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4866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塞北风情之塞北文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尚义县: 红山文化自古以来,尚义辖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根据考古发现,今县境最早的文化遗存 是细石器文化。这种文化遗存,在河北省主要分布于尚义、沽源、丰宁、承德一带。在尚 义境内的贲贲淖遗址,是这种草原细石器文化的代表。 贲 贲淖遗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 300 米处,占地面积 150 平方米,主要文物发现 有细石器和陶器,部分细石器标本被天津自然博物馆收藏。曾在尚义后山大石洞拣到一把 磨制石锛,石质细腻,间有花斑纹路,十分漂亮,令人格外珍爱,常用来作为写大字时的 镇石,可惜遗失于八十年代初,至今引为憾事。现在想来,这把石锛,也属于这种文化的 遗存。目前,中国的考古界,把辽西到内蒙古

2、中部一带的草原文化,称为“红山文化”,这 样,我县也处于红山文化的区域之中。殷商及西周时代,今县境为鬼方地。春秋战国时代, 今县境内,先后生活着北戎族、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是草原细石器文化的传人。长城文化历史上,今县域曾有燕长城、秦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明长城等不同 时代的长城。所能看到的,是明长城遗址。燕长城东起满潘汗,西至高柳以北今尚义、兴 和交界处止。位置大体在明长城以北,今县境段与明长城呈平行关系,可惜故迹无存。秦 代,秦始皇在燕赵长城的基础上,沿今怀安马市口,向东经今尚义、万全、张北等边沿乡 镇,逶迤向东,至张北狼窝沟口,转崇礼坝顶、桦皮岭,入沽源,至驻驼嵯坝入承

3、德,修 筑了秦长城。从此,大体上以长城为界,从事农耕的汉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分居长城南 北。但是,长城从来也没有隔断长城内外各族人民的文化交融。长城本身,也体现了多民 族的融合。这种状况,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了二千年的历史。汉晋时代,长城的格局与 秦长城相一致。北魏,尚义的长城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北史记载:“泰常八年(公元 423 年) ,蠕蠕犯塞。二月戌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 备置戍卫。 ”这里的长川,即今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一带,赤城,即今河北赤城。北魏长城 历经今县南境,成为此后历代长城的基础。 北史齐本纪记载: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 , 北齐皇帝

4、高洋“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 ,九 百余里”;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 , “自西河总泰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 余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这两次大规模的修筑,均经今县境。隋朝, 又多次修筑长城。其中,曾“诏于翼巡长城,立亭彰。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 得其要害(北史 ) ”。这次工程路线,经今尚义。唐代及元前各代,尚义无长城之役。明 代,为抵御瓦剌人的进攻,多次修筑长城。其中与尚义长城有关的有四次,因此,形成了 尚义今天所能看到的长城的格局。今尚义长城,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实地考察,全长 59.07 公里,先后修

5、筑于明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 年1620 年) ,俗称边墙,为砖、土、石结构, 宽 3 米,高 4 米,从下马圈乡南槽碾村南入境,经下马圈、小蒜沟、甲石河三乡镇,由甲 石河乡青杨沟出境,进入张北县境内。位于县境南端和东南端,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围绕长城,流传于我县的文艺作品有当代的长城谣 。 游牧文化自古以来,尚义县就是一个游牧文化发达的区域。秦汉以后,先后有匈奴、鲜卑、敕 勒、突厥、契丹、蒙古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秦汉 之际,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乘楚汉战争战事紧张,无暇北顾之际,入侵燕、代(今 河北、山西北部) ,匈奴“单于王厅直代、云中”,坝上草原

6、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西汉初期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最为强大, “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西汉王朝根本就无还手之力。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对匈奴采取了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并取得胜利。从此,匈 奴北徙漠北, “漠南无王庭”。这一时期匈奴族在县内的文化遗存已无,只有失我祁连山 一诗流传于世。匈奴北徙后,鲜卑西进,占据了匈奴故地。今县境时属鲜卑。公元二世纪 中叶(即汉代后期) ,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各部,立牙帐于弹汗山(今尚义大青山)啜仇水 上(即今尚义、兴和一带) ,建立了一个控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空前强大 的鲜卑部军事大联盟。檀石槐把这些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统帅。今

