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8262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分析结构,把握人物形象。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品味诗歌语言特色,了解叙事抒情诗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2、详尽地分析本诗的重点段落及修辞手法;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了解叙事抒情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学会理解、尊重和感恩。二、教学设计:(一)重点:1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分析结构,把握人物形象。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二)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特色

2、,了解叙事抒情诗的特点。(三)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三、教学步骤(第 1 课时)1课堂导入: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动情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2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3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里。出生时难

3、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大叶荷”家里抚养。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享受到乳母超乎生母的爱,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5 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J2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1933 年 1 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4、朗读诗歌,体会意境(1) 播放录音,注意字音。荆棘(jngj) 火钵(b) 忸怩(nin) 叱(ch)骂 团箕(

4、j) (2) 自读诗歌,体会情感。怀念与哀悼;感激与同情;讴歌与赞颂5、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 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10 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1113 节)直接抒发对大堰河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6、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7、作业:熟读诗歌(第 2 课时)1、齐读全文(或分部分指名朗读)2、研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问题探

5、究: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这两节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 (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总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学习第二部分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明确:被雪压着草盖着的的坟墓、关闭了的

6、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门前的长满了青苔的石椅,全是冷色调的。这些镜头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的惨淡景象,故居已人亡物非,破门关闭,一点点园地已被典当,几根J3枯草在瓦缝中瑟瑟发抖,门前石椅上长满青苔,再也不见往日疼爱。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大堰河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寂寞,浸透着诗人的伤痛、怀念之情。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勤劳、慈爱。第四节中,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

7、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 处处给他以爱抚, 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第六节作者浓墨重彩,用铺陈手法描写地主家富裕豪华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自己家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堰河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

8、,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表达了“我”对大堰河及其一家真挚的爱与深沉的留恋。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明确: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这是一种在苦水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心理状态。第八节中,对大堰河的细节描写

9、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就连梦中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反映出大堰河像爱她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诗人,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八节中,大堰河的想像活动对突出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盼望乳儿得到幸福的梦,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第九节里,诗人为什么反复的说“她死时,乳儿

10、不在她的旁侧”?明确:表现了诗人的哀悼和歉疚之情。J4第十节里,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明确: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3、课堂小结:本文通过描述大堰河悲惨的一生,抒发了对其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同时,在叙述悲惨一生的同时,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旧世界。 4、作业:基础训练(第三课

11、时)1 齐读 1113 节2 研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第十一节里,诗人为什么还要写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明确:诗人从大堰河的悲惨一生又进而写到她一家人的遭遇,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明确: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第十二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人用八个“呈给”的排比句式

12、有什么作用?明确: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之情;通过排比,使表现的情感更加强烈,同时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诗的最后一节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这一节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了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爱戴之情,这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使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小结: 诗的最后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的讴歌与赞美。3分析诗歌的主题作者通过回忆与追思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烈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旧社会黑暗世界的仇恨与诅咒。4分析大堰河的形

13、象J5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贫苦、卑微、勤劳、善良、慈爱5分析诗歌表现手法艾青的诗作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的诗体。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的更自由,表达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1)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2)修辞手法: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

14、: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 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 3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 4、6、7、8、9、10、11 段中,也都采用了的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排比的手法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全诗除了一、二、五、十一、十三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大排比的手法与句式相关。) 6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7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8布置作业:具体分析大堰河的形象。教学后记: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