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4887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44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2教案模板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5、 翠鸟课时3 课时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 感与态度)1认知目标:会认“衫”等10 个生字,会写“疾”等14 个字,理解掌握“鲜 艳” 、 “疾飞” 、 “锐利”等词语意思。 2技能目标: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 体的,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写法,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 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方法,激 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 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

2、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 察顺序和观察方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学具生字卡片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感悟学习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衫”等 10 个生字, ,理解掌握“鲜艳”、 “疾飞” 、 “锐利”等词语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导 入 新 课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认定目标同教学目标导 学 达 标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 部许多

3、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 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 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 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 读一读,查一查。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 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练 习 反 馈板 书 设 计反 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外形特点写具体的,理解

4、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写法, 2.通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方法, 激发爱护小动物 的情感。教学重点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难点2.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导 入 新 课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怎么办?(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 办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 词语。认定目标同教学目标导 学 达 标一、理解

5、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 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 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 表示颜色的词。(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 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 一想) 。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 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

6、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 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 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 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 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 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 又尖又长的嘴。 (3) 指导理解: “尽管, 还是, ”、“像, 一样” 、

7、“只有, 还在, 还在, ”的句式, 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 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 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 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 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 “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 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 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 二、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 (会捕鱼会隐蔽保 护自己) 。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练 习 反 馈

8、板 书 设 计爪子红色 头羽鲜艳 外形特点背羽浅绿 腹羽赤褐 眼睛透亮,灵活可爱(保护动物) 翠鸟鸣声清脆 蹬 飞 捕食敏捷叼 贴反 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会写的生字。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学会本课会写的生字。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学会本课会写的生字。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字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导 入 新 课1、 指名读课文。2、本文写了翠鸟哪些方面内容?认定目标同教学目标导 学 达 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 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 苇秆上

9、,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 艳。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 体说。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贴着、疾 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 抓住“悄悄地露出、 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 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 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 逮。 (2)重点指导 翠: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上边是“土”字。 希:注意上边“”第一笔为撇“” ,下边是 “布”字。 2.出示卡片

10、,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1.重点指导第 2、3 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 和作用。 (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 各说一句话。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 题词语的意思。 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 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 用“鲜艳、疾 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练 习 反 馈板 书 设 计反 思课题6、 飞吧,海鸥课时2 课时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 感与态度)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11、能正确读写词语。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 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人的自然界动物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如何关爱动物。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 2. 理解友人和小海鸥之间深厚的友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让学生受到“爱”的 教育。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 2. 理解友人和小海鸥之间深厚的友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让学生受到“爱”的 教育。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习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12、2.朗读课文,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3. 学习作者描写海鸥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朗读课文,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3. 学习作者描写海鸥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朗读课文,体会友人和小海鸥之间的默契。3. 学习作者描写海鸥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鸥的课文。2、说说你对海鸥的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揭示课题。认定目标同教学目标导 学 达 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3、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 自由读,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做好记号多读几遍。 2. 学生汇报难读的词句,教师相机指导。 3. 集体反馈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 点。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及书 写的再强调。5. 再读课文,在课本上标出段落记号。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轮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 的什么事? 2指名反馈,填空:课文写了()和( ) 交上朋友,并结下了()的故事。 二、认识主角,学习写法。 (一)从外形体会海鸥的可爱。 1. 出示海鸥图片,说说海鸥是什么样子的。 2. 找出课文中描写海鸥外形的句子。在文中 画出有关的

14、语句。 3. 学生汇报。 4. 指导朗读。 5一个“浑身雪白”,眼睛光闪闪的海鸥, 你喜欢吗!喜欢就把它画下来。 (提示画海鸥时 注意:浑身雪白,翼尖灰黑。 ) 6. 你能用这种写法来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小 动物吗?让我们也能从你的描写中体会到你对 它的喜爱。 (二)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练 习 反 馈板 书 设 计反 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分析课文。 2.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分析课文。 2.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教学难点1. 学习课文,分析课

15、文。 2.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导 入 新 课复习导入新课。 1. 复习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的第一段。 3. 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此漂亮可爱的小海 鸥,你们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吗?那么就让我们先 来看看友人是怎样做到的。 认定目标同教学目标导 学 达 标一、品读课文,体会“深厚情谊”。 导读: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一般会经历“相识 - 相知- 相爱”三个阶段,才能由陌生变成朋 友,最后成为好友。那么人和动物是否也是如此 呢? (一)相识 1. 即将认识的双方是谁?指名回答。 (一个是 漂亮可爱的小海鸥

16、,一个是一位作家) 2. 他们是在什么地点认识的 ?(海边 小楼 窗 台) 3. 双方给对方的感觉如何? 你是从哪些语句 体会到的? 4. 讨论:人和动物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 (平等) (二)相知 1. 友人和小海鸥是如何相互了解而成为朋友 的?他们都为对方做过什么? 2. 请同学们找出他们各自的行为并画出来, 读一读,互相讨论。3. 学习重点词句: (1)“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 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 自来自去。他有时还把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抓住“常常、自来自去、托在手心上喂食”感悟 友人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 (2)“那小海鸥呢,也仿佛和他有着一种默 契(q),当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就在窗台上用嘴 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 他。”理解:什么叫默契? (3)“它飞得多自在呀!友人微微地笑 着说。 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在飞呢!友人无 比兴奋地说。”抓住“微微地笑、无比兴奋”体 会友人发自内心的对海鸥飞翔的欣赏。 (4)“友人什么也没说,但从他霍然而起, 绕室徘徊中,我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