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妙植物学论文[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4322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妙植物学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奥妙植物学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奥妙植物学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奥妙植物学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奥妙植物学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妙植物学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妙植物学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 奥妙植物学 考号:A78 姓名:? 学号:222011? 学院:?专业:?2013 年年 7 月月 18 日日植物与校园生活植物与校园生活生活中,植物总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中随处可见的观赏型植物,每天我们吃的蔬菜,米饭,水果,当然也不能忘记那些中药材.地球上是先有了植物才有了动物的,因为植物吸收 CO2,释放氧气,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更使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在地球。我所在的学校,西南大学。它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学校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级园林绿化单位。校园中各种观赏型植物数不胜数,乔木类的樟树、小叶榕、黄葛树 还有各种花,

2、九重葛、银桂、杨槐花、荷花玉兰、栀子花、黄果兰、杜鹃、山茶花、紫藤花 各个季节西大都有鲜花绽放,各个时候都能闻到空气中芬芳的香味 。下面着重介绍走在西大校园你经常能看到的植物。一、香樟树分布于校园的各处,最为出名的就是南北区樟树林。茂密的樟树遮住了太阳,炎炎夏日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而且香樟树还驱蚊哦!常绿乔木。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状果托。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

3、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

4、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二、小叶榕校园中最常见的一种树,主要分布于道路的两旁。遮挡住太阳,行人在树下行走时不是很热。常绿乔木,枝具下垂状气生根。叶椭圆至倒卵形,长14 厘米,先端顿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羽状脉,侧脉56 对,革质,无毛。隐花果腋生,近扁球形,熟时淡红色。花期 512 月。 小叶榕入药主用其叶,有研究表明小叶榕叶中主要含黄酮、三萜类、齐墩果酸、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等。其中药用成分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抑菌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民间早有使用,并且用其浸膏作为主成分的哮喘和慢性支气管

5、炎治疗药咳特灵胶囊已收载在部颁标准中。但目前对小叶榕成分理论研究还很少 。树性强健,绿荫蔽天,为低维护性高级遮荫、行道树、园景树、防火树、防风树、绿篱树或修剪造型,是台湾地区景观利用最广泛的树种。也是广西柳州、四川乐山市树。适合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 三、棕榈树校园当中也十分的常见,主要分布于北区,尤其是新闻传媒学院附近的棕榈树很高大。棕榈原产于中国,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乃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是国内分布最广,分布纬度最高的棕榈科种类,棕榈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长江流域以南温暖湿润多雨地区,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最多,垂直分布在海拔300

6、1500 米,西南地区可达 2700 米。原产我国,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东、广西和云南、西达西藏边界,东至上海浙江。从长江出海口,沿长江上游西岸 500 千米地带广为分布棕榈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阴,成品极耐旱,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榈根系较浅,无主根,种时不宜过深,栽后穴面要保持盘子状。棕榈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除此之外,棕榈还有许多用途,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优良的建材;叶鞘纤维可制扫帚、毛刷、蓑衣、枕垫、床垫、水塔过滤网等;棕

7、皮可制绳索;棕叶可用作防雨棚盖;花、果、棕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入药,主治金疮、疥癣、带崩、便血、痢疾等多种疾病;种子蜡皮则可提取出工业上使用的高熔点蜡;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未开花的花苞还可作蔬菜食用。棕榈树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高达10m,干茎达 24cm。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叶簌竖干顶,形如扇,近圆形,茎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茎约 1cm,蓝褐色,被白粉。花期 4-5 月,10-11 月果熟。 四、刺桐校园当中的主要树种,尤其是李园,到处是刺桐。原

8、产热带亚洲,即印度、马来西亚,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浙江、贵州、四川、江苏等地均有栽培。刺桐大乔木,高可达 20m。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二三年后即脱落。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托叶2,线形,长 l-1.3cm,早落;3 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cm,顶端小叶宽大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总状花序长约15cm,被绒毛;总花梗长 7-10cm;花萼佛焰苞状,长 2-3cm,萼口斜裂,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碟形,大红色,旗瓣长 5-6cm,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蓝10,二体,花丝淡紫色,长