7、县境属 其西部。 (三国志魏志引裴注)到了曹魏间,鲜卑神元皇帝力微所部曾居大青山下长 川(今内蒙古兴和县团结乡一带) ,并一度振兴。东晋,大青山一度成为拓跋鲜卑都城。史 载,拓跋鲜卑桓帝中子慧帝在位, “未亲政事,太后临朝,以诸部人情未悉款顺,乃筑城于 东木根山,徙都之。 ”四年后,迁于大宁。东木根山,即今尚义与内蒙古兴和县的界山大青 山,大宁,即今张家口一带。此后, “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北朝时期,鲜卑族再度振兴,直至 建立“代”政权和北魏王朝。从鲜卑“东乡西迁”以来,先后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约三个世纪 之久。大青山一带,一直是鲜卑族重要的活动地域。鲜卑族在尚义一带的文化遗存,主要 有以下方面:

8、 檀石槐王庭 位于大青山区石房沟的石房遗址,是檀石槐单于庭遗址所在。 鲜卑墓葬 位于大青山区的叭沟。有墓群。 北魏早期摩崖石刻 在大青山西麓离尚义县城 10 公里处,有一处摩崖石碣。碑石呈馒头状,与群峰浑然一 体,质地为花岗岩,通高 3 米,底宽 5 米,顶宽 3.9 米,通厚 1.3 至 1.9 米。碑文共发现十 一行,为汉字魏书,其中一半属于鲜卑文物,为礼祭北魏先皇列祖刻石;一半属于元代刻 石,为至正壬寅年间记事。 碑文如下(阙文代以): 七宝山神大王 大海行灵王 西天宣冥君 昭慧灵显冥君 开天三皇圣祖 观音菩萨建修大碑 至正壬寅年 大南山七宝涧清水泉住坐 阴阳官阎泰 东乡西迁中 大元间兴

9、和路咸宁县 宗教文化近代县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对尚义来说,是民国以来的事情。然而,尚义境内的宗教 活动,却由来已久。 天主教在尚义 据史料记载,天主教传入县境的时间,是在清同治九年(1870) 。这一年,西湾子天主 教堂两位司铎来南壕堑传教,并于第二年修建教堂一处。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十五日, 新教堂落成,全部建筑面积占地约 50 亩。这就是塞外著名的“三一堂”。其影响波及京津地 区,甚至海外。从清同治九年到民国二十四年(1870-1935) ,是天主教在县境传播并得以 发展的时期。到民国二十四年,天主教在县境的传播区域,已经由南壕堑一地,发展到大苏计、老虎山一带。光绪三十一年(1905)

10、,一说光绪二十九年(1903) ,南壕堑天主堂设 立初、高等小学校。1928 年(一说是 1927 年) ,改建为“养正中学”,分男子、女子两部。 1947 年,迁往张北县。1948 年春,再迁到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1948 年下半年迁到大 境门外坝岗东街一号,解放后停办。从民国二十四年到 1948 年尚义第二次解放,是尚义天 主教教务基本定局时期。这一时期,天主教流传区域较前有了很大扩展。这一时期,潘少 卿出任“三一堂”首任中国本堂司铎,改写了“三一堂”本堂司铎自清以来一直由外国人担任 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尚义天主教开始复苏和重新发展阶段。 耶稣教在尚义 民国十五年(192

11、6) ,耶稣教曾一度传入土木路一带,不久失传。当时的情形是:“有 教堂一处,中国宣讲一员,教民约二三十名。 ”信教群众很少,也未能传播开来。究其原因, “耶稣教在张北地界比天主教传教日浅,故入教人民无多”,虽有外国补助经费,最终还是 失传了(张北县志宗教一九三五年版) 。 伊斯兰教在尚义 史载,县境有组织、有场所的伊斯兰教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其时, 土木路、西城窑各建有 1 处清真寺,各有 1 名阿訇,各有 200 名穆斯林。到了光绪年间 (1875-1908),一批宁夏商人在三和城一带聚居,渐成村落。为适应宗教生活需要,他们 建起一处清真寺。时有阿訇 1 名,穆斯林

