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88283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调查和分析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妇女婚姻家庭条文和法律实践差距之实 证调查和分析 【内容提要】“妇女婚姻家庭条文与法律实践差距的实证研究”课题是全国妇联中加妇女法律项目之一。从法律与社会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此问题,在中国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笔者选择这一研究项目,旨在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妇女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保障更具操作性与科学性。 【关 键 词】妇女/婚姻家庭/法律实践/实证研究/分析 1999 年 10 月,笔者有幸承担了全国妇联中加妇女法律项目之一,即关于“妇女婚姻家庭条文与法律实践差距之实证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从法律与社会视角作为切入点,探讨妇女法律条文与法律实践之差距在中国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有了很

2、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妇女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地位变迁尤为引人瞩目。但现实中法律的完美与实践中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如何缩小两者间的差距,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笔者在走访了河北省妇联、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及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不同职业群体的基础上,认为需要通过调查来论证这一课题。本课题采用了抽样调查、座谈、个案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本文仅限于对河北省区域的调查,其中对农村人口及对女性的调查比例相对高些。 二、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在河北省区域内发放调查问卷 1150 份,共回收 960 份, 回收率为83.47。有效问卷 903 份,有效率为 78.52。从性别看, 男性共 295 人,占32.7,女性共 60

3、8 人,占 67.3;从区域看, 城市共 259 人,占 28.68。其中城市男性为 88 人,占 10.26,城市女性为 166 人,占 18.38;农村共 649 人,占71.87。其中农村男性为 207 人,占 22.92,农村女性为 442 人,占 48.94;从2文化程度看, 男性大专以上的共 91 人,占 10.1,高中文化共 87 人,占 9.6,初中文化共 86 人,占 9.5,小学文化共 20 人,占 2.2;女性大专以上的共 118人,占 13.06,高中文化的共 244 人,占 27.02,初中文化的共 207 人, 占22.92,小学文化的共 34 人,占 37.65;

4、从职业来看,工人 244 人, 占 27。农民 253 人,占 28。职员 160 人,占 17.7。干部 180 人,占 19.9;从婚姻状况看,未婚 49 人,占 5.4。已婚的 831 人,占 92.02 。离婚的共 14 人,占 4.7。丧偶的 9 人,占 1;从家庭结构看, 夫妻独立居住的共占 56.4,住男方家的占39.5,住女方家的占 4.98,其它家庭结构占 2.1。笔者组织了 46 名调查员,展开调查, 主要采取面访填卷之方式。因问卷涉及到个人隐私、加之有人对调查本身不理解,问卷的总收回率及有效率尚未达到理想程度。 三、中国妇女婚姻家庭法律之机制 (一)婚姻家庭权益之内涵。

5、婚姻家庭权益是指婚姻当事人及家庭成员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益。这些权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身方面的权益;二是财产方面的权益。中国宪法、婚姻法、收养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规定。基于妇女的历史地位、现实状况及妇女的生理特点等因素,1994 年中国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在婚姻家庭方面权利作了更加明确具体之规定。 (二)中国妇女婚姻家庭方面权利内涵。 妇女婚姻家庭方面权利主要指女性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婚姻与家庭方面的权利,其内涵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姻自主权。 中国民法通则、中国婚姻法、中国妇女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婚姻自主权是指

6、妇女在婚姻问题上有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不允许一方对他方进行3强迫或任何第三者进行干涉。 2.人身自由权。 妇女享有独立的姓名权、名誉权;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参加工作、生产、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抚育子女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实行计划生育之权利与义务。 3.财产方面的权利。 妇女与男子一样享有对共同财产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妇女继承权与男性平等;妇女在特定情况下有要求丈夫扶养的权利。 四、研究妇女婚姻家庭条款与实践差距之意义 妇女地位是一个相对概念,妇女地位被定义为妇女在家庭、社会中取得和控制物质资源包括食物、收入、土地和其他形式的财富和社会资源包括知识、权

7、利和声望的程度。中国妇女婚姻家庭地位是其社会地位之缩影,主要是相对于男性而言的。中国现行法律对妇女婚姻家庭地位从不同视点与程度作了相应规定,这对切实维护妇女在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地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笔者认为研究这一论题,旨在缩小妇女法律条文与实践中的地位落差,并为达到这一目的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一)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完善中国妇女法律的突破口。 (二)从立法上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是提高妇女整体地位的重要步骤。 (三)缩小妇女婚姻家庭条文与法律实践之差距,有助于消除封建夫权思想、男尊女卑思想及资产阶级思潮对婚姻家庭的侵蚀,对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道德有着重要作用。 (四)缩小妇女法律条文与实

8、践中的差距有助于建立民主、和睦、平等、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 4(五)现实社会呼唤立法充分切实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目前中国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岐视、虐待甚至残害妇女之现象。在农村及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拐卖妇女、包办婚姻、买卖婚姻、遗弃女婴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现实告诉我们法律与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法律对妇女权益保障的操作性尚显微弱,尤其是家庭暴力方面、离婚妇女的群体中,这种差距尤其明显。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使妇女权益得到切实地维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笔者认为法律对妇女保护的视角应进一步拓展。 五、关于妇女婚姻家庭地位之调查分析 (一)妇女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自主权。 1.中国婚姻状态的基本分析。

