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4424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正确改装爱车轮圈轮胎很多车主不太重视轮圈和轮胎的改装,这是非常错误的,车轮其实是车的脚,每一辆车只 有这四个轮子与地面接触,车的全部动力都要靠车轮来传递,车辆的安全也维系在这四个轮子 上。 想改装(升级)的轮胎,轮圈首先要知道轮胎轮圈的型号。一般轿车轮胎上会有标记,如富 康的轮胎为 165/70R14 第一个数字 165 是指轮胎宽度为 165mm,第二个数子 70 是指轮胎截面 高度为轮胎宽度的比值 70%,即轮胎宽度为 165mm 时轮胎截面高度为 16570%=115.5mm,最后 的数字 R14 代表轮圈的直径为 14 英寸,轮圈型号如富康车为 146.5J,14 指轮圈直径为 1

2、4 英 寸,6.5J 指宽度 6.5 英寸,沟槽形状 J 型。 所以,知道了型号后便可以通过计算尺寸将轮胎轮圈升级。 英文字母 HK 则表示时速容许代码,其中 H 表示速率限制,而 R 表示轮胎种类,最后的 14 则表示轮圈的直径为 14 英寸。改装大脚定要注意,了解轮胎基本标示规格后,欲选择更换轮 胎时有一超套相互兑换的原不甘落后则可供遵循,应注意的是换胎时轮胎的直径高度以不超过 20mm 为限,在容许的范围内才可更换加大的轮胎尺码,其计算方法为:(轮胎高度2)+轮胎直 径(mm)=轮圈直径高度,再拿 185/65HR14 的这组轮胎为例(120.22)+355.6=596mm,所以 185

3、/65HR14 这组车轮直径高度为 596mm,依上述公式计算,我们知道在胎高限制下可换用直径 高度为 609.2 的 195/65R14 轮胎,若要连轮圈一样加大,则可使用直径高度为 615mm 的 195/60R15 轮胎,因为这两组车轮的直径高度在互换后差距都在 20mm 的容许更换范围内,所 以可以相互更换,读者可以自行换算。 首先我们要了解,原厂所附轮胎尺寸是为了成本考量或是代表该尺寸已足够使用。答案肯 定是各占一半,如此可知,在动力未有所提升的前提下,改装应以同一尺寸为方向,但有些大 马力车辆由于输出轮力量较大,而原厂并未针对其大马力输出而加大轮胎尺寸,此时,就可考 虑针对输出轮进

4、行加大尺吗的改装。另外,您知道吗?原厂本身考虑过底盘所能承受的轮胎轮 圈的搭配,其实如果不是给底盘太大的压力,换同尺寸高档点的轮胎会有不少正面的好处,再 来,轮胎定时更换位置更能借其均衡的磨耗而增长寿命,而更换方式则以同侧前后对调即可, 而对调的时间其实就和您更换机油的时间相同即可。换过机油了吗?去对调一下轮胎吧! 轮辋和轮胎的升级,是汽车改装的基础项目之一。不管是喜欢动力升级的朋友还是喜欢提 升操控性的朋友,都需要对车辆的轮胎和轮辋进行升级,因为轮胎和轮辋的改装不仅是一种最 直接的能够体现车主个性的方式,而且只有提升了轮辋和轮胎的规格,才会有效地增大轮胎的 抓地力,防止轮胎出现打滑失控现象(

5、当然,喜欢玩甩尾、侧滑的朋友另当别论)。 一般车主更换轮辋的目的,除了损坏之外,最主要的都是为追求外观的多样性变化或者为 了满足特殊的功能性需求。如果是纯粹为了追求外观的变化,除了会选用原厂尺寸的轮辋之外,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加大尺寸的轮辋,因为大轮辋在视觉上更美观,同时能够对应加大尺寸的轮 胎,提供更好的操控稳定性,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在更换大尺寸的轮辋时要注意相应的换算方 式,只有经过正确的换算,才可以选择合适的轮胎,否则会造成时速表的显示误差。 还有一种更换方式是追求轮辋的轻量化,以降低车辆本身的悬挂重量,这样能够有效地提 升车辆转向、悬挂、制动部分的反应速度,大幅度提高操控性。但是,由于轻

6、量化的轮辋本身 的材质选用严格,制造工艺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成本会比一般的轮辋高,价格也会比较贵。而 且轻量化的设计会切掉轮辋的多余的地方,所以在外形设计上也会显得单调很多。一般有竞技 趋向的车型都会选择轮辋的轻量化改装。 想了解轮辋,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轮辋的制造过程。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轮辋,可以分为 铁质轮辋和铝合金轮辋,由于铁质轮辋已经属于行将就木的产品,所以我们着重了解一下铝合 金轮辋。常见铝合金轮辋的制造方式,可以分为锻造、熔汤锻造、低压铸造、熔汤铸造、倾斜 铸造、重力铸造等 6 大类。其中刚性最强,重量最轻的是锻造方式。所谓锻造就是将整块的铝 锭经由重量达千吨以上的模具一次性挤压成型(

