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36417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地理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一、地理课堂中注意渗透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

2、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在讲地壳运动一课时,正逢日本发生海啸地震,于是我在课上因势利导,给学生播放有关日本海啸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有关地震的知识

3、,补充防震减灾知识。学习人口增长模式时,我引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数据显示,到 2011 年我国人口总数 13.39 亿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3.3%,65 岁以上人口占了近 8.9%,从而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通过一系列数据,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主要的人口大国情况,对目前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有个宏观印象,增强人口压力的紧迫感,从而引出人口增长的模式以及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从侧面引导学生支持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校农村学生比较多,普遍对大城市认识不深刻。因此在城市化一课里,首先导入实例,比如北京为什么实行购车摇号制度,限制汽车的购买?

4、为什么实行单双号制度?油价为何一涨再涨?通过一系列视频展示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国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而引出本节课知识。让学生明白世界城市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过快,使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于城市,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许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从而在课上重点加以探讨。在“旅游地理”一书中大力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思想。通过播放众多我国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如秦始皇兵马俑、九寨沟、桂林山水、故宫、墨西哥玛雅古迹、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理解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

5、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与此同时结合蓟县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的旅游资源,抓住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这一难得机遇,以构建中等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在教学中始终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理解一些基本的

6、地理观念(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关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通过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日本地震海啸中,位于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海水大面积污染,社会上传闻食盐遭遇核辐射污染,引起公众恐慌,群众大量囤积食盐,造成了社会混乱。在课堂上我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加强以下观念的养成:物质观,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大气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水的

7、运动、陆地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联系的观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工业农业交通区位的选择等;发展的观点,天体的演化、气候的变化、海路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历史上统治阶级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如狂风、暴雨、洪水、山崩、地震以及日月食等,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恐吓、欺骗和愚弄群众,以维护其统治。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把上述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原理,地球上水的运动和水平衡原理,地壳的变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态平衡原理,都从不同

8、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三、通过结合家乡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兴趣乡土地理,泛指家乡的地理。一般认为,我国的乡土地理研究范围应以行政区划中的县级作为其空间范围比较适宜。如在讲到世界气候类型这一重点内容时,将我县的气候知识融入其中,蓟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冬冷夏热,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北部为山区地形,南部为平原地形,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这些事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是学生容易总结出来的。从气候类型上讲我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

9、形成原因是由于海路热力性质差异,夏天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因此吹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冬天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因此吹寒冷干燥的西北风。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家乡的气候类型,又熟知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举两得。例如讲到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时,可以结合我县实际,北部山区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果业,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从而理解地形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我县属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是典型的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类型,通过家乡的农业发展,可以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在讲到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时,以我县的水泥厂为例,我县的水泥厂

10、建在西北方,为什么污染很严重。学生总结:我县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吹西北风,夏天吹东南风,因此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布局在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地区,才能将污染降到最低。以点概面,透过个别案例掌握工业的布局问题。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例如讲到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引导学生观察我县于桥水库水位的变化,回忆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同样,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我引导学生回忆我们蓟县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所讲授的

11、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都收看电视台的关气形势预报和天气预报,记录下本地一个月以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内容,在讲天气时,就可以利用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 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反映的天气状况,并说出天气与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的关系。平时经常介绍一些编写地理小论文的知识,鼓励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运用学生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服务于家乡的建设,同时还可以看到学生对家乡各方面的变化和建设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知识是大有用处的。在讲课时,从感性到理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

12、趣,又增强了他们分析问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学生终将要成为未来生活的各色各样的社会成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经常要遇到与地理有关的各种

13、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去分析、研究、并作出对问题的决择。作为一个学习者,能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作为一个求职者,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从而决定取舍,或趋利避害,争得效益;作为一个公民,能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状况,知道自己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样做,对公共环境问题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做法,使个人和社会都受益。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杨光阔乡土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陈杰,如何利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