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一评:藏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98369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剧一评:藏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剧一评:藏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剧一评:藏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剧一评:藏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剧一评:藏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剧一评:藏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剧一评:藏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英雄主义赞歌藏戏松赞干布专家座谈会纪要朱绍玉(北京京剧院一级作曲) :青海省藏剧团是青海省文艺界的一只领头羊, 给青海省的文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往藏戏都演文成公主。作为编剧、导演和团长,仁青加创作的松赞干布以独特的视角,书写藏族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因为松赞干布平定内乱,发展藏族文化,对社会文化起到了汗马功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非常有眼光的。在艺术上,这个戏对挖掘传统和现代创新结合得非常好,尤其是在声腔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鼓、钹配合得非常默契。 希望青海省藏剧团将来能创作出一些汉藏团结的现代戏,推向全国。张兰阁(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这个戏对

2、藏族文化体现得非常好,很完整地把雪域高原的文化展现出来。第一,在整体风格上突破了藏剧的表演方式, 同时把西方歌剧的大场面和民族戏剧结合起来。第二,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特别有震撼力。它的舞蹈、布景制作、服装道具都非常有特点。汉族戏曲特别讲究传神,而藏剧却很有质感,特别适合表现这种气势恢宏的王朝和历史。再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音乐,音乐演唱方式有对唱、合唱、伴唱等,演员有一种阳刚之气,嗓子音色好,嗓音高亢嘹亮,是一场雪域高原音乐的听觉盛宴。剧中所有的演员都处在矛盾中,松赞干布总是面对文武两条线的斗争,有功臣和亲情,这些都是戏剧的好材料。该剧的唱词运用了藏族文学的比兴手法,语言辞藻华丽。建议:这出戏

3、的剧情节奏再加快一些,适当增加主人公的戏、删减奸臣的戏,尽量用场面、音乐来说话。冉常建(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 : 松赞干布是一首壮丽的英雄史诗, 盛赞了松赞干布的文治和武功。编剧把文治武功的英雄人物身上的一些事迹像史诗般的立在舞台上,是一个成功之处。作者对这个戏中人物的描写,不仅有盛赞,而且还有一种悲鸣。一帮旧大臣曾经为了吐蕃建功立业,虽然他们反叛,但是,临死之前他们都怀着一种深深的忏悔, 这种悲鸣感也是我看这个戏让我入心的。第二点,在这种思想的内核的外面我获得了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舞美充满着藏族异域风情, 服装色彩斑斓、美轮美奂;舞蹈优美大气、引人入胜;歌声优美动听。第三点,导

4、演和表演的处理,亮点纷呈,“老王”之死, 在舞台上用非常简洁的手法进行处理。舞台上演员的打斗场面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场面, 我觉得这些都是导演处理的精彩妙笔,让我获得了多层审美享受。刘玉玲(北京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通过今天的戏我感受到我们国家戏曲百花园真是百花齐放。这个戏让我对藏族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启示我们汉藏兄弟民族的团结有多么重要,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强大。 从演员的角度讲, 每位演员的嗓音条件都非常好,让我身临其境,希望你们多排出好戏来,全国巡演,让大家都来了解藏戏。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演员眼神的运用要加强,二是男演员的演唱如果能再洪亮、低沉、激越一些,声情并茂,就最好了

5、。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首先,藏戏和汉族的戏曲有些不一样, 藏戏不仅仅是表演艺术, 也带有民俗和宗教信仰色彩;藏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状态,一个是广场艺术,一个是剧场艺术。 从这点上说这个戏和黄南藏剧团是有独特性的,因为这个剧团是黄南藏戏剧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团体,你们的发展创新也代表着藏戏的现代化取向, 同时要把黄南藏戏的历史脉络和它的艺术特点呈现出来。 其次,通过这个戏我看到了我们丰富多元的藏戏品种,在多元的文化品质里面,有这样一个团队,秉持着藏戏要往前发展的思路,试图要让古老的藏戏形式跟现代建立联系,让它走得更远通过这个戏, 我看到了戏剧的文化担当的精神。我们这个

6、剧团在把古老的戏剧样式带向现代的同时,让它焕发出新的现代品质, 特别是舞台上的品质。 这个戏是一出写意的恢宏风格的历史剧,从这个史诗中可以看到一个英雄成长史,一个民族的成长史。武丹丹( 剧本杂志副主编):其实这个剧本我接触的时间比较早, 到现场我才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享受了一场视角的盛宴。 首先,它的剧本是很成功的,文词优美,注重音律,意境优美,继承了藏族口头文学的传统,代表了目前藏剧文学比较高的水平。第二,它制作比较精良,具有仪式美、服饰美和音乐美,为我们揭开了雪域高原的面纱。第三,在题材上写的是这个民族对文明的追求,对先进文化的坚持,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得不付出血与泪的代价,这是非常有价值

7、的,这是藏族,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往前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的代价,这也是这个戏的价值所在。其次,这个戏保持了黄南藏戏的文化品格和独特的学术价值,使黄南藏戏在“非遗”语境下继续做到有序的保护和合理的传承。同时,这个戏把握住了在新的时代下如何用古老的演剧形式与现代审美进行对接的问题。这台戏的精品意识表现的极为强烈,从创作到演出一直在打磨当中,精益求精。感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雪域高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美。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这出戏是对藏族祖先松赞干布的热情讴歌,比较全面的塑造了他英武睿智的形象。在结构上,这个戏很好地处理了现代戏曲编剧技巧与传统藏戏结构的问题。全剧以那

8、囊的反叛开始,以那囊的降伏自裁结束,中间又以琼保邦色再造戏剧冲突,一波三折,戏剧结构非常完美,体现出来比较强烈的现代编剧意识。 同时,又将藏戏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巧妙地融入到剧中去,结束部分的歌舞就是传统藏戏结构中祝福迎祥的“扎西” ,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剧团兼擅藏戏和藏族歌的表演优势,满足了观众对风格鲜明的藏族文艺的欣赏需求。在艺术形式上, 这个戏通过雄浑的音乐、强劲的军阵舞蹈,营造出藏戏庄严的宗教感和崇高的仪式感,充分表现出英雄史诗的题材和意境,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剧中“织布舞” 的创编秉承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程式创造的原则,又赋予舞蹈程式以深刻而美好的寓意。杨晓华( 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副主任) :这个戏大气磅礴,激荡人心。这出戏我有三点感受,第一,该剧有强烈的政治情怀,是对中华民族大一统过程中英雄人物的深情讴歌,有崇高的政治关怀。第二,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不但正面角色的塑造体现出英雄的大智慧,反面人物最后的忏悔意识,也是英雄主义的表现。第三点,该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游牧民族戏剧的抒情性与叙事性结合的非常好,跟汉族戏曲相比有它的独特性。文稿统筹: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发言整理:何厚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