7、制造压力可以达到 1.6107 牛平方厘米,而 铸造件密度只有 2.2 千克立方厘米),这样会使轮辋的整体密度平均化,材料强度也提高不 少,同时减轻了重量。以 15 英寸的铝合金轮辋为例,专业的轮辋制造商生产的产品,重量可 以控制在 3.63.8 千克,比起其他的制造方式,能够轻一半以上,但是制造成本高出铸造 45 倍,价格惊人。至于低压铸造则是较为折中的方式,制造过程是将铝和其他金属合金用高温熔 化成液态,再注入模具内成型,这样既能达到高强度、轻量化的目的,又能控制制造成本,是 现在大多数改装用轮辋的主流制造工艺。 在选择要更换的铝合金轮辋的时候,除了要选自己喜欢的式样,还要注意铝圈的造型与

8、散 热效能的关系。轮辋的造型决定制动系统的散热效率,所以选择合理造型的轮辋是很关键的。 在这里我们帮大家分析一些市面上常见的轮辋类型与散热的关系。 1.传统多爪式采用传统的细条五爪或六爪型的设计,属于经典的耐看式样,这种设计对于 制动系统的散热效率就很有帮助。至于一些三爪或四爪式样的轮辋,虽然更能够帮助散热,但 是由于支撑条辐太少,国内的路况又太差,其抗扭曲,耐撞击的能力和强度令人堪忧。 2.辐射线式采用多辐式,甚至是类似树枝形状的造型设计,感觉很有运动气息,其平衡对 称的镂空间隔,对散热很有帮助。 3.包覆式采用多个大面积的轮辐,具有豪华高档的感觉,不过对于散热功能来说却毫无作 用,有些反而

9、会因为造型的关系产生聚热的效果。 换装完铝圈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进行检查,才能放心使用。首先必须检查轮框是 否会磨到制动分泵、减振或者悬挂系统的部件。另外,加大尺寸的轮辋需要主意,胎缘不能凸 出前翼子板,以免在行车或转向的时候轮胎与翼子板发生摩擦,这样会损坏轮胎甚至发生爆胎 等危险事故。其次,在行使过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定时检查平衡铅块和螺帽有无松动或者脱落。 另外胎壁是否出现不正常的膨胀,通常这种现象是由于此处曾经被猛烈地撞击过,胎壁的钢丝 断裂引起的,当然轮辋在这个位置的圆度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检查轮辋是否变形的直接方法。 如果轮辋出现裂痕的话,就算进行补焊,强度也会大大降低,只要再次碰

10、撞,随时会再次破裂, 所以为了行车安全,还是更换为好。 谈完轮辋,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轮胎。轮胎和轮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全面的合理升级,才 会取得理想的改装效果。轮胎升级有两个原则: 一、圆周不变 轮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确定原有轮胎的规格。更换规格不同的轮胎会影响到里程表的精确 度,性能表现也不会完美。每条轮胎都有它的规格型号,在不考虑轮胎品牌、型号、性能的情 况下,至少要先确认原车胎的标准规格。轮胎的圆周大小对仪表的精确度都会造成影响,所以 无论是维持原先的规格,或者是更换更宽大的轮胎,都要以不改变或者尽量少改变轮胎圆周为 前提。圆周的计算方式就是圆的直径与圆周率相乘,换句话说,会影响轮胎圆周大小

11、的唯一变 数就是轮胎直径。 轮胎的直径应该怎么计算呢?很简单,就是“轮辋直径+胎宽 x 扁平比 x2”,以现行的国 产小车中最常见的轮胎尺寸 185/65R14 为例计算: 14 英寸(轮辋直径)x25.4+185 毫米(胎宽)x0.65(扁平比)x2355.6 毫米+240.5 毫米596.1 毫米,这就是轮胎直径(14x25.4 是将英寸转换为毫米单位)。 如果你不是更换相同规格的轮胎,而是要将轮胎加宽,加大,那么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来 计算,只要轮胎的直径误差在 2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此外,轮胎的宽度也是必须考虑的。如果你不在乎性能与视觉效果,纯粹只想省油的话, 可以换较窄的轮胎。

12、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将轮胎加宽加大,这样在视觉效果,轮胎抓地(摩擦 系数)和胎壁变形量上会有所改善。尽管随之而来的是油耗的增加以及路面噪声的增加,但相 对于更换后抓地性和稳定性的提升,这样的牺牲还是值得的。 二、驾驶方式与行车环境 当规格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自己实际的开车状况了。 如果你开车只是为了纯粹的日常代步,或者是经常长距离地行驶,那么轮胎的舒适性,静 音状况是必须要讲究的重点。以舒适性为导向的车胎是不错的选择,这类型的轮胎扁平比不会 太低(起码在 0.55 以上),花纹比较细碎(对称型或者非单导向胎纹为主)且胎壁较为柔软。 如果你喜欢开快车,经常高速过弯,急起步,急刹车,那么轮胎性能更为重要,这时就必 须牺牲一些行车舒适性与轮胎的耐磨度(以单导向胎纹为主)。当然,高性能车胎价格也会比较 高。 如果你位于潮湿多雨地区的话,轮胎的排水性就将会显得尤其重要。出于安全的考虑,建 议你选一组雨胎或者湿地胎。 如果你位于常年积雪的地区,最好选择抗冰雪性的轮胎,以增加接触面积或提高抓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