铃,风铃马缨,永远守候着我的童心。(有删节)3 17.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 分)怅惘()黝黑

16、()高跷()顽猿箍锁()18. 在第段中 ,生长在塾斋前的马缨花树给作者留下了极其强烈的印象,每年六月前后,粉红的花映红了半边天宇,这些盛开的花被作者比作什么?这些比喻体现了作者对马缨花树怎样的感情?(3 分)19. 在选文中私塾先生着墨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请结合语段内容,说说作者都采取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先生形象?先生除了有吸食鸦片的不良嗜好以外,你还能从这两段看出他是怎样的人?(4 分)20. 在作者儿时的记忆里有很多让我们不禁莞尔的淘气事。请阅读选文段,简要概括一下我和嘎子哥都干了哪些淘气事?(4 分)21. 巧妙的修辞和精妙的词语能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请阅读下面两句描写“我”童年经历的语句,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4 分)原来,他忘记了带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