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7476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河南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题B(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历史试题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鉄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 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进步 B 精耕细琢的需要 C 小农经济的阻碍 D 耕牛的极度缺少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 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施行不可以不懂,见有鬼神视之”C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3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

2、前先向自己汇报。有 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 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4隋唐门下诏敕行达尚书省,需先经都省长官审议,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 ,甚至“封 还诏书” ,但一般都是奉敕力行。诏敕经省部审阅后再颁部司“详定” ,个部司要根据具体政务 行政法规,核实其可行性,并闻奏于上。由此可推断门下省的职能是 A辅助决策 B 监督审判 C 行政执行 D 旨意传达 5宋初,朝廷“诏中外臣僚” 不得“赍轻货, 邀厚利, 与民争利”。徽宗宣和二年(公元 1120 年) ,朝

3、廷下诏,令“臣僚之家为商贩者” ,只需纳税便可和平常商人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宋代 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官员经商现象严重 B政府对官员控制加强 C 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D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6穆勒说:“但社会本身就是暴君,社会集体的统治者组合为社会的分散的个人时, 它就是 一种比许多政治压迫更为可怕的社会专制。因为, 它几乎没有留下逃脱的手段,更深的侵入 生活的各个角落,奴役着灵魂本身。 ”这段话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直接民主的危害 B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C 轮流坐庄的弊端 D 多数人暴政的危险 7前 357 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 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 年,通

4、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 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 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 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D 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8 公司的力量 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 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 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 ”,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场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是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经营方式转变

5、A B C D 9右图是明代部分年份每斤棉花价格的变化示意图(单位:银两),图中信息说明明代A棉纺业得到了发展 B棉农种棉热情的高涨 C 政府大力推广植棉 D 棉制品对外贸易扩大2 1018 世纪一位法国思想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 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提倡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 11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上,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 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A15世纪 B16 世纪C17世纪 D18 世纪 12有学者说很多受过教

6、育的德国人也对国内的体制引以为荣,同时蔑视西方国家的民主传统, 他们认为德意志特殊道路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是处于欧洲中心位置的国家采取的不同于西方其 他国家的特殊方式。“这表明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A在民主方式上优于英法 B 建立有它的偶然因素 C 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 D有强大的社会基础 1318 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 ?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 用碎石铺路, 路中偏高,便于排水, 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 出现主要是适应了 A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B产业变革的需要 C 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 D农业灌溉的需要 14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

7、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 1912 年 2 月 14 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1912 年 3 月 8 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 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 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精神 1519 世纪后半期,晚清通过整顿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统治秩序出现了“同光中兴”。但这里 所谓的“中兴”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内涵。材料中的“内涵”主要指 A向近代化的转型 B中央集权的重建 C 社会性质的转型 D民主制度的建立 16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

8、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 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 的生活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A关注民生问题 B 遏制两极分化 C 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17 “法国人对巴黎公社也有自豪感,因为那个时代愚蠢的第二帝国和愚蠢的对普鲁士的战争, 与巴黎市民的挺身而出形成鲜明对比。今天巴黎公社社员墙边的鲜花,不是中国人、不是古巴 人、不是朝鲜人放的,是法国人放的。 ”法国人如此看待巴黎公社是基于其 A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 B 革命精神 C 推动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D 民族精神 18宪法从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可是获得独立后的美国却没有在宪法中规 定关于公

9、民的基本权利,制宪代表解释说这种权利在各州法中已有规定。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 法 A具有地方分权特点 B 轻率地对待公民权 C 掩盖性别歧视实质 D具有种族歧视缺陷 1919381941年间,西南地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B 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 “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20 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新风尚”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

10、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 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 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2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3 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 老社会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这场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 “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指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 “界碑”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最初一步”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 B C D 22一种观点认为:“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在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得到 很大发展,

11、其集中表现是执行于1918年至 1921年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这一政策之 下, 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部余粮由国家强行征购。”这一观点实际上 A把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结为苏俄激进 B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 忽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的内在原因 D 是对余粮收集制度的非理性判断和否定 23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 1984 年前后。 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 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 经济体制改革

12、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24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 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 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C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B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本卷共 4 题,共 52 分。 25 (12 分)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 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

13、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 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强有力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 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 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 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 至 1919 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

14、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 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 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 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 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 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 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4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 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 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 分)新特点: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3 分)世异: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2 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 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 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3 分)具体规定: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