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43568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两个规划网络会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全市全市两个规划两个规划网络会议网络会议全套材料全套材料- 2 -吉林市吉林市 两个两个规规划划 总结总结表彰会表彰会议议材料之一材料之一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吉林市在吉林市“两个三年两个三年发发展展规规划划”总结总结表彰会表彰会议议上的上的讲话讲话沙永沙永胜胜经过不懈的努力,自 2006 年实施的吉林市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配套管理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和吉林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个规划)已经经圆满结束。三年来,各县(市)区档案局将两个规划做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载体,纳入工作议程,根据本地实际,分期分批的进行了贯彻实施,不仅在加快档案工作

2、信息化进程和为“三农”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拉动了和提升了本地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水平,促进了全市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下面侧重谈两方面问题:第一,三年来全市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两个规划实施情况的回顾;第二,今后有关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与要求。第一,全市档案第一,全市档案业务业务指指导导工作工作 两个两个规规划划 实实施情况的施情况的简简要回要回顾顾为了全面实施吉林市档案事业“十一五”计划目标,本着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原则,吉林市档案局于 2006 年制订并下发了强化全市档案业- 3 -务指导工作方面的两个规划。三年来,在全市两级档案部门的

3、积极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创创新机制,打好基新机制,打好基础础,延伸服,延伸服务领务领域,取得明域,取得明显显成效。成效。发挥行业优势,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档案馆发展环境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现阶段档案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各县(市)区档案局将两个规划作为载体和工作平台,将工作指标纳入到年度目标和岗位责任,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不仅使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加强,而且也进一步延伸了档案工作服务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各项量化指标的实施。一是以一是以“配套管理配套管理“为为主主导导,档案,档案馆馆

4、信息化建信息化建设设得到加得到加强强。 。长期以来,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一直是困扰与制约档案馆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档案部门致力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地实际设定的吉林市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配套管理三年发展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首先,选定了价格合理、便于操作、通用性强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其次,举办了全市“配套管理培训班”,进行技术指导。第三,明确了配套管理工作“两条腿走路”的原则,既在统一档案管理软件的基础上,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购置并运用软件制作与纸质档案配套的电子档案;另一方面由档案部门对没有条件购置软件的- 4 -单位,开辟有偿服务的制作业务。此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县(市)区直机关档案

5、配套管理率由 2006 年以前的不足10%,增加到现在的 64%。昌邑区档案局,是最早开展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配套管理的,他们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统筹规划,分批实施,连续三年实现了区直机关年度文书档案配套管理工作达到了 100%,并开展了数据导入的尝试,他们的工作,为县(市)区档案部门开了个好头;磐石市、丰满区、桦甸市、船营区等档案局,先后以政府名义下发了有关“配套管理”文件,形成了有力的工作保障,不仅本地机关购置软件数量居多,而且配套率也很高,丰满区和磐石市档案局连续三个年度和两个年度配套管理指标在一年内超额完成,配套率均为 100%。永吉县档案局也实现了一个年度 100%的配套率。信息化

6、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和省档案局在档案馆工作建设方面设定的重点与长远目标,按照分期落实、逐渐推进的原则,现阶段我市将“配套管理”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抓手,提升了档案馆信息化化进程,也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壮大了局(馆)实力。二是以服二是以服务为务为己任,己任, “三三农农”档案工作得到档案工作得到进进一步延伸。一步延伸。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 吉林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着眼大局,面向“三农”- 5 -展示了档案部门服务工作的平台,农村基层组织的档案工作和农业档案工作的“一网三站建设”与农民的种植、养殖大户建

7、档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与提升,效果显著。三年前,农村基层组织方面的档案工作,全市只有 10 个乡镇和 100个村委会达到了规范化管理,分别占乡镇和村委会总数的 13%和0.7%,而今全市有 35 个乡镇和 501 个村委会档案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管理,分别占 45%和 37%;农业方面档案工作的“一网三站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网站建设从无到有,17 个乡镇建立了独立网站,除个别乡镇以外,其它乡镇均以外挂网站的方式开展了“一网三站”工作,网站建设达 90%以上;农民的种植、养殖大户建档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种植、养殖建档示范户由原来的 3 个,增加到 27 个。丰满区档案局工作得力,质量好,

8、进度快,有 7 个村委会档案工作达到了市一级管理标兵水平,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目标;昌邑区档案局落实得当,指标完成幅度大,效果良好;舒兰市档案局结合本地实际,抓住特色经济,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建档与服务方面,卓有成效。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立足本职,贴近中心,服务大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切入点,通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建设和有关涉农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服务,解决了许多涉农方面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增加农村基础组织与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了信息与技术支撑,档案成了农民- 6 -致富的好帮手。如,2006 年丰满区江南乡在网站上为建华村农民选定了优质的葡萄品种,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购

