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5330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电子工业版小学第四册信息技术完整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安徽省第四册教案第一课图片获取有办法一、教材分析图片是多媒体素材中常见的素材之一,也是人们传递表达信息的重要形式。本节是本单元的起点,只有了解图片的基础知识,掌握获取图片的各种方法,学会根据主题需求获取所需的图片,才能为图片的加工与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而为多媒体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因此,本节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图片的获取用到了一些现代的数字设备,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很多同学没有用过数码相机,所以他们的设备操作技能没有基础,因此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同学们真正的基本了解这些设备的操作技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在信

2、息传递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2)掌握图片获取的几种方法、网络、按键屏幕截图(静态),抓取动态视频画面以及数码相机拍摄等。2、过程与方法:(1)能够针对具体任务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方法获取图片。(2)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掌握用软件截取动态视频图片的方法。(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码相机获图片和传输照片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片信息;(2)能够用所学的方法正确的获取有价值图片信息,养成在利用图片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的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按键屏幕截图的方法(2)用数码相机获取图片的方法2、教学难点:(1)数码相机获取图片的过

3、程2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机房、视频素材、视频学件、纸质学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段很平淡的文字介绍,介绍汶川大地震,然后再展示一组图片(强烈震撼效果的),提问学生,两种信息的表达更能震撼你?为什么?教师归纳: 阐述一下图片的特点,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简洁等特点。请同学说自己的感想开门见山,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通过归纳, 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任务一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学件,完成截取视频文件夹中“四川不哭”“为了生命”视频任务比较好的同学。学 生 在 完 成 本 任 务时,可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录像,自主学

4、习豪杰超级解霸抓图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成果根据巡视的结果:请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展示他任务一中所获取的图片,并且说明是如何获取的。学生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自评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共同促进,加强操作过程印象教师演示数码相机获取图片操作教师演示:(1)用数码相机翻拍(2)用数码相机拍摄课堂上的瞬间(3)将拍摄的结果保存(将数码相机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保存图片至电脑)学 生 观 看 教 师 的 演示,并且能够记住和体会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考到数码相机大部分同学没有用过培养学生团结互帮互助的能力任务二教师提供几台数码相机,分组(五组)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用数码相机将纸质图片转换成电子

5、格式图片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相纸照分小组协作,由小组组长组织本同学完成任务。操作过程中如果到问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技能。3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片)( 2)用数码相机拍摄课堂中的瞬间( 3)将获取的电子格式的图片保存到指定文件夹 (将数码相机获取的照片复制到电的疑难。 同时关注学生的小组协作的情况。题,可以求助学件、教师,或者请教听课的教师。展示成果学生展示本组获取的图片,说明本组在获取的过程中有没遇到问题,如遇到,是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其他同学的解决办法教师评价: 总结学生的评价,给出自己的评价。欣赏别人的成果加深操作流程的记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6、题的能力拓展任务用拷屏键( PrintScreen 键)完成任务( 1)截取静态的图片( 2)试着截取动态视频中的画面学生用 PrintScreen 键并结合学件使用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请同学展示自己截取的图片,并能演示自己操作过程。通过展示作品过程中,有的同学可以截取到动态视频的图片,有的同学没有截取到,从而引出课后探究的问题学生从同学展示的作品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疑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小结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1、工具同学回答本课学会哪些操作学到了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获取图片”,课前为本

7、节课设计了三个任务,在课堂上学生完成三个任务的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任务学生气氛比较沉闷,但完成情况还好。第二个任务学生4 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啦,小组合作的情况也比较好,任务也完成的很好。第三个任务学生完成的情况也很不错,但是没有达到我设计任务的最终目的。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在设计提问的问题上考虑问题的有效性不够,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答非所问。第二,课题引入时的对比素材的选择内容上的针对性不够强,例如用文字和图片对比引入课题的时候,两个素材的内容上感觉不一致,是我课前准备的不够细致。第三,我课堂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处理方法不够灵活,例如学生在任务二的时候遇到问题啦,

8、我在解决的时候不够细致。最后谈谈准备这节课的感受吧,本节课准备了两周,试上了两次,最后上下来还是有问题。存在问题没有关系,如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在教学和成长过程中的进步。所以我觉得,这次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是准备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5 (一)情景导入(2 分钟 ) 随着一声“上课“本节课的教学开始了。我通过Web 学习平台让学生欣赏宣传片生活中的艺术字,然后推出 “艺术字设计师”的招聘广告, 这是网络教学的第一步,在“情景导入”中,使学生对艺术字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二)提出任务(2 分钟 ) 通过日观看动画创设情境: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要招聘“艺术字设计师”,要成

