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二)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43589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复习(二)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词复习(二)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词复习(二)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词复习(二)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词复习(二)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复习(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复习(二)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词复习古诗词复习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2.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答: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面对沦陷的山

2、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4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春望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答: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1)我选: 2(2)赏析: 2 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3、(4 分)3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1 示例: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

4、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3 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5、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3)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人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用自己的话再现“青青园中葵

6、,朝露待日晞”的画面。园中的葵菜啊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飞升。2、这首乐府诗的主旨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慨?光阴一去不返,不要等老了后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44、结合全诗赏析,句末的“徒”字有什么妙处?5、写法有何特点?以景寄情,由情入理。野 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东皋薄暮望,” 点明时间 、地点 、事件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举目四望

7、,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4、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5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答:本诗写于秋季,从诗中的木落、雁南渡、北风中可以看出。2、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3、诗歌

8、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答: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4、品味“蒸”与“撼”。6答:“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

9、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5、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答: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m答: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