12、 300 名。现在,西城窑清真寺保存完好,三和城 亦有清真寺 1 处,惟土木路清真寺已于民国年间毁坏无存。在尚义,伊斯兰教仅传播于回 族一族。 藏传佛教在尚义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传播于我国的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族地区。在 尚义,清、民以后,该教在四台、五台等蒙古族台兵、牧民中有所信仰,但无喇嘛庙建筑。 迄今,在蒙古族牧民的丧葬、祭敖包等活动中,仍遗有该教烙印。敖包,在坝上称作“脑包” ,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土、木、石堆。认为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敖包神被视作氏族保 护神,是第一位神。敖包,往往垒在“风水好的地方。现在,每年夏历五月十三日,尚义 县五台蒙古营均要上祭,以求风调雨顺,

13、人畜平安。祭后,每作赛马、摔跤等娱乐以尽余 兴。 道教在尚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相尔注 。它把图腾、上帝、祖 先、山川等崇拜,全部并到了一起,成为中国各民族原来分散零星的迷信的总称体。尚义 境内见于记载的最早的道教建筑,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乌里雅苏台建造的一座关帝 庙。道教在尚义的兴盛时期,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前数年间。其时,道教庙宇几乎遍 及全县。其中,土木路、大青沟、乌里雅苏台、西城窑、套里庄、狮子沟、毛忽庆、旧庙、 下纳岭等地的庙宇,规模较大,系有庙会之地。其时“火居道士”数目,因无史据,不敢臆 断。出家道士数目,在所不多,多为一人一庙,且无明确

14、分工。民国十五年后,大部分庙 宇毁于战乱,道教的传播宣告中断。现在,全县已无道教信徒。 古代和近代文艺尚义文化艺术的历史,大部堙没于黄沙白草之间。在仅见的史料中,可知的文艺形式 有以下几种: 诗歌 流传于县域的第一首诗歌是匈奴的失我祁连山 。公元前二世纪,匈奴与汉朝的战争 中,失去了“美水草、宜畜宜牧”的祁连山和燕支山(两山都在今河西走廊) ,此后,在匈奴 人中流传着这样一首口头诗歌: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书匈奴传 ) 诗歌凄婉动人。流传于县域的第二首诗歌作品,是敕勒族的敕勒歌 。公元五世纪二 十年代,敕勒族在与鲜卑族的战争中失败,全部族沦为拓跋

15、鲜卑贵族的奴隶,被迁徙到漠 南西起今内蒙古五原,东到今河北省沽源(古称滦源)一线的广大地区,大体上位于阴山 及其余脉山系附近的大草原上(魏书 ) 。其地包括今坝上全境。漠南地区因此被称为“敕 勒川”。当时流传下来的那首著名的民歌敕勒歌 ,就是我们这一带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情 形及敕勒人民勤劳豪放的真实写照: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乐府诗集敕勒歌 ) 口北三厅志艺文志 ,将诗中的“草低”写作“草底”,可作为敕勒歌的又一版本。 在张家口的地方典籍中,称敕勒歌为张北诗歌,即今张家口以北广大的坝上地区的民 歌,是有道理的。百灵鸟是坝上的特产。描

16、写百灵鸟的诗歌,元人最多。著名的有:元代 诗人马祖常的白翎雀歌 ,张宪的白翎雀 ,杨维桢的白翎雀辞二章并序 。此外,明 人王玮的白翎雀图 ,清代无名氏的白翎雀 ,高士奇的白翎雀 ,也是传世之作。白 翎雀就是百灵鸟,因其身上有白翎而得名。当时,这些诗歌在县域广为传唱。 马祖常的白翎雀歌诗云: 乌桓城下白翎飞,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 旧时飞燕在昭阳,沉沉宫殿销鸳鸯? 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喧春昼长。 其它诗人的百灵鸟诗词,为省篇幅,不再引用。 口蘑是坝上的特产,名闻遐迩。元人柳贯后滦水秋风词之三,对其有传神的描写:山邮纳客供次舍,土屋迎寒催墐藏。 砂头蘑菇一寸厚,雨过牛童提满筐。 清代,张家口外皆国家育牧之场,马牛羊不下数千百万,望若云锦。高士奇有诗云: “广放山南与山北,月中绚烂锦七襄。 ”时人尚有“牛羊头数以谷论”等名句传世。 高士奇的沙燕 ,也写得较好: 于飞沙上燕,结侣亦双双。 无计巢朱屋,何由傍绿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