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7176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 年初三语文阅读训练(课外)2015/12/28 (一)、还是要提倡说真话(12 分)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

2、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

3、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

4、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 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3. “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其中的“勇气”“胆略”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4. 作者说:“提倡人们讲真话能

5、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做?(5 分)(二)秋天的味道 ( 12 分)双休日,我在叔叔的果园里帮忙,隐隐地听到南侧的果树丛里有悉悉索索的枝叶晃动的声响,就跑过去看个究竟。我发现一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攀在树杈上摘苹果。他也发现了我,但已经无路可逃。他从树上溜下来,两个口袋都鼓鼓的,怯怯地立在树下,等待我的审问。我没有呵斥他。依我做老师的经验,不问青红皂白的呵斥只能把事情搞糟。“喂,小伙子,告诉我,摘苹果做什么用?是自己想吃吗?”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我妈妈病了,想吃苹果,可是我没有钱买。”男孩用低低的声音说。

6、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理由,使我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小故事。当年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就蹲下身子亲切地问: “孩子,能否告诉我, 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小女孩害羞地说: “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被孩子天真的话打动了。他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2 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难道今天的事情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半个世纪以前的一个四岁的小女孩,

7、和今天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心智,情感,与社会经验上是否可以同日而语?在日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理由听得耳朵起茧,男孩的话还有几分可信?我沉吟了片刻。等待发落的孩子用一只脚搓着另一只脚,眼睛里掠过一丝痛楚。 “哈哈,你来的正巧,这是苹果最美的时候!口袋里的苹果都可以带回去,又脆又甜,让你妈妈尝尝鲜! ”我按着教育家的方法去做了。那孩子使劲地点点头,提起他破烂的足球鞋,一溜烟的跑了。我欣慰地在果园门外目送着他,却发现他并没有奔向村子,而是朝相反的方向跑去,那里是一片茂密的玉米地。他钻进了青纱帐。好奇心促使我悄悄地靠近玉米地,却发现我又一次被一个孩子愚弄了。? 在玉米地里,我看到并排坐着的一

8、双后背,一个是刚才的男孩,另一个是个女孩,梳着一对小辫。那女孩好像正啃着苹果,男孩托着腮,不知在想什么。? 小小年纪就谈恋爱,并为着自己的小恋人去冒险,去撒谎, 现在的孩子,真让人无可奈何!我默默离开玉米地的时候,心理一阵刺痛,那一夜,我躺在叔叔的小床上,几乎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来到果园。我认出了昨天的那个男孩,我猜想那个女孩应该是和他一块钻玉米地的那个。我不知道他们有何贵干。?“俺们是来付钱的。 ”那位母亲解释说, “昨天这孩子摘了你们的苹果,给他妹妹吃了一个,给我留了一个。他肯定没有付钱,因为他没有零花钱。让您见笑了,我们家困难些,孩子的爸爸死得早 , ”? 他们原

9、来是一对兄妹!我为我昨天的想法感到羞愧。?“您不知道,他妹妹眼睛看不见。”那位母亲又说, “但他疼妹妹,疼得胜过我这个当妈的。春天,他跑到山上摘桃花,说是让妹妹嗅到春天的味道;夏天,他下到池塘里摘莲蓬,让妹妹咀嚼夏天的味道;秋天来了,他就想办法搞到苹果,让妹妹品尝秋天的味道;冬天来了,。他说,在我们这儿,苹果最能代表秋天的味道!”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我注意到,小妹妹那双看不见的眼睛里,早淌出了晶莹的泪珠。?“我没管好孩子,让您见笑了。 管理这么大园子是很受累的,孩子不懂事, 您多担待些。俺们特意来付钱,请您务必收下。”那位母亲继续说。? 其实在农村,随便摘几个瓜果李桃尝尝鲜,根本不算什么。不过

10、我对这位母亲还是敬佩有加,她的话语中,自始至终也没有提到一个“偷”字,给孩子留出了足够的心理空间,有效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我郑重地收下了钱,收下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尊严,也收下了一个珍贵的启迪。? 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是成熟的苹果蕴含的甘甜,以及咀嚼这甘甜的幸福!1. 选文第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 分)2. 选文第段画直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 分)3. 品读第 ? 段,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意连贯。(2 分)冬天来了,。4.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题目“秋天的味道”蕴涵哪些含义?(4 分)(三)抱怨不如改变冯新(10 分)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完成了

11、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随后将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被米尔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 ”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12、。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3 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选自思维与智慧 ,有删改)1. 选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 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第一段讲述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 分)3. 班上李明同学家庭困难,常常抱怨自己

13、没有一个好爸爸,情绪总是很低落。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3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四) 跟自己比 (10 分)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

14、那就跟自己比吧。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女作家乔叶说: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 , 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

15、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

16、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1. 选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什么?(2 分)2. 选文首段有什么作用?(2 分)3. 阅读两段,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3 分)4. 第段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属于什么论证?有什么作用?(3 分)(五)平视 ( 13 分)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4 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