9、为设计师,必须通过“小试身手、大展宏图”两关。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小试身手(12 分钟 ) 这个环节中共设计了四个闯关任务并提供了四个对应的“过关锦囊”。教师首先把“艺术字设计师”学习平台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本、Web平台中的“过关锦囊”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协助闯关。第一关的闯关开始了。在学生们基本完成任务时我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和说明。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不失时机把一个代表胜利的标志送给了这位勇敢的小选手。对于台下的其他学生则请同桌之间互相看看自己的小伙伴是否完成了任务,如果闯关成功了,就在对方的过关长上贴上代表胜利的星星。接着我

10、让学生凭借第一关的过关经验打开第二、三、四关的任务进行闯关,而我则巡回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提示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并彼此帮助。过了不到10 分钟,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作品,于是我就分别让3 名学生上台进行现场闯关。在闯关的过程中台下的同学提出了疑问和习题,台上的选手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台上台下的互动非常默契,气氛很和谐。(四)大展宏图(t5 分钟 ) 通过 Web 平台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白了此环节为所提供的海报创作公益广告词的要求开始思考和设计。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作品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和其他

11、学生协作完成。(五)作品评价(7 分钟 ) 1 作品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海报语言新颖、有特色, 艺术字与图片搭配合理就可以了。2.教师让每组学生推荐一幅作品给其他组的学生说说创作意图和感想。让学生之间彼此评价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6 3.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鼓励并粘贴过关标志。(六)课堂小结(2 分钟 ) 教学反思:1、Web 学习平台使用介绍。首先由教师演示Web 学习平台进入的方法并介绍其中的各个栏目,然后让学生尝试进入学习平台熟悉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推荐几种辅助学习方法供学生选择:参考书本,借助W eb 学习平台的有关栏目,同桌或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帮助等等。2、一让

12、学生通过身边的学习工具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3、让掌握得较好的学生代表上台现场闯关激发学生的兴趣。4、让学生运用第一关过关的经验进行第二、三、四关内容的学习。教师以指导学习方法为主。第七课书签内容巧安排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掌握文本框的插入和修饰方法。2 技能性目标:教师分析和演示文本框的添加方法,指导学生自己练习,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与文本框相关的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掌握文本框的移动和修饰技巧,了解文本框输入书签内容的流程。3 情感性目标:A 通过对文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B 激发学本课主要是在前两课制作书签的基础上,为书签制作艺术标题。

13、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艺术字的移动和修饰技巧,了解艺术字的制作流程。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同时能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实际课堂教学中将对教材中的教学实例进行一定的修改。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课的操作中已经学会了设置背景和插入艺术字,本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是前两节课的延伸,在做好知识迁移的同时,如何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四、教学重点:7 1文本框的插入方法。2文本框的修饰方法。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主题输入书签的内容。六、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小组竞争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

14、探究法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划分小组,课前准备1为了我们今天更好的学习,我们先划分学习小组,选出组长。2明确小组间竞赛的规则。3老师先自我介绍,然后每组请一位同学简单的介绍自己,表扬完成出色的小组。学生分小组, 选出组长, 并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同时为本课的小组学习做好准备。主题活动,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两张不同的书签,要求学生对比有何不同 (一个有文字内容,一个没有) ,揭题。2 活动: “北京奥运,我想对你说” 。(请学生小组讨论, 想出一句最想对北京奥运说的话, 然后小组间进行火炬接力,手持火炬喊出这句话)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发言讨论。学生分小组

15、研究最想说的话,请一个表达能力最强的同学发言。通过对比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火炬接力”活动,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让他们在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确定书签文本内容,从而一举突破本课难点。8 自主探究,直观演示1你想把刚才的那句话输入到我们的书签里去吗?该用什么工具,谁会输入?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并展示文本框的正确插入方法。请学生上台试做, 并由其它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评价让 学 生 自 由 探 索 新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演示,师生互评3 谁会给这段文字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4 为什么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请学生演示操作并请其它

16、学生评价, 对操作中的错误进行讨论并加以修改。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问题,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机会和发挥空间,培养他们包括色彩搭配、客观评价在内的综合素质。小组合作完成建构5 请各小组自学课文,采用组内协商互助的方法完成横排文本框的操作。6 作品展示,师生互评。7 总结学习步骤, 获得完整的制作流程。学生自自学课文, 采用组内协商互助的方法完成横排文本框的操作。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在 小 组 合 作 的 基 础上,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制作出横排文本框,并通过老师的归纳整理,完成学法的指引。温故知新8老师这里还有更多更漂亮的书签, 你想为它添加上文字内容吗?9 请学生打开拓展资源包,按照黑板上总结出来的制作步骤,自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目标进行创作。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更大量的不同难度的素材,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目标来更9 知识拓展创作,并同时进行小组间的竞赛。10作品展示,师生互评。11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小组。好地巩固本课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