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8636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第2期 耕作与栽培 41 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 徐德利 (连云港市植保站,江苏连云港222001) 摘 要:通过对水稻秧田期用无纺布、防虫网、对照等不同 方式育秧,分析无纺布育秧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水稻黑条 矮缩病防控效果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育秧在控 制灰飞虱虫口数量、减轻水稻黑条矮缩病、提高水稻产量等 方面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水稻;无纺布;育秧;技术 水稻专用无纺布是一种由聚炳烯纤维热压而成的新型、 高效覆盖材料,具有保温、透气、防结露、耐腐蚀、耐用等特 点。多年来,水稻秧田一直使用塑料膜覆盖育秧,虽保温性 能好,但秧苗易徒长、发生立枯病和青枯病,甚

2、至出现高温烧 苗现象,每天需通风炼苗,麻烦费工,秧床需大量补充水分。 水稻无纺布育秧是以无纺布代替普通塑料膜的育秧新技术, 是水稻育秧技术的又一次革新,在全国部分稻区得到试验和 推广,但在江苏特别是淮北地区应用还相对较少。根据淮北 地区水稻品种和自然条件,对无纺布育秧对控制病虫害和产 量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 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和材料 供试品种为连粳7号(抗)、武运粳21(感),防虫网为市 场售普通白色农用膜(网),无纺布防虫帐由扬州奥特隆无纺 布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38g21m。 12试验地点 在连云港市水稻黑条矮缩病易发地区,分别为东海县平

3、 明镇,灌南李集乡。 13试验方法 水稻育秧方式为旱育秧、水育秧,5月810日播种,播 种后用地膜覆盖,10膜后立即覆盖防虫帐或防 虫网,设3个处理:覆盖无纺布防虫帐;。每个处理2O 、面覆盖2次重复。 A、秧前揭网,不防治灰飞虱。未覆盖防虫帐(网)区域设立药剂防治灰飞虱处理作对 照。秧田6月1820日移栽,移栽5),大田对 应设立3次重复,随机区组,移栽活棵后防治一次灰飞虱。 14调查内容 141灰飞虱虫量调查 在播后5、10、20日和移栽前分别调查秧田虫量,A、调查虫量。 142田间小气候考察 收稿日期:228 第一作者:徐德利(1971一),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选择1

4、0、8:0O、11:00、14:00和17:00五个 时间点分别考察防虫帐内外温度和光照强度,连续考察3 d, 计算温差和透光率。 143水稻黑条矮缩病 于7月上旬和7月底两次发病高峰时调查不同处理黑 条矮缩病发病率、发病指数。 15产量结构调查及实产测定 于1粒数、实粒数、 结实率、干粒重,并测实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覆盖物对虫口数量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无纺布、防虫网对灰飞虱有较好的效果, 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无纺布效果优于防虫网,无纺布表现 为虫量缓慢上升趋势,防虫网则表现为先快速上升,播后2O 后则下降迅速也较快。 表1不同处理秧田灰飞虱虫量调查 22不同覆盖物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5、 通过选择连续3个晴天,在6:00、8:00、11:00、14: 温度,结果表明(见表2),专用无纺布膜内的最高温度较塑 料薄膜覆盖低912,较防虫网高34,而最低温度无 纺布比塑料薄膜低12C,比防虫网高12,无纺布温度 平稳,具微孔自然通风,可避免了塑料薄膜覆盖出现高温烧 苗现象。 表2不同处理温度变化 注:调查时问为5月2729日,取3位为。 对不同覆盖材料内透光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纺布 覆盖透光率降低,旱育秧塑膜覆盖、防虫网覆盖、无纺布覆盖 下透光平均分别占大气光照的75 、78 和61 ,三者差异 不大;而水育秧条件下只分别占大气光照的61、63 和 48 。可能由于水育秧的土壤

6、湿度明显高于旱育秧,结露明 显增多,透性降低,光照度降低。无纺布覆盖适合旱育秧,特 别是塑盘育秧。 42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2期 23防虫网覆盖措施对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影响 表3不同处理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调查表 (感病品种:武运粳21) 6月30日 7月10日 7月28日8月 理 病穴率病株率 病穴率病株率 病穴率病株率 病穴率病株率 无纺布0 0 184 168 2O3 199 198 防虫网0 0 232 216 281 254 269 242 对照0 0 340 3337 458 4234 437 4O6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淮北地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 来一直呈上升趋势。黑条矮缩

