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98291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详细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化学试题详细解析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 尼龙绳B. 宣纸C. 羊绒衫D. 棉衬衣【答案】 A 【解析】 A.尼龙是聚酰胺,故它是合成纤维,故A 正确;B.宣纸原料为木浆,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纤维素),故B 错误C.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C 错误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故D 错误8.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 蒸馏B. 升华C. 干馏D. 萃取【答案】 B 【解析】

2、蒸馏即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升华是将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再通过凝华转为固体。结合生砒原本为固态及题意中的“如针”,题目中的状态转化为固-气-固,故选B 升华。9. 化合物(b) 、(d) 、(p)的分子式均为66C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 和 p 两种B. b 、d、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 b、d、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 b、d、p 中只有 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 D 【解析】 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 A 错误B.(d)的二氯化物有、,故 B 错误C.(b)与( p)不与酸性4KMnO溶液反应,故C 错误D.

3、(d)2 与 5 号碳为饱和碳,故1,2,3 不在同一平面,4,5,6 亦不在同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 正确。10. 实验室用2H还原3WO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 (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依次盛装4KMnO溶液、浓24H SO、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 B 【解析】 A.浓硫酸起干燥作用,应盛装在号管中,故A 错误;B.加热前需对2H 进行验纯,

4、故B 正确;C.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气,故C 错误;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需要加热,装置Q 无法加热,故D 错误。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答案】 C 【解析】 A.钢管表面不失电子,几乎无腐蚀电流,故A 正确。B.外电路中,电子从高硅铸铁流向电源正极,从电源负极流向钢管桩,故B 正确。C

5、.高硅铸铁作为惰性辅助电极,不被损耗,故C 错误。D.保护电流应根据环境(pH 值,离子浓度,温度)变化,故D 正确。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推断, 简单氢化物能用作制冷剂的应为液氨

6、,故 W 是 N。短周期中Na 原子半径最大,故 Y 为 Na。XYZ、形成的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与刺激性气体,推测该沉淀为S,刺激性气体为2SO ,则该盐为223Na S O 。反应方程式为:22322Na S O2HCl = 2NaClSSOH O。所以 X 是 O,Z 是 S。A.因为 O 的非金属性强于N,所以稳定性23H ONH,故 A 正确 . B.Na:、2O:,故 B 正确 . C.2Na S溶液水解呈碱性,而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应为酸性水溶液,故C 错误D.S 与 O 同为第 VIA 族,与 Na 同为第三周期,故D 正确 . 13. 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7、(2H 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22(H X)K的数量级为610B. 曲线 N 表示 pH 与 2(HX)lg(H X)cc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H )(OH )cc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Na )(HX)(X)(OH )(H )ccccc【答案】 D 【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2(HX)lg0 (H X)cc时,则2(HX)(H X)cc2H XHHX,4.4 a12 2(H )(HX)(H X)(H )10 (H X)ccKc c当2(X)lg0 (HX)cc时,则2(X)(HX)cc2HXHX,2 5.4 a2

8、2(H )(X)(H X)(H )10 (HX)ccKc cA选项,由上述计算可知,5.46 a210410K,即数量级为610,故 A 正确;B 选项,由曲线M可得a22(H X)K,即M对应2(X)lg(HX)cc,由曲线N可得a12(H X)K,即N对应2(HX)lg(H X)cc,故 B 正确;C 选项,在NaHX溶液中, HX既存在电离,也存在水解;电离平衡为:2HXHX;水解平衡为:22HXH OOHH X ,214 9 62ww ha2+44 a1(H X)(X)(OH )1010(HX)(HX )(H )10. .cKKccKKcccK,NaHX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

