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0148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说》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说》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说》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说》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复习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复习教案一课时主备人:寇恒香授课人:寇恒香复习目的:l 、背诵课文,积累名句。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复习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2、理解文章的寓意复习准备:完成马说练习。复习过程: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原文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2、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作者简介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代古文运动领袖唐,与柳宗元合称韩柳

3、。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韩愈才华出众,胸怀大志,却不为当时重用,虽业精行成,却难以施展,郁郁不得志。本文借物说理,托物言志,以千里马的遭遇,讽喻当世不知用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韩愈生平大事年表唐贞元二年( 786 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 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被拒之门外。贞元十二年( 796 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

4、一方面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外,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 ,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 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 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九年(803年)写了名作师说,这是韩愈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贞元十九年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二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

5、。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呤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尤其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理论建树影响巨大。贞元二十一年( 805 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 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韩愈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

6、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元和八年( 813 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元和九年( 814 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二年晋升为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 817 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 819 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

7、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元和十五年 (820 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 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长庆三年( 823 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韩愈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三、字词积累。、伯乐:

8、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里。辱,受屈辱、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 喂牲口的食器,枥 : 马棚。槽枥: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马之千里者:马 ( 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a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食:同“饲”,喂养。、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是:这样,指示代词。、能:才能。、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

9、”,表露。、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策:本意马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鸣:马叫,之:不译(转接) 。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四、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 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 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

10、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和能力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 ”唉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五、关于 “ 马“的成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铁马金戈天马行空童牛角马

11、土牛木马天粟马角铜围铁马乌白马角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文君司马万马奔腾五马分尸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乌头白马生角乌头白,马生角乌头马角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洗兵牧马选兵秣马悬兵束马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鲜车怒马悬车束马下马冯妇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下马威 信马由缰休牛归马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朽索驭马悬崖勒马鲜衣良马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以渴服马以鹿为马饮马长江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一马平川衣马轻肥倚马千言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跃马弯弓野马无缰以毛相马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跃马扬鞭玉堂金马 , 心猿意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燕昭好马招兵买马枕戈汗马止戈散马獐麇马鹿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指鹿作马走马到任阵马风樯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仗马寒蝉走马看

12、花走马上任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竹马之友蛛丝马迹驽马十驾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牛溲马渤牛头不对马面牛头不对马嘴牛头马面牛童马走拿下马来匹马单枪单枪匹马匹马当先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盘马弯弓匹马一麾匹马只轮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乞儿马医秋高马肥千军万马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裘马轻狂裘马清狂裘马声色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雀马鱼龙求马于唐市求马于唐肆犬马之报犬马之诚犬马之疾犬马之决犬马之劳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骑马找马青梅竹马犬马之年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轻裘肥马青丝白马青衫司马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人仰马翻人荒马乱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戎马仓皇戎马劻勷戎马倥偬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戎马生涯软裘快马人强马

13、壮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束兵秣马士饱马腾素车白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神龙马壮驷马不追司马称好四马攒蹄死马当活马医驷马高车驷马高盖驷马高门杀马毁车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驷马难追司马牛之叹司马青衫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三马同槽束马悬车束马县车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率马以骥驷马仰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射人先射马声色狗马素丝良马声色犬马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塞翁得马塞翁失马襟裾马牛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仅容旋马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六、文章解读全文分三段: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

14、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

15、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 接着,先以“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 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

16、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 “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 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七、课本小结。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八、常考试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