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40366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复习学案(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平衡高考复习学案(一)化学平衡高考复习学案(一)哈三中化学组哈三中化学组 任佳蕾任佳蕾课题课题:高考化学平衡复习(一)年级年级:高三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能够通过所给条件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2、能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一、化学平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_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溶液中表现为浓度)保持_,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_的状态。图像: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浓度变化增大反应物浓度减

2、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v正、v逆变化v正、v逆大小平衡移动图像V 正V 逆V 逆V 正=一定条件下的 化学平衡 v正=v逆平衡状态 被破坏 v正v逆新平衡状 态 v正=v逆条件改变一段时间化学平衡移动:v正v逆 正向移动v正0条件变化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压强v正、v逆变化v正、v逆大小平衡移动图像(4)催化剂: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高考常考形式:高考常考形式: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v正=v逆相同时间内,同一物质消耗量=生成量(n、c、化

3、学键等) 。相同时间内,不同物质变化量=系数比。2、各物质含量一定各组分的量一定(n、m、V、c 等) 。各组分含量一定(n%、m%、V%、c%等) 。3、特殊标志:颜色、温度一定。注:反应过程中变化的量不变时,可以判断化学平衡。例 1:(2011 天津)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Cr2O72和 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 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2Cr2O72Cr3+Cr(OH)3H 转化2Fe 还原OH 沉淀其中第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能说明第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

4、. 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例 2:(2011 山东卷)研究 NO2、SO2 、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2)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2NO(g)+O2(g)2NO2(g) H=-113.0 kJmol-1则反应 NO2(g)+SO2(g)SO3(g)+NO(g)的 H=418kJmol-1。一定条件下,将 NO2与 SO2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

5、3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 1 mol SO3的同时生成 1 mol NO2 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例 3(11 海南化学,T15)氯气在 298K、100kPa 时,在 1L 水中可溶解 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 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将向_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平衡将向_移动。例 4(08 天津卷)对平衡 CO2(g)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

6、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例举反应 mA(g)nB(g) pC(g)qD(g) 是否平衡状态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量 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总浓度一定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m mol A,同时生成 m mol A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mol B,同时消耗 p mol C v(A)v(B)v(C)v(D)mnpq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在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同时消耗了 q mol D若 mn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压强 若

7、 mn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Mr 一定,mnpq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Mr 一定,mnpq温度 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条件不变) 颜色 颜色不再变化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 2、保持恒温、恒容,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从正反应开始,A、B 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 2mol ;从逆反应开始,C、D 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 2mol 和 6mol。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学科网A、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间相同学科网B、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体系的总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学科网C、两途

8、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 A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学科网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 A 的浓度相同3、将 H2(g)和 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 2HBr(g)H0,平衡时 Br2(g)的转化率为 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 b。a 与 b 的关系是 AAabBa=bCabD无法确定4、在一密闭定容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qD(g)H0处于平衡状态(已知 m+np+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升温时 C(B)/C(C)的值减小 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

9、小加入 B 后,A 的转化率变大 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A B C D全部5、将等物质的量的 X、Y 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升高温度X 的转化率变小B改变体积,增大压强X 的浓度变小C充入一定量 YY 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X 的体积分数变小6、将一定量的 SO2.和含 0.7 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 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催化剂

10、加热 2SO3(正反应放热)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 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 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 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 5.6 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填字母)aSO2和 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 SO2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 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填字母)a向装置中再充入 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 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