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府文庙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4359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府文庙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州府文庙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府文庙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府文庙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 年),由知州姚谅创建为州学。明太 祖洪武二年(1369 年)改县学,洪武八年(1375 年),知县黄镇重修。明英宗 正统十三年(1448 年),又改为州学,指挥使李进重修。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1559 年)和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分别由兵备副使彭灿和兵备副使 靳州俊两次重修。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 年),巡抚刘斗再次补修。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 年),甘肃省行政中心由临洮迁至兰州,文庙始称兰州 府文庙。抗战期间的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东南沿海沦陷区难民流落兰州,兰州市 政府为安置流亡难民,欲占用文庙内数十间空房。为保护文庙,当

2、时开展文化、 慈善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兰州八社”1中的全陇希社联络其他七社理事,决议 创办“兰州私立志果中学”2,学校聘请时任甘肃临时参议会秘书长、尊孔社 理事长的留美冶金博士赵元贞担任校长。1950 年,“兴文中学”并入兰州志果中学,学校更名“兰州建国中学”。1953 年 4 月,学校改为公立,并改名“兰州市第二中学”,沿用至今。文革时期, 文庙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文庙除大成殿保存完整外,其余建筑均改建为市第二 中学的教学、办公及教职工宿舍楼群。建筑建筑 编辑编辑 兰州府文庙的范围,东至曹家巷,西至绸铺街(今酒泉路北段),南至原兰州 内城南墙根的文庙巷(在今世纪春天商场北侧),北至学院街(今武都路东端) 。大成殿是文庙核心建筑,坐落在文庙北侧,建于明代。大成殿周围有尊经阁、 崇圣祠、敬一亭、明伦堂、典诗斋、立礼斋、乡贤祠、名宦祠、节孝祠、献台、 乐台、学宫等附属建筑。大成殿前还有戟门、棂星门、泮池等。泮池上有功名 桥,且建有一木制牌坊,上书“青霄直上”四字。大成殿坐北朝南,为木结构七楹双檐殿庑式建筑。殿正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坐 像,其他儒家圣贤配享。殿前楹柱上,有兰州翰林刘尔炘所撰楹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