9、3-3.5cm,花药黄色;花柱 1,淡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 l-8 颗,球形,暗红色。花期 3 月。 刺桐适合单植于草地或建筑物旁,可供公园、绿地及风景区美化,又是公路及市街的优良行道树。刺桐木材白色而质地轻软,可制造木屐或玩具。树叶、树皮和树根可入药,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 五、杜鹃花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种植很多,开花的时候尤其好看。嫩枝有时有疏毛;刺腋生,对生,粗壮,长 1-5 厘米。叶纸质或近革质,对生或簇生于抑发的侧生短枝上,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少为卵形至匙形,长 1.8-11.5 厘米,宽 1-5.7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或下延,两面无毛或有糙

10、伏毛,或沿中脉和侧脉有疏硬毛,下面脉腋内常有短束毛,边缘常有短缘毛;侧脉纤细,4-7 对,在下面稍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 2-8 毫米,有疏柔毛或无毛;托叶膜质,卵形,顶端芒尖,长 3-4 毫米,脱落。花单生或 2-3 朵簇生于具叶、抑发的侧生短枝的顶部;花梗长 2-5 毫米,被棕褐色长柔毛;萼管钟形或卵形,长 3.5-7 毫米,宽 4-5.5 毫米,外面被棕褐色长柔毛,檐部稍扩大,顶端 5 裂,裂片广椭圆形,顶端尖,长 5-8 毫米,宽 3-6 毫米,具 3 脉,外面被棕褐色长柔毛,内面被短硬毛;花冠初时白色,后变为淡黄色,钟状,外面密被绢毛,冠管较阔,长约 5 毫米,喉部有疏长柔毛,花冠裂

11、片 5,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6-10 毫米,宽约 5.5 毫米,广展,顶端圆;花药线状长圆形,伸出,长约 3 毫米;子房 2 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长约 4 毫米,柱头纺锤形,顶端线 2 裂,长约 2 毫米。浆果大,球形,直径 2-4 厘米,无毛或有疏柔毛,顶冠以宿存的萼裂片,果皮常厚;种子多数。花期 3-6 月,果期 5 月至翌年 1 月。 木材致密坚硬,可作为农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绿篱六、黄葛树第一行政楼旁、物院前面向 25 教走的地方

12、均有黄葛树, 好像西大的黄葛树并不是很多,至少在重庆相对来说算少的。黄葛树是我们重庆的市树,以前我们的初中高中校园里好像全部是黄葛树和洋槐树,特别是高中操场门口的两棵树黄葛树特有趣,一般是一棵光秃秃的,一棵长满绿,一棵正在发新芽,而另一棵还在落叶,真的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啊!相传黄葛树是什么时候 栽什么时候落叶 ,看来怪只怪栽树人了。黄葛树,别名黄桷树、大叶榕树、马尾榕、雀树,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川西栽培最佳,宅旁、桥畔、路侧随处可见,新叶展放后鲜红色的托叶纷纷落地,甚为美观。是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黄葛树其根、叶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消肿之功效。黄葛树板根延伸达数十米外,支柱根

13、形成树干,胸围达3-5m。高 15-20m。叶互生;叶柄长 2.5-5cm;托叶广卵形,急尖,长 5-10cm;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 8-16cm,宽 4-7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基出脉3 条,侧脉 7-10 对,网脉稍明显。(黄葛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落叶期不定,经常能看到挨着的几棵黄葛树,)叶隐头花序(榕果),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或 3-4 个簇生于已落叶的老枝上,近球形,直径 5-8mm,成熟时黄色或红色;基部苞片3 枚,卵圆形,细小,无总花梗;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无便,少数,着生于花序托 内壁近口部,花被片 4-5,线形;雄蕊 1,花丝短

14、;雌花无梗,花被片4。瘦果微有皱纹。花、果期全年。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溪边湿地,耐寒性较榕树稍强。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国外分布: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不丹、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至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黄桷树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尤以 重庆、四川、湖北等地最多。七、山茶花常见的植物,第一行政楼和共青团花园是生长最密集的地方,开花的时候尤其好看。产于中国,浙江、江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 1825,始花温度为 2。略耐寒,一般

15、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 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 1200mm 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 以 5.56.5 为佳。一年有2 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 34 月开始夏梢 79 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 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 715 天。花期 23 月。别名 山茶、茶花、曼佗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34m。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 5060 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墨色均有,十分鲜艳。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花果实为蒴果,果大皮厚,内含 12 或 2 个以上的种子。 山茶花适于盆栽观赏,置于门厅人口,会议室、公共场所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植于家庭的阳台、窗前,显春意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