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86165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资料姓名:1-1-1 资料珍惜今天就是把握未来1【课题】1-1-1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等【学习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重点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方法 】通过复习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学习过程 】 【阅读与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解决有关问题,有何启发?2003 上海春季高考题 早在 1785 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 N2等 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 的小气泡。 1892 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

2、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 ,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I.2508g/L 。两者相差0.0064g/L 。 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 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 他们 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 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 。A O2、N2、H2O、CO2B CO2、H2O、O2、 N2 C H2O、CO2、N2、O2D N2、O2、CO2、H2O 材料、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 (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中科学家抓住

3、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2、阅读课本第4 页“一、化学实验安全” 3、复习初中课本中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总结归纳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4、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归纳】按下列分类方法归类: 人身安全,如:不能直接尝任何药品,仪器安全,如:热的试管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 药品安全,如:用剩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回原瓶, 操作安全,如: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 环境安全,如:有污染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 【思考与交流】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1易燃液体 特性: 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化学资料姓名:

4、1-1-1 资料珍惜今天就是把握未来2遇明火、星火、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实例: 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醛、氯乙烷二 硫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 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 化剂。2易燃固体 特性: 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 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例: 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等。 保存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远离火种。3自燃品 特性: 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

5、燃。 实例: 白磷(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盛水 的瓶中,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加塞,保存于阴凉处。使用时注意不 要与皮肤接触,防止体温引起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4遇水燃烧物 特性: 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实例: 钾、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氢化钠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在坚固的密闭容器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少量钾、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使钾、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加塞存放。5爆炸品 特性: 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雷汞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在安

6、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 要尽可能少些。6强氧化剂 特性: 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 实例: 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 氯酸盐等。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酸类、易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于阴凉通 风处。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木屑、炭粉、金属粉、硫、硫化物、 磷、油脂、塑料等易燃物。7强腐蚀性物质 特性: 对衣物、人体等有强腐蚀性。 实例: 浓酸(包括有机酸中的甲酸、乙酸等)、固态强碱或浓碱溶液、液溴、 苯酚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盛于带盖(塞)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存放在低温 阴凉处。使用时勿

7、接触衣服、皮肤,严防溅入眼睛中造成失明。8毒品 特性: 摄入人体造成致命的毒害。 实例: 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硫化砷等砷化物,升汞及 其他汞盐,汞和白磷等均为剧毒品,人体摄入极少量即能中毒致死。可溶性或酸溶性重金属盐以及苯胺、硝基苯等也为毒品。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剧毒品必须锁在固定的铁橱中,专人保管,购 进和支用都要有明白无误的记录,一般毒品也要妥善保管。使用时要严防摄入和接触身体。化学资料姓名:1-1-1 资料珍惜今天就是把握未来3【思考与交流】 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小结】重视实验安全是做好

8、实验的前提【课后作业】预习“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和蒸发”【一课一练】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接触药品B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 D将带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2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3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 4下列基本操

9、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5下列仪器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烧杯B烧瓶C蒸发皿D量筒6实验时,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 C用布擦去硫酸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用布擦去硫酸后,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7实验时万一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最简单、最 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泡沫灭火器B用书本扑打C用水冲D用湿抹布扑灭 8下列实验操作

10、中,正确的是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9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10已知 2Na+O2 Na2O2,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CO3+O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B黄沙 C干粉 (含 NaHCO3)灭

11、火剂D泡沫灭火剂点燃化学资料姓名:1-1-1 资料珍惜今天就是把握未来4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1化学实验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如何操作: (1)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必须先后集中加热;(2)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时,都要先后点燃; (3)H2还原 CuO 实验时应先后。12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b、托盘天平c、温度计 (1)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 填写编号 );(2)实验时用来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 填写编号 ); (3)

12、称取 10.5g 固体样品 (1g 以下使用游码 )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 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_g。1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怎样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前,为什 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_ _。14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放; (2)检验:证明CO 中混有 CO2,装置内应盛放; (3)集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 入(填“ A”或“ B” ,下同);若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则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人。(4) 贮气: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

13、时,水应从端通人。 (5)量气:若要测定实验室制得的少量O2的体积,则应在瓶内先装满水,再将O2从端通入。1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方法制Fe(OH)2,但一般看不到白色的Fe(OH)2沉淀,原 因是 Fe(OH)2不稳定, 极易被 O2氧化生成Fe(OH)3,而由灰绿色转为红褐色的沉 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 4Fe(OH)3。请回答: (1)滴管下端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 。(2)此反应中的O2可能来自于 _ 。 (3)现欲用同样的装置制得Fe(OH)2白色沉淀 (至少能存在较长的时间),设计一个改良的实验方案。 (提示:如何能减少O2对生成Fe(OH)2的氧化,表格

14、可不填 满也可补充。) 操作方法目的(4)实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看看还可以如何设计实验,改进装 置能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化学资料姓名:1-1-1 资料珍惜今天就是把握未来5阅读下列材料:2003 上海春季高考题 早在 1785 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 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 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 的小气泡。 1892 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g/L ,而从氨分解得 到的氮气密度为I.2508g/L 。两者相差0.0064g/L 。 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

15、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 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 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 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 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 。A O2、N2、H2O、CO2B CO2、H2O、O2、 N2 C H2O、CO2、N2、O2D N2、O2、CO2、H2O 材料、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材料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答案:( 1)B( 2)次要因素(3)科学研究应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思考与交流】 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 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金是一种很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金的密度又很大,所以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 水冲去, 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这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