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842124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背景知识(pdf) 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 年 1月 27 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1956 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 年获硕士学位,1962 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 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 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 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 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

2、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牺牲。他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由于早产,他于1936 年 2 月 4 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父母回国。经过一番颠沛流浪,20 岁的丁肇中从台湾到父母的母校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 5 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 6 年。 在 1974 年 8 月,他经过 10 年矢量介子实验,发现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 粒子。他告

3、诉人们:“我做了 10 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找到了一个 J 粒子。 这就好像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现,1974 年 10 月 18 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学者。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提到丁肇中的 “怪” , 比他的 “奇” 更令人叹为观止。 突出表现为两个 “不” :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刮刮,就是不合群。从学习

4、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在美国,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是什么都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走上社会后,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有时是两天两夜,三天三夜,甚至五六天五六夜不回家。孩子都抱怨老见不到爸爸。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就不会见到他的身影。据说这么多年来,除了没有到任何一个教授家里吃过饭外,他没给包括他故乡日照在内的任何学校或科研单位题过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让那些无益的社交活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竟是对书法艺术的特别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

5、说:“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字在书法上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为此,他决不给人题字。在新疆大学给师生演讲时,校长一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损害书法艺术。后来,他的老家山东日照大学、曲阜大学恳请他题写校名,都被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不少人对他不干这样一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气”。前些日子,他来南京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坦然回答:“不知道。”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

6、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说:“不知道。”另一个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 20 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人感到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说像他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啊!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 据知情人介绍,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对记者的提问,就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在其他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

7、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都很坦然地回答“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那就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实上,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试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 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 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所谓影响,不懂装懂,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玄而又玄的含糊答案去糊弄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8、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要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无可挽救求的损失。丁肇中的可贵可敬之处也在这里。难怪他在南航面对师生的提问连说三个“不知道”,会场沉寂几分钟后,爆发出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不是对这位大师人品和学问的肯定和崇敬吗?他们能零距离地从大师身上感受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 其效果并不会比听一次学术讲座差吧!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1974 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 J/ 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 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

9、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 1.5109eV5.5109eV 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 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 3 倍(能量为 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 J 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 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 J/ 粒子。J/ 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 5000 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 3 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

10、发展。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 1979 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 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 13 个国家近 400 名物理学家参加的 L3 组。 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 LEP 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 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1、-背景知识-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领导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丁肇中在 1980 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 1936 年 1 月 27 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 3 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 12岁时,随全家

12、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 20 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 1962 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 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 “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

13、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课文赏读课文赏读 疗救传统教育的一剂良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大赛中摘金夺银,可是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却往往不敌欧美选手。还有许多到国外学习的中国学生,他们的功课都能做得非常好,但一旦让他们在学习中自己拿主意时,便不知所措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教育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传统教育都是重知识而轻能力,偏理论而轻实践,偏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动手操作或自主学习中自然处在下风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背景知识-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 对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

14、致知精神一文中,给广大中国学生提出有益的忠告,也给中国传统教育开出了一剂疗救的药方。今天,我们品读这位科学巨匠的肺腑之言,仍觉受益非浅。 一、引经据典,正本清源。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部分中国学生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他们重视知识,轻视实验。针对这种情况,丁肇中从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大学中摘引“格物”“致知”两个条目,以精炼通俗的语言揭示“格物”“致知”含义, 并指出“格物”“致知”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验”的紧密关系。 使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与现代学术的实验精神的高度契合,有助于澄清人们对实验的模糊认识,为作者对实验精神的倡导提供了依据。 二、巧举实例,剖谬纠偏。尽管传统

15、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实验的精神,然而人们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以至于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为了揭示这一弊端,作者以王阳明“格竹”为例,来阐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致使“格竹”失败。由于王阳明是明朝的大哲学家,是传统教育的典型代表,他“格竹”过程中的谬误与偏差,集中地体现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与不足,而他的观点也与现代学术发展极不吻合。因此,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中国学生,自然难以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取得成功。文中以王阳明为例,对于剖析传统教育存在的谬误,纠正传统教育存在的偏向,有着极大的说服力。 三、现身说法,提供示范。在指出一些中国学生存在的不良倾向后,作者现身说法,把自己治学、研究中曾经遇到的困惑,坦诚地公之于众,以便让人们能从自己的经历吸取经验和教训。作者曾经的彷徨恐慌,也正是眼下一些中国学生正在经受的考验。作者能够成功改变观念,取得卓越的成就,这就为今天的中国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效应。只要中国学生能够告别传统教育的误区,真正认识格物致知的意义,拿起实验这个科学武器,就能在自然科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取得显著的成绩。(白美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