9、销信息,由于该品种非常适合当地栽种,农民喜获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全市各个乡村,许多利用档案解决经济与土地纠纷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全市档案工作全市档案工作 两个两个规规划划 实实施施过过程中存在的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三年来,以实施两个规划为载体,全市两级档案部门付出了大量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体现了档案人的奉献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农村工作难,农民工作更难;信息化建设难,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更难。难就难在这样的工作不是我们自身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从后台走到了前台,靠的是用积极主动的热情去协调、感染和打动对方的配合与支持,正是在这样困难中,我们很好的履行了自己为党

10、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职能和职责,初步实现了为“三农”服务和为档案事业发展方向而努力的既定目标。实施两个规划使对方受益,也提升了自身工作水平,可以说我们都是受益者。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总结两个规划的实施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划指标完成情况不够平衡。有的县(市)区指标完成率很高,有的则较低,有的甚至基本没有运作,特别是“配套管理”工作尤为明显,有两个县(市)指标完成情况不够好。好在其它县(市)区完成指标较高,全市总体规划指标才得以- 7 -实现。二是规划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统一。有的县(市)区能够将规划指标,逐年分解,有板有眼,分期分批抓落实,有的重点攻坚,进度很快,提前完成

11、指标,有的则时间与计划观念不强,缺少分解落实,靠最后一年冲刺完成,显得疲于应付,这方面在两个规划实施工作中都有表现。三是规划指标完成质量存在差异。有的县(市)区有一批农村档案工作全面开花,出类拔萃,完成质量一年赛过一年,有的则由于基础和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因素所限,完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方面,在农村档案工作规划实施中最为明显。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客观的,更有主观问题,还有班子调整的因素等等。希望有关单位能够认真对待,找出原因所在,问题所在,要看到先进单位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劣势,还要对照相近单位,查找自己的不足,加以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解决落实。第二,明确任第二,明确任务务,扎,扎实实工作,

12、工作,继续继续把把 两个两个规规划划 实实施工作施工作再再进进一步推向深入一步推向深入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立足岗位所赋予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吉林市档案事业“十一五”计划要求,在现有完成两个规划指标的基础上,统一思想,- 8 -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注重实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配套管理”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再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当前和今后一个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时期全市机关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的期全市机关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的主要任主要任务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机关档案配套管理工作总的目标和任务是:适应档案工作

13、新形式、新任务的需要,在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的框架下,在现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全力加强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配套管理以及电子档案保管,计算机辅助管理检索及全息数字化管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应用系统与馆、室电子档案建设,以及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全市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拓展(一)拓展纸质纸质档案与档案与电电子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的空子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的空间间一是从 2007 年度机关文书档案配套管理入手,今后各年度配套管理率要达到 100%;二是要合理安排好 2001-2006 年度的机关文书档案配套管理工作,要在三年内全部达到配套管理要求;三是有

14、条件的单位,可以整合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网络软件系统,开展数据导入工作;四是随着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的深入,要着手添置与档案数字化相适应的电子档案装具以至于考虑要将新建档案馆库与数字档案库建设统一规划,着眼于实现数字化档案馆功能,将温湿度自- 9 -控系统、照明控制系统、安保监控系统、消防自控等子系统集成于楼宇自控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档案馆库,也要有计划地向这一方向努力。(二)加(二)加强强基基层层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资源建源建设设的指的指导导工作工作一是要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全市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第 8 号令,即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15、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对电子文件及时进行采集、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要做好电子文件的接收工作。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真、保密和保存工作。对列入报送接收进馆范围的电子档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按规定予以接收。(三)加(三)加强强与配套管理有关的与配套管理有关的电电子文件中心建子文件中心建设设按照国家和省局有关精神与要求,适时建立市、县(市、区)两级电子文件中心,制订统一的电子文件交换格式,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对本地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

16、各类电子文件,实行集中归档、统一管理,做到数据规范、安全保密、资源共享,辅助党政机关办公、决策,向社会提供电子政务信息“一站式”服务。保障电子- 10 -文件完整、真实、有效,使其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生成的电子文件像纸质文件一样得到永久保存。通过建立电子文件中心,明确电子文件的归属和流向,保障国家信息资源的完整与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使有关部门的文件能够即时签发、即时收集、即时整理、即时发布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文件资源整合后,也利于发挥信息利用的规模效益,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讲,各县(市)区档案局开展的档案配套管理工作才刚起步,相对来看,虽然有的县(市)区直机关购置档案管理软件数量较多,但配套管理率还不高,多数县(市)区直机关配套管理率还比较低。这就要求县(市)区档案部门,要总结吉林市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配套管理三年发展规划实施以来的经验,找出不足,统筹安排本区域工作,把“配套管理”工作作为数字化档案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