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3629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北大古代文学教学教案PPT(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北京大学中文系 杜晓勤,盛唐诗坛概说,唐玄宗李隆基所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伴随着开元、天宝时期物质生产的发达,社会生活的富庶与安宁,各种艺术都得到了繁荣发展。诗歌则更呈现出空前的光辉灿烂的局面。盛唐诗歌,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时代,堪与古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比美,创造了世界诗歌史上再难企及的典范。 人们往往用“盛唐气象”来赞美这个时代诗歌所达到的文采风流、恢弘壮阔、叹为观止的成就。这一时代,不但出现了旷世难遇的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国巨人,光照千古,而且还出现了如张说、张若虚、张九龄、孟浩

2、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祖咏、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诗人,他们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立于中国文学史长河之中,或以孤篇横绝,名垂不朽。盛唐诗坛,一时间群星辉耀,光彩夺人。 盛唐诗坛上,有两个诗歌创作流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前者综合了陶渊明、庾信、王绩等人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脁等人摹形山水的传统,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退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后者受到鲍照、薛道衡、骆宾王等人描写

3、边塞战争题材的影响而予以扩大,把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边地奇丽瑰奇的民情风光尽收笔底,并结合诗人建功立业的怀抱和慷慨不平的意气,气象开阔,情调悲壮。前者常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后者多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绝句,形式、感情和风格均有差异,显示了盛唐诗人“兼济”与“独善”的矛盾统一,共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多声部的“盛唐之音”交响曲。 天宝十五载(756),发生了安史之乱,生民流离涂炭,唐帝国处于战乱、动荡之中,而诗歌创作却未因之而衰落。当此民族危难之际,诗人们奔走呼号,继开天之盛,产生了不少新的优秀篇章。此时,前期盛唐诗歌高亢雄壮之美,变成了深沉悲壮之美,诗歌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大历(766779)初年。

4、尽管此次诗歌高潮之后,中国诗歌依然产生了各种式样的繁华锦绣般的诗歌新潮,可是盛唐诗歌这一派群星璀璨、光芒四射的景观再也没有出现过。历史是发展的,但不会重复。盛唐诗歌不只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为人类的文化史标出了一个以抒情诗歌的繁盛为特征的时代。,盛唐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貌,盛唐诗歌之光彩夺目,不仅表现在作家之多、数量之盛,更表现为它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高华雄浑、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雄壮刚健的风骨美 高远浑成的意境美 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异彩纷呈的体式美,盛唐诗歌雄壮刚健的风骨美,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 王维别綦毋潜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陪侍郎叔华登楼歌 文质半取,风骚两

5、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殷璠河岳英灵集集论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严羽答临安吴景仙书 宏大坚定的理想,高亢乐观的情调、激荡奋进的精神,这就是盛唐诗歌风骨的内涵。盛唐诗人歌颂盛世,向往功业,歌唱人生,赞美友谊。他们的诗中也有乡思边愁,牢骚不满,但写来并不低沉哀伤,而是慷慨壮丽。盛唐风骨雄豪风发的内涵,已别于建安风骨的苍凉悲壮。 林庚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指出:“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黄河之水

6、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这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孕育了鲜明的性格,解放了诗人的个性,它的那些诗篇永远是生气勃勃的,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它丰富到只能用一片气象来说明。”(盛唐气象,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后来先生进一步指出:“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盛唐

7、诗歌高远浑成的诗境美,盛唐气象浑成,神韵轩举。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盛唐诗人因景生情,以情观景,在景物的生动描绘中融入情思,创造出情景交融,意象契合,境界浑成的完美诗境。他们所创造的,已经不是谢灵运那样的佳句,而是玲珑凑泊、不可句摘的诗境的美;不是局部,而是整体,是一种整体的诗境美。创造出无工可见、无迹可求的完美诗境,是他们艺术上的一种明显追求。盛唐诗人在创造诗境时,特别注意捕捉

8、意境氛围,如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王维的鸟鸣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他们在