7、病是由带毒的灰飞虱介体传 播的病毒病,淮北地区受耕作栽培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灰飞 虱发育特征,一般水稻受侵染形成两次侵染高峰,分别出现 在7月上旬和7月底。从表3可看出,两次发病高峰结果相 差不大,说明秧田灰飞虱侵染是病害高发的主要原因。通过 统计分析,无纺布等覆盖方式防效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 无纺布防控效果最好,说明秧田期覆盖可有效阻断灰飞虱对 秧苗侵染,防止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效果也极为明显。 24防虫网覆盖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表4不同处理产量结构及实测产量 有效穗 总粒 实粒 结实率 粒重 理论产量 实产 0数 效 ( )(g)(67m ) 无纺布 218 1268 915 26z 6

8、625 6095 防虫网 202 1321 1192 902 261 6284 5781 对照 191 1384】21_24 876 262 6067 5582 注;品种为感病品种武运粳21。 表4表明,无纺布育秧和防虫网育秧对水稻产量均增产 效果明显。秧田加盖防虫网对水稻各品种后期产量结构均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穗数,秧田期覆盖物 覆盖比对照在成穗数上均有增加,对粒数和结实率也有一定 程度的影响,表现在总粒数减少,其中无纺布减少最多,达显 著水平,结实率有所提高,而对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产来 讲,覆盖明显的提高水稻产量,以无纺布覆盖增产效果最好, 达成92 ,为极显著,防虫网次

9、之,显著。 同时,通过田间观察显示,对不同品种加盖无纺布或防 虫网措施,对产量影响不同。对抗病品种产影响较小,对感 病品种结构影响较大,尤其成穗数增加幅度较大,实际增产 幅度也非常明显。 3小结与讨论 31水稻无纺布或防虫网覆盖育秧对控制灰飞虱虫量、降 低黑条矮缩病发病、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具有较广的推 广价值,无纺布覆盖效果要好于防虫网。 32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发病差距明显,统 计分析为显著水平,说明无纺布覆盖并不能有效解决黑条矮 缩病乃至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33无纺布育秧以旱育秧为主,水育秧效果较差,主要由于 水育秧泥水溅上后影响通风透光。塑盘覆盖无纺布育秧并 结合机械插秧模

10、式,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主要是 秧龄较短(20生长较健壮,便于秧田管理和操作,也 有利于机械插秧,增产效果明显。 34试验无纺布为38g风透光透水性稍差,建 议用30g河以南应适当轻薄些,淮河以北稍 厚重些。 35利用无纺布控制灰飞虱效果较好,特别在水稻条纹叶 枯病、黑条矮缩病重发地区,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水稻产量有 较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很明显,尤其对适口性好,市场认可度 高的感病品种,使用价值更高。同时,由于无纺布育秧降低 了虫量,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了稻米品质,对改善土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生态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季敏,孙国俊,董波,等机插水稻苗期无纺布全程覆盖控制条

11、 纹叶枯病研究中国植保导刊,2009(10):1820 2卢百关,方兆伟,秦德荣,等防虫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 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426243 3孙国才,张正协无纺布覆盖秧苗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 果江苏农业科学,2006(2)6465 (上接第31页)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相符。氮、钾和磷、钾交互 效应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二者存在正交互作用,而氮、磷交互 效应系数为负值,说明二者存在负交互作用,3个交互效应系 数均很小,说明交互作用很弱。氮、磷肥的主效系数较大,说 明其效应很明显,从主效系数的大小可看出,氮肥效应磷 肥效应钾肥效应,也与试验实际情况相符。 以马铃薯市场价格1

12、0元 ,N、5、435、5O、50元 计,利用该方程进行分析,马铃薯最 佳经济产量1 609867 佳施肥量:67 2 057267267 :2O 为1:071:145。 3 小 结 31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 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马铃薯施用 氮肥的增产幅度最大,施用纯67 产率为 363 ;磷肥增产幅度次之,施用51067 ,增产率 为338;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差,施用K:02867 增产率为216 。单位养分增产效果,每千克磷 (的增产效果最好,为338(N)索的增产效果 次之,为231(的增产效果最差,为110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时,

13、马铃薯产量最高,中量氮、磷、钾 配施(即处理6),67 z 05 10 67 2028 67产量最高1 735967 ,综合经济性状较好, 单株产量最高(430g),商品性最好(中大薯块重占比例最高, 达8O2 )。 3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肥料 施用量为67 2()57267 20148667 比为N:5:071:145,相对于处 理6,为略减氮、磷,较多减少钾的施用,最佳经济产量低于处 理6,在今后的生产实际中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士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5 2王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北京:中 国农、I 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