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388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800字)作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作文 :(论语)读后感(800 字) 作文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 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5 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 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 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 种教育。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 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 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

2、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 种庄严、 理性和敦厚之美。 论语 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 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1 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 分庄严。因为其中有1 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 个特别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子曰:“天何言哉?

3、 4 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 种态度,是1 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 除了“恕”字以外, 还有 1 个字就是 “仁” 。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 “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单。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道不远人,让我们在

4、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初一: 杨济伟篇一: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2级生物技术( 1)班姚安众所周知 论语 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主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讲究的是一个“仁”字。对于如何去做才为“仁”呢?孔圣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简言之就是,能够自己去主动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征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了,天下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历史的风吹雨打,它仍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在那像

5、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论语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经典,一部能启迪人心的绝唱,一部能荡涤灵魂的盛宴。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孔子也是讲究孝道的,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退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也, ”还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既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谓尽孝了。这里讲了孝是什么,同“孝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是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

6、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只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思,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孔子也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 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告诉我们 “学” 与 “思”之间的相辅相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吧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 实事求是, 锲而不舍的治学。 “温故而知新”

7、 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在复习一篇才能学习更多新的东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对于每个人的看待都是公正的,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他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谛,可能你文化课不行,但体育方面却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可能你体育方面不行,但音乐方面却有着独特的灵感。可能你音乐方面不感冒,但书法上却有着惊人的造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同时更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然后加以学习利用。子曰“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告吧!君子喜欢钱财无可厚非,但也要取之有道嘛,君住的地方

8、从简,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教导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心,同时也要崇尚节约吧!敏于事而慎于言,当然也是告诉我们对事物要敏感, 但却要慎言之, 教导我们要为人谨慎,俗话说: “祸从口出” 嘛,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许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明智之举。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 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子曰 :“鱼失水则死, 水失鱼犹为水也。 ”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 , 得道才能多助 , 要懂得民心所向。子曰: “朝闻

9、道 , 夕死可以” , “德之不修 , 学之不讲 , 闻义不能徙 , 不善不能改 , 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的品格! 一部论语 让我感悟良多 , 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 “中庸之道” 更是与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品德和功能, 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 ?雍也中所提到的 “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论语一部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作,其中不少语句为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 “吾日三省吾身” ,见义勇为, 既往不咎,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举一反三, 任重而道

10、远, 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颇具抒情意味, 论语教了我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如“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还教了我们许多“修身做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贤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的思想可以修身齐家甚至在国家强盛之时还可以治国,可儒家的思想永远不可能平天下。而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论语的真谛,传承中华文化。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篇二:论语

11、读后感看孔子谈“仁”读论语 有感论语带我穿越时光,回到几千年前,来看一代名儒孔子的思想道德。孔子认为, 人,特别聪明和特别傻的都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中间,既不绝顶也不透顶。根据智力,他把人分为 3 种,一种是“上智” ,天生聪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学习就知晓一切;一种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无论怎么学习都没有办法;一种是“中人”,也就是指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为2 种,即“学而知之”的人,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论语中一共有105 个“仁”字,那何为“仁”呢?学生问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针对性。比如他说“巧言令色, 鲜仁矣”, 对于溜须拍马的人孔子最讨厌;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

12、复礼为仁。 ”要他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规矩办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他善待别人,承担帮助别人的义务。司马牛问仁,子曰: “仁者,其言也仞。 ”孔子告诉他,说话要有分寸,三思而后言;樊迟问仁,子曰: “居处恭,执事近,与人忠。”这里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种德性,让他接物处事待人都要充满敬意和忠诚。此外,孔子还经常将仁与智、勇相提并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实在孔子眼里,仁者已经具有了智勇两种品质。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 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 “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 都不能称之为“仁

14、”。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我们现在学习孔子的“仁”学理论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运用到实际。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讲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时,总是忘不了自己将大学舍友从国外拉拢到国内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经历。他说,这全是他在大学期间为他们扫地的功劳。当然,这是句俏皮话。宿舍卫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扫,但是俞敏洪就是喜欢一声不吭自己一个人包揽,留给大家好印象, 直到他远赴大洋彼岸找到当年的舍友时,对方还会忍不住激动地回忆起这样一个小细节。我把它也定义为 “仁”,虽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这份仁义使他们义无反顾地跟随俞敏洪创办新东方,

15、让他们坚信能在宿舍里为大家服务的人,自然在事业中也亏待不了当年的兄弟。 “仁” 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尽管并非孔子的所有思想观念都与我们现代社会相符合,但是在论语一书中所讲的做人道理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学习。读一本论语 ,读一本人生法则。篇三:论语读后感作文 1000 字论语读后感论语是我们从初中时就已经开始接触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书。以前刚接触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词觉得枯燥乏味急了,当时即使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具体的讲解,我们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记硬背还真是什么都没有学到。可是当我上了高中之后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就不经意间翻了起来,随便一两句都觉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学习上、交友

16、上、为人处事上,还是孝顺父母方面等等都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看到论语 这本书就像看到初秋时期的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场景。孔子,一个2000 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呢? 从辩论的角度看, 孔子肯定是输了,而且输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从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赢家,是大赢家。这是历史证实了的,不是我说的。也许,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获胜,辩论为何不出这样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说了些什么,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学! 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领导,开公司,或是你去当土匪,做强盗,当恶霸。假如你想做强,作大,你就必须相信孔子说的, 从这个角度说, 孔子的道理, 是永恒的真理!当然有些真理也还是需要人们不断去改善它,让它更加符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