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37864 上传时间:2016-11-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炎病毒(钟2)-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3章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 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第 23章 肝炎病毒( 毒性肝炎世界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较高肝炎病毒高发区: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种类多: 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 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 害大: 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甲型肝炎病毒( 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消化道传播, 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血

2、行传播,急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相关缺陷病毒, 型肝炎的病原体甲型肝炎世界性急性传染病占病毒性肝炎的 50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 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 新肠道病毒72型,属小 球形,直径 2720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仅一个血清型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1973)感动物:黑猩猩、绒猴 物研究允许性细胞:人和猴肝、肾细胞 抵抗力:较强比肠道病毒更耐热, 60 1h 不被灭活在污水、海水及食品中可存活数月或更久耐受 :乙醚等脂溶剂, 在 过氧乙酸、甲醛、紫外线、 100度 5破坏其传染性传染源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染途径: 粪 口传播 , 污染水源 、 食物 ( 海产品 )侵犯

3、对象: 儿童 、 青壮年潜伏期: 15 45天 ( 30天 )二、 口途径传播 肠粘膜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症靶器官肝脏(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常见症状流感样症状,厌食,恶心,腹痛,乏力,肝脾肿大,黄疸(眼部及皮肤呈黄色),转氨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尿黄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 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 。黄 疸早期: 理性免疫反应致病机制 致病机制 : 尚不十分清楚根据殖) (破坏肝细胞)证明的促进作用 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损伤、黄疸 实验动物 : 肝脏炎症(肝细胞肿胀、变性、溶解),特异性抗体出现后,病情

4、转剧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能诱生出高效价抗 抗 个月 生物学检查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 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 肝的防治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疫苗:我国研制 丙球 紧急预防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大球形颗粒: 42 小球形颗粒: 22管形颗粒: 22100700传染性电镜下的 粒: 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球形 ,双层衣壳外衣壳 =包膜 (脂质双层 +蛋白质 ) 核衣壳 环状双链 聚酶基因结构闭合环状双链 长链 负链( 为模板,编码病毒蛋白,含有 4个开放读码框架( 短链 正链( S+)1前 编码核心蛋白 基因:编码前 码 2

5、个 表面抗原 核心抗原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 生抗体:抗 有免疫保护作用1、 2及抗 1和抗 2核心抗原 由 仅存在于 其外被 易在血液中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刺激机体产生抗 抗 明病毒在复制仅存在于 可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其消长 与 产生抗 预后良好的征象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 抵抗力:强耐受: 100 1070乙醇 、低温、干燥、紫外线敏感: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环氧乙烷、高压灭菌土拨鼠二、 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 传播途径 :经 血液 、血制品:输液、手术、针刺、文身等母婴传播:产道,胎盘性传播: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潜伏期 :60 160天直接损伤致病机制1. 型超敏

6、反应 :为主( 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型超敏反应 :( 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型超敏反应 :肝外损伤免疫损伤急性肝炎:受感染细胞不多,免疫应答正常 重症肝炎:受感染细胞多,免疫应答过强 慢性肝炎:机体免疫力低下 肝硬化 无症状携带者:免疫耐受临床表现 生物学检查 血清中 测 血清中 聚酶检测 特异性感染标志+)急性乙肝(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携带者抗 中和抗体恢复期疫苗接种 获得免疫力(成功) 有强传染性 感染标志,急性( 高 ),既往感染(低) 近期感染或复制,有强传染性,转阴则表明复制停止,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抗 机体获一定免疫力,但不具有中和作用,不代表复制停止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

7、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果分析+ - - -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 , 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 大三阳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小三阳 )- -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 既往感染-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特异性诊断 预后判断 筛选献血员 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核酸及 血清标本中病毒核酸的存在,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最可靠的指标 血清 病毒正在复制四、预防及免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鲜血员的筛选,医疗器械 人工主动免疫: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 ) 人工被

8、动免疫: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 3节 丙型肝炎病毒( 、 30 60形 单正链 有包膜 对脂溶剂、热等敏感1989年命名为 传染源 传播途径似 潜伏期: 6临床类型轻重不一(急性、慢性、携带者),无症状 输血后慢性肝炎( 13) 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免疫力不牢固, 疫苗制备困难丙型肝炎的特点 我国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在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丙肝病毒携带率亦增高 易感人群感染 性化的比例高达 50%以上 乙肝患者容易重叠 型肝炎病毒( 形态:球形, 35物学性状结构外壳: 传播途径: 同 感染方式:协同感染: 先 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持续高滴度 病性与免疫性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球形,无包膜 直径 27 34单正链 个基因型缅甸株(我国)墨西哥株一、生物学性状传染源: 潜伏期末及急性期病人传播途径: 粪 青壮年潜伏期: 2 10周 ,平均 6周致病机制: 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作用临床类型: 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 , 不发展为慢性 ,孕妇感染常致流产 , 病死率 10 20免疫保护作用: 保护性抗体( 4 14年)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检测抗 防与甲肝类似五种肝炎病毒比较口 血液、性、垂直传播 粪 偶尔严重 亚临床 ,慢性多见需 无实验室检查抗 苗 疫苗 无 同 义及其检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