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8863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11月月考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A、沿溯阻绝( s )晴初霜旦( d n )飞漱其间( s )B、解衣欲睡(ji)能与其奇( y )竹柏影( b i )C、震撼激射(h n )为火所焚( w i )鲸波万仞( r n )D、僦赁看幕(l n )雾凇沆砀( t ng)都护(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朝技艺。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C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 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

2、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僦赁看幕 ,虽席地不容闲也译文 :租用看棚的人 (非常多 ),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5.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B、 观潮周密宋代C、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D、 归园田居陶

3、渊明唐代6.诗句填空。(1) 归园田居 这首诗从遣词造句中描写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 合 污 的 决 心 , 以 及 归 隐 后 悠 然 自 得 的 生 活 。 文 中 这 样 的 句 子是。(2) 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3) 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A、黑发不知勤学早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c、不尽长江滚滚来D、竹直心虚乃吾友d、一城山色半城湖二、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4、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1)肃 : ( 2)属 : (3)引 : ( 4)阙 : 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_个对象 ,它们依次是_ 、_、_、。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 、其含义也是 表示“多”的成语或诗句。(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甲文】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

6、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晓雾将歇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16填空。(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 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 和 “_ ”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

7、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之迷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 ?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 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 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 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

8、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 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 “衰死损坏” 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性的爱抚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

9、。树叶都打着卷, 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 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我,我, ”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你到底有什么事?

10、”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 ”男人很机敏: “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不,不,我不是, 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 , ”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 “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 ”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

11、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一曲终了, 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 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 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

12、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12) “是的,”他说。 “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选文有删改 ) 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 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

13、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第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 识。 (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 字) 三、写作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字数不少于5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