9、据 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 1990 年 15 岁19 岁人口的有配偶的比例男性为 1.78,几乎等于 1982 年 0.91的 2 倍;15 岁19 岁组女性有配偶的比例尽管比 1990 年高(4.63),但与 1987 年和 1982 年的相差不很明显。1990 年20 岁24 岁男性有配偶比例与 1982 年比明显超过女性,全部早婚人口占同龄人口的 5.78,占已婚人口之和的 1.37;其中女性早婚人口占同龄人口的 4.68,占女性已婚人口的 0.87;男性早婚人口中同龄男性人口的 6.5,占男性无婚人口的 1.9(注:参见总顾问巫昌祯、程深、郑小川编著: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

10、,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年 6 月版,第 288 页。 )。 2.15 岁以上有配偶人口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所导致的 15 岁以上丧偶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1982 年1990 年 15 岁以上丧偶比例呈下降趋势(注:参见总顾问巫昌祯、程深、郑小川编著: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年 6 月版,第 288289 页。 )。 这既是人口健康水平提高的一种标志,亦是家庭健全程度5提高的反映。 3.离婚比例的绝对数依然较低,其增长呈定势。 根据普查资料,34 岁以前各组的离婚人口比例,无论男女,1990 年平均已超过 1982 年的相应水平,

11、女性增幅较大。以 25 岁29 岁组起,1990 年男性各年龄组的离婚比例低于 1982 年,但女性 1990 年 4059 岁离婚比例却明显高于 1982年。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1995 年与 1999 年的统计看,1995 年调解离婚与判决离婚的对数共计 35012 对,1999 年调解离婚与判决离婚的对数达 37566 对。1999年比 1995 年离婚对数多 2554 对(注:数据由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提供。 )。河北省婚姻登记机关准予登记离婚的对数 1990 年为 10010,1995 年为11163,1996 年为 12445,1997 年为 13681,1998 年为 15

12、344。1998 年准予离婚登记的对数比 1990 年多 5334 对(注: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河北经济统计年鉴(1999 年卷)。 )。这说明河北省的婚姻状况基本上是平稳的,但离婚率仍呈上升之趋向。 4.关于妇女婚姻家庭自主权状况之调查。 所谓自主权利是指实现个人目标之能力,即个人有权决定自身行为的权利。婚姻自主权则是指在婚姻关系中,男女两性个人有支配、决定感情与器官的权利,即有权决定结婚、与谁结婚、结婚方式、性、生育及选择离婚、离婚方式等方面的权利。一般而言,包括初婚决定权、夫妻性生活自主权、生育决策权和家庭重大事务决策权。婚姻家庭自主权是衡量妇女自主权及妇女在家庭中

13、地位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在传统婚姻家庭制度中,结婚宗旨主要是为传宗接代,是基于以经济利益之考虑,婚姻与爱是分离的,男女没有自由选择伴侣及解除婚姻关系的机会与权利。 (1)妇女婚姻自主权之调查。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妇女婚姻自主权的比例较高,表明当代妇女与男6子结婚决定权基本平衡,但仍存在着城乡与性别间的差别。城市男性决定权较城市女性比例高。农村男性结婚决定权的比例较农村妇女高。城市男性婚姻自主权的比例高于农村男性。中国妇女婚姻自主权,很多是在父母、家人及他人的认同下实现的。 (2)中国妇女的择偶模式。 择偶是建立婚姻的前提,择偶方式从一个微观视角可反映出婚姻家庭关系的层次。尽管影响交往的

14、各种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但择偶方式对婚姻自主的程度与质量仍是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调查中,自由恋爱的共占 20,父母包办的占 3.89,别人介绍的占45.5,通过征婚的占 1.62,其他方式占 0.97。这说明我国的自主婚占相当比例,是主流,但是自主婚的充分实现还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从自主婚实现的质量来看还有待提高,一些包办婚还存在。调查显示经人介绍成婚的占比例最大,说明择偶途径的狭窄。要真正地提高婚姻质量,拓宽择偶途径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3)关于结婚动机之调查。 笔者设计的问题依次是:经济、感情、习惯、逃避孤独、其他。其中选择“感情”的共 514 人,占 56.92,其比例

15、最高。以年龄界分选择“感情”的,25 岁以下占4.8,25 岁30 岁占 16.1,40 岁45 岁占 16.9,45 岁以上占 8.19。说明中青年人对婚姻中的感情要求很高。在婚姻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感情、重视感情,说明感情因素在婚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忽视少数婚姻,是基于经济、习惯等因素建立的。调查说明女性较男性更注重感情在婚姻中的位置,这与社会及男性对女性的价值定位有一定的关联。男性选择感情的占男性总数的 54.92, 女性选择感情的占女性总数的 57.82,比7男性高出 3.10 百分点;城市选择感情的较农村的比例高。城市居民选择感情的占城市总人数

16、的 61.02;农村为 55.32;选择感情为结婚动机的城市比农村高出5.7 个百分点。 这说明在结婚的动机方面尚有性别之间及城乡间的差别,结婚动机不纯或有瑕疵也是影响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主要障碍之一。 5.妇女遭受家庭暴力比例。 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在 903 名被调查者中, 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共 266 人,占调查总数的 29.45,占妇女总数的 43.7;其中城市女性为 77 人,占 8.52,占城市妇女总数的 46.39;农村妇女为 189 人,占 20.9,占农村妇女总数的42.3。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显然高于男性。调查还表明文化层次较高的女性也受到家庭暴力之侵犯。遭受家庭暴力大专以上的女性占 16.92;高中以上的女性占 34.59;初中文化的女性占 45.86;小学文化的女性占 6.36。 本次调查说明尽管家庭暴力与受虐者的文化程度及区域有一定关联,即文化程度越高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越低,城市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法律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