9、液呈酸性,故+(H )(OH )cc,故 C 正确;D 选项,当溶液呈中性,+71(H )(OH )10 mol Lcc,而+ 5 4(H )(HX)10(HX).ccc,25 4 1 6 7(X)1010(HX )10. .cc,即2(X)(HX)cc,故 D 错误。非选择题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 转 化 成 铵 盐 , 利 用 如 图 所 示 装 置 处 理 铵 盐 , 然 后 通 过 滴 定 测 量 。 已 知 :333333NHH BONHH BO;333433NHH BOHClNH ClH BO回答下列问题:(1

10、)a 的作用是 _。(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f 的名称是 _。(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1k,关闭23kk、,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1k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_;打开2k 放掉水,重复操作2 3次。(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33H BO)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3k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1k,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5)取某甘氨酸(252C H NO)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1mol

11、Lc的盐酸mLV,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样品的纯度_%。【答案】( 1)使容器内与外界大气压相同(2)防暴沸直形冷凝管(3)停止加热,水蒸气变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4)液封,防漏气432NHOHNHH O=;保温(5)1.4cVm;7.5cVm【解析】 (1)该装置利用水蒸气推动3NH进入g装置,故控制水蒸气的流速,故使容器内与外界大气压相同。(2)防暴沸直形冷凝管(3)加热圆底烧瓶使整个装置内充满水蒸气,停止加热,关闭1k 时,右侧装置内水蒸气冷凝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4)防止漏气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尽量保证水以水蒸气形式存在。(5)根据N守恒,甘氨酸中的N

12、 元素被处理成铵盐后,在e装置中转化为NH3进入 g 装置:3 25243(C H NO )(NH)(NH )(HCl)10nnnncV,3(N)10ncV,(N)1.4(N)100%mcVw mm由于HCl具有挥发性,可能有部分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测得N的含量应为最大值,纯度为757.51000100%cV cVmm。27.4512Li Ti O和4LiFePO 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3FeTiO ,还含有少量 MgO 、2SiO 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

13、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2) “酸浸”后,钛主要以2 4TiOCl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22TiOH Ox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30 35 40 45 50 22TiOH Ox转化率 /%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22TiOH Ox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4)2515Li Ti O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5)若“滤液” 中21(Mg)0.02 mol Lc,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 倍) ,使3Fe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1.010mol Lc,此时是否有342Mg (PO )

14、 沉淀生成_ (列式计算) 。4FePO、342Mg (PO ) 的spK分别为221.3 10、-241.010。(6)写出“高温煅烧”中由4FePO制备4LiFePO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1)90 C加热 5 h 或100 C加热 2 h(2)22 342FeTiO4H4ClFeTiOCl2H O(3)40 C前,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变大;40 C后,22H O分解加剧,转化率降低(4)4(5)232251.3100.02Q1.0102C,spQKC,所以最终没有沉淀(6)4232244222FePOLi COH C O = 2LiFePOH O+3CO高温【解析】

15、 (1)由图像推出浸出率为70%时有2个点满足(2)反应物为3FeLiO,因为酸浸,故反应物应有H,因生成物为2 4TiOCl,因此反应物中还应有Cl,因反应物有H,故生成物中应有2H O,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3)略(4) 过氧键存在于1的O中,每2个1 O之间存在1个过氧键。 根据化合价, 原子守恒, 设1价Ox个,2价Oy个。1582227xyxxyy8个1 O,故4个过氧键(5)溶液中主要三种离子,3Fe、3 4PO、2Mg根据两个难溶物的spK,已知35(Fe)1.010mol / Lc故溶液中22 317 451.3 10(PO)=1.3 10mol / L1.0 10

16、c再根据3 232231724 4sp3420.02=(Mg)(PO)=1.3 10MgPO=1.0 102cQcc K故最终没有沉淀生成(6)根据流程图知反应物为4FePO、23Li CO、224H C O,生成物为4LiFePO,化合价情况为34FePO,3224H C O,24Li FePO,故Fe化合价降低,C化合价升高,可知产物之一为2CO,反应物有H,故产物有2H O28. 近期发现,2H 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填标号)。A. 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