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4407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课题:宋词四首导学案(编制人黄光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语文必修 3 课题:宋词四首宋词四首 编制人:黄光辉 17 宋词四首宋词四首导语激趣一导语激趣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 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 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时期有苏轼和辛弃疾为 代表的豪放派,有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 他们的词各有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 讨这些词人的经典之作。 导语激趣二导语激趣二*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是的,在现 实生活中,别离是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常 写不衰的主题。如李白的赠汪伦 、 黄鹤楼送

2、孟浩然之广陵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孟郊的游子吟等等,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 见朋友“禾黍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 时的眼泪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唯别 而已” (江淹)中包含的至理。今天我们来学习柳 永雨霖铃 ,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 情弦的脉动。作者名片作者名片 * *才子词人才子词人柳永柳永 柳永(987-1053)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 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 宋代崇安(今福建崇安) 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 后人称他柳屯田。排行第 七,也称柳七。他出身书 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 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 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 处密切

3、,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 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柳永 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 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 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 的局面。 北宋杰出文学家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苏轼 苏轼(1037-1101) ,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二十一岁中进士。祖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 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 “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 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 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 后,曾任翰

4、林学士、侍 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颍州、扬 州、定州等地,晚年被 贬惠州、儋州。大赦北 还,病死常州,葬于河 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作品有东坡全集 东坡词 ,苏诗现存约 四千首,其作品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并以豪放 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为宋词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旷代才女旷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 1151) ,字易安,号易安 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婉约派的 代表词人之一。她出生于 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 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 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 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

5、文物。后来 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一带,在预习必备预习必备粤教语文必修 3 课题:宋词四首宋词四首 编制人:黄光辉 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作品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 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她早年曾作词论 ,主 张“词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典雅、协律、精致的 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 词家的不足。 词坛飞将词坛飞将辛弃疾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4)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是 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 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 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他 出生的时候,北宋已经 沦亡了十多年,他的出 生地历城,早已被金占 领。他青年时就

6、在家乡 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 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 争。 作品有稼轩长短句四卷。流传至今的词 作共计有 600 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 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 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 婉约词蕴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 *雨霖铃: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 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 城、告别恋人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 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念妈娇 赤壁怀古:宋神宗元丰三年 (1079) ,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即历史上的“乌 台诗案

7、” )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苏轼已四十七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 (又名赤鼻矶) ,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 壁,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自己事业 无成,时不我待。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 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 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 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 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 哀婉凄苦,一改

8、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时,主 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 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 侂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 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 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精 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并非儿戏,一定要做到 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 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侂胄却猜 疑他,贬之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 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可以想象,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 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 来,如骨鲠在

9、喉,不吐不快,于是便吐之为词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 *词词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格 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又称“曲子 词” “长短句” “乐府” “诗余”等。 词这种诗体,在隋唐时代已开始再现,但到 宋代才盛行起来,取代了近体诗的地位。所以有 “唐诗宋词”之说。 词有词牌,词牌规定了每首词的格律、音律、 字数、句数、段数等。有些词只有词牌,有些词 有词牌也有题目。根据词调的长短,词大致又分 小令(单调,58 个字以内) 、中调(59-90 个字) 、 长调(91 个字以上) 。绝大部分宋词都划分段落, 一段叫一“片”或一“阕” 。仅有单片的词叫单调, 单调词都是小令。通

10、假举要通假举要* *一尊还酹江月 (“ ”同“ ” , )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故垒西连 ( ) 1.故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基础梳理基础梳理粤教语文必修 3 课题:宋词四首宋词四首 编制人:黄光辉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2.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 )故国神游 ( ) 3.国 去国怀乡 ( )赢得仓皇北顾 (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4.顾 顾野有麦场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早生华发 ( ) 5.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 东窗事发 ( )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 ( ) 2.强虏灰飞烟灭 ( ) 3.赢得

11、仓皇北顾 ( ) 4.都门帐饮无绪 ( ) 5.尚能饭否 ( ) 6.多情自古伤离别 ( )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 今义:没有头绪2.大江东去 古义: 今义:泛指大河 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 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1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23轻浮放荡。4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 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翻译: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翻译: 3.故国神游。 ( ) 翻译: 名句积累名句积累* *1. 执手相看泪眼, 。,暮霭沉沉楚天阔。 2. ,

1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 。 3.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 ,谈笑间, 。 5. , 。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 想当年, ,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雨霖铃:这首词通过写送别和别后层层 设想的情况,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 对自己生平遭遇的感慨。 念妈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通过对月夜 江上雄奇景象的描绘,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古 代英雄人物的追念,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事业的向往,抒发了自己空有才华、抱负而功业未就、老 大无成的忧愤心情。 声声慢:此词既是李清照暮年痛苦绝望 心情的再现,也是那个时代苦难社会现实的反映。 她写的已不再是个人生离之愁,而是个人

13、遭遇与 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死别之愁,因而具有较强 的社会意义。粤教语文必修 3 课题:宋词四首宋词四首 编制人:黄光辉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 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 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最高统治 集团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愤恨与不满,以及对 金用兵而不作充分准备、企图侥幸取胜的草率行 为深感忧虑。 文本探究文本探究* *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 ”这句词运用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请试作分析。2.念妈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 试对此加以赏析。3.声声慢下片写景哀婉凄切,试分析作 者是如何融情入景的。4.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 永遇乐 京口 北固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