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品生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97991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6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品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上品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上品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一上品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一上品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上品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上品生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目录: 我上学了 1我背上了新书包 2校园铃声 3新朋友信伙伴 4平安回家 祖国妈妈,我爱您 5我们的国庆节 6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我的一天 7和钟姐姐交朋友 8我很整洁 9我会好好吃 10我自己会整理 11看我多精神 过新年 12新年好 13欢欢喜喜过春节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2、观和道德观。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 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 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

3、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 引导学生负责任、 有爱心地生活, 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三、教学措施:1.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2.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3. 开

4、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4. 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5.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6. 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单元目标1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2 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3 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设计构想本单元共安排4 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小学生生活的憧憬。主题二:校园铃声,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主题三:新同学、新朋友,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对新老

5、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主题四:平安回家,了解生活周围存在的危险,回家路上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生活有关的交通常识。授课时数: 8 节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主题目标:1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教学重难点: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教学过程:第一节(一)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学校

6、以学习为主,我们现在上学了,是小学生了,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二)。打开书第4、5 页观察图: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九月一日,学校门前)有谁在干什么?说一说。1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课间活动:唱上学歌观察书第6、7 页的图图上的小朋友上学时做了什么事?你们做了什么事?(安排了座位、发了新书、抄了新课表)(三)老师讲小猴上学的故事来结束课第二节(一)回忆第一课时内容小学生上学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 页图。指导同学

7、思考: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有的同学想让老师喜欢自己,有的同学想早日戴上红领巾,有的同学想当值日生)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想当升旗手,有的想当三好学生)(三)指导同学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下来(四)展示自己的作品(五)老师小结,结束本课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以上是同学们的作品教学反思 :通过画画的方式,使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并在展示中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树立了信心。主题二校园铃声主题目标:1 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2 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教学重难点: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活动准备:

8、1 画有卡通画的牌子(厕所、写作业、做游戏、喝水、拿出下节课的学习用具)。2 录有学校铃声的录音。3 学校活动录象或投影片。4 学生观察上课时、课间活动时同学中常见的一些表现,思考这些表现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直接点明课题我们在学校上学,怎么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下课了?(听铃声)(二)师:上课铃响后,应该怎样做?观察第 20 页的图, 看看图上的小朋友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去上厕所的不对、还在玩球的不对。马上跑进教室的对,坐在教室里的同学对。)(三)师:我们应该向哪些同学学习?练习:打上课铃时应怎样做?同学可以在教室里玩,好像下课一样, 老师播放铃声,看看同学们能不能

9、很快地回到自己座位上。(四)上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1 观察第 21 页的上图,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讨论: 大家都想发言,应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只有一个小女孩不敢举手,她怕万一说错了,被老师说。)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应怎样帮助她。2 观察第 21 页的下图,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别人发言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脑子里想着生日蛋糕的不对,在下面玩笔的不对,不认真听讲在下面说话的不对;其余的同学认真听讲,做的对。)(五) 老师总结:我们听到上课铃声后,应做到又快又安静地进教室;上课发言时要有次序;课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第二节(一

10、) 师:你们喜欢下课吗?最爱玩什么?小兔贝贝下课后不知该做什么了,我们来帮帮它。(二)教学第22 页的图上的内容1 同学们有的说先玩,有的说先上厕所,有的说喝水,还有的说准备下节课的用具。小组讨论,把四种情况按先后顺序标出来。2 请每个小组说说讨论结果。(学生选择先喝水、先上厕所或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都可以,答案不唯一。但要让学生意识到课间应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的满足。)(三) 小兔贝贝把它们学校的课间活动录下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同学们做正当游戏的场面)(四)教学第23 页的内容出示书上的图,看谁做的对,小红花会找谁?(分辨好与坏)(五)放学铃响后观察第 24 页的图,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11、?(应带齐自己的东西再回家;不要和陌生人走。)观察第 25 页的图,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懂得了上课铃、下课铃、放学铃响后应怎样做,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有关的安全和交通常识的教育。主题三新朋友新伙伴主题目标:1 熟悉老师和同学。2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3 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2 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2)自己的作

12、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 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我认识的朋友多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个月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二)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1 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2 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3 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4 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5 说说开学以来,

13、与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事。6 夸夸老师是如何关心爱护小朋友、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三)准备资料交朋友1 自己制作写有自己个人资料的小名片。2 精心准备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手工,或演奏的乐曲等。第二节(一)请你记住我1 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2 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3 找朋友:双手拿着自己的名片,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4 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二)我有一个好朋友1 画一画:把自己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画下来。2 猜一猜:请同学猜一猜自己画的人是谁?3 写一写:请被

14、画的同学签名。(三)我们帮帮他1 小兔贝贝给我们带来一位小朋友,你们喜欢他吗?(看图第18、19 页图)让同学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2 老师根据学生的谈论随时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认识怎样才能让人喜欢,包括不欺负同学、不自私、要谦让、团结互助、有礼貌等。3 提供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实际体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1)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我”也想和他们玩,“我”应该怎样说,那几个小朋友会怎样说。(2)两个女同学正在玩游戏,一个小男孩过来捣乱,你看见了你会和他说什么?(四)老师小结:那些能团结同学,互相友爱的好孩子,我们都喜欢,希望你们都成为人人喜爱的好孩子,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教学反思 :通

15、过互赠名片,展示自己的才艺,使同学们更加熟识了、亲切了,教会了同学们应怎样和同学相处,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通过画自己的好朋友,使本课内容融入同学们的生活中。主题四:平安回家主题目标1、让学生知道一些交通知识, 遵守交通规则 . 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交通知识保护自己. 3、理解和尊重交通警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4、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让学生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知道一些交通知识,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让学生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 3、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交通知识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1. 学生。课

16、前了解自己或身边的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发生过的危险事例和存在的危险地方。2. 教师。交通标志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出示出事学生的照片1. 说故事。讲述今年夏天,校内一三年级大孩子在放学回家路上,伙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到河边游泳,结果被淹死的事情。2. 小结。多么可怕的故事啊!小朋友, 你们的爸爸妈妈多么希望你们每天能够平安回家啊!(出示课题)(二)调查交流,唤醒学生的安全意识1. 小组交流。我们身边发生过哪些危险的事情?教师巡视,检查小组交流情况,了解学生调查情况。2. 小组推选“发言人”。(事情讲述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3. 班集体交流。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的危险事情。(引导学生交流:悬崖边不要采摘花草,不逗留山崖脚,不走水渠的边沿,不追玩狗,不搭乘摩托车或其他非载人机动车,一人走泥泞田埂要小心, )小结:真没想到,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危险,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再也不敢出门了,我看你们也不要来上学了,这来去的路上车来车往的,多危险啊!4. 交流感受。听了这些事情,你想说什么?(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