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4333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攻击性行为。早期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 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 激和反应。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 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 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 。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 习过程的主要机制。在教学中,在单

2、独运用一种行为改变技术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行为技术塑造良好 行为。 (1)塑造良好行为。通过连续接近技术等逐步引导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自我比较调节, 达到减少攻击性行为的目的。在塑造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个原则: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 及的行为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行为延伸。 (2)消退不良行为。消退就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 寻找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消退不良行为。教师在消退时要注意,要 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不好的行为,并且,应结合消退使用其他方法,如强化适当的行为。 最后,有些错误行为在密度和频率上一开始会上升,这种上升如果还属于能忍受的范围, 就从这种情景中选择准备消退的行为。 (3)根据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的表现特征、根源等综合运用多种行为改变技术,包括消退法、 渐隐法、惩罚法等,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