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5176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河口区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总结开发校本课程,是推进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从侧重满足学生多样性、差异性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努力开发的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等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一类课程。为此,我校从 03 年起,在区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紧随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新课程同行,本着立足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积极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课程开发1.学校需求学校需求 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2、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力争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我们认为,有特色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性的成长,更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发展的根本利益。 2.教教师师需求需求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力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教师不仅会“教”书,还需要会编书。教师通过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可以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在校本教材开发和编写中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

3、,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劣得失,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 3.学生需求学生需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化素养非常欠缺。仅靠学科课程很难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道德修养不足,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

4、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等等。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二、课程实施1、把地方区域性、把地方区域性资资源源转转化化为为校本校本课课程程资资源源把地方区域性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首选。地方资源包括地方科普基地、社区单位、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等资源。几年来,我们的部分学校通过开展油地共建活动和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了一批德育基地、科普基地、共建基地。比如我们与河宁社区组成了友好共建联系单位,成为我们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基地;河口区气象站也成为

5、了我们长期实践的重要科普基地,气象站工作人员也已成为了我们教学的活资源;河口经济开发区都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实践好机会;黄河口入海口湿地资源景观等。这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展的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探究活动,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把校内、把校内课课程程资资源源转转化化为为校本校本课课程程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引导学校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尤其把教师资源的转化当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我们要求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潜能,把教师的经验、特长、兴趣、爱好及校园现有资源,如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校园网、校园广播室

6、、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板报和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各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现在,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有高尚人格、快乐成长、钢笔字练写与乡土美术、剪纸、各种有趣的小制作、青春期教育、网页赏析与设计等 30 多种。3、把活、把活动课动课提升提升为为校本校本课课程程把活动课提升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延伸。我校在长期的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开设了不同类别的学科类活动课,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我们在原有活动课的基础上,用课程开发的程序及理念去审视原有的活动课,对其进一步进行全面筛选,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把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将教育的手臂

7、更加延伸。现在由活动提升、开发的校本课程达 20 多种,如和谐成长、走进生活、生活中的数学、趣味数学、生活中的化学、唐诗鉴赏、美文赏析、唐诗赏析、古诗词诵读、健康教育、英语口语、几何画板、短篇赏析、课外阅读、快乐体育等。这些活动与课程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达到了既发展个性又综合发展的目的。活动教材也已成为我们今后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三、课程管理学校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将地方和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都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纳入我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学校、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

8、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成立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以李延春校长为组长,负责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和制度,对校本课程进行宏观调控。同时我们还成立了跟踪指导小组,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设想,着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业务指导,操作过程和调控管理,承担教师相关的业务培训。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促进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我们根据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制度,为校本课程实开发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教师管理,制定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管

9、理制度用以推动教师专业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等,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四、课程评价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及综合性:我们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我们还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

10、价制度。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及灵活性: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五、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还需要努力。1、对校本课程评价的探索目前还比较浅,不够科学,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保持校本课程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学生校本课程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校本课程的评价。2、各门课程的逐渐完善 有些课程在设置上,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很不完善,需要下大力气。 3、教学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课程实施起来还有困难,缺少足够的教学设施设备,需要逐渐配置。 4、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人力支持,尤其是开设校本课之后,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在现行体制下,教师负担过于繁重。这样不利于教师的学习、研究。课时问题,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来保证校本课教学时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凝聚着教师的智慧,洒满教师的汗水,饱含着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满腔热情。我们相信,有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周密实施,有了教师们的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