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4357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迪智慧乐园-“拉拉钩”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寄语:蓝迪智慧乐园里有很多“拉拉钩”的场景, “拉拉钩”不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守信用,守承诺,在生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拉钩钩就是信守承诺,是一种约定。信任建立起来了家长跟孩子之间才能更好的交流,我们不骗孩子,做一个说到做到的家长。儿时守信用的一种方式,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是不是仍然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呢?看似是儿童之间游戏的一种方式,但是那时在孩子的内心是那样的神圣,每个孩子虔诚的遵守着这种规则,一旦哪个没有遵守或者没有很好的做到,在孩子内心深处产生愧疚感,希望能够得到小伙伴的原谅。这种“拉钩”的方式本来是成人交给孩子的,成人为了

2、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用来限制孩子某些行为。渐渐的孩子们做到了,而成人却觉得是一种儿戏,他们很少遵守,类似的情境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孩子不知什么原因正在一旁哭,而家长此时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为了能够让孩子安静下来,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会“哄”孩子说,宝贝,你要是现在不哭了,我周末带你去某某公园去玩。孩子就是孩子,真的很天真,一听到“玩”立马停止了哭泣,高高兴兴的期待着周末的带来,尽管刚刚是周一。到了周末结果会是怎样呢?成人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会想尽各种借口、各种推脱,只要能够想得到.成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对孩子的影响是否想过呢?尤其是针对 2 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按照埃里克

3、森人格发展阶段来看,孩子心智发展不完善,对周围的一切人和物的评价都是建立在家长的态度的基础上。然后慢慢产生对周围的看法,对一部分人和物产生信任感。有些家长竟然很自豪的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好哄的,但是您的这种行为对孩子心理成长造成的伤害是否想过呢?难道是因为孩子小就可以骗吗?孩子真的很无辜。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哄骗,孩子会在认知上产生错乱,连爱我的父母都可以骗我,所以骗我的陌生人也会喜欢我,不一定是坏人。如果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在对待周围人,家长不会担心吗?春秋战国的曾子也说过:“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能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

4、、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拉拉钩拉拉钩”不仅仅是给孩子做示范不仅仅是给孩子做示范蓝迪智慧乐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通过家长的做样子和示范来学习的。而“拉拉钩”就是一种直观的教孩子学会承诺,诚信,做一个有信用的人的相对具体的方式。对家长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动作背后的深层含义,不要仅仅让孩子遵守,家长更要遵守。一旦教育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某种方式来约束孩子,而家长没有任何改变的话,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效果。蓝迪早教课程中为了培养孩子承诺、诚信的品质,精心设计了拉拉钩,守约定的内容,通过直观正面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学会诚信,做一个有信用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简单的“拉拉钩”的动作不仅仅让孩子学会承诺,诚信,也可以适当调整孩子情绪。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具有趣味性的蓝迪智慧乐园早教儿歌拉拉钩 ,回家和宝宝一起唱: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呀,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钩,拉拉钩,拉拉钩,我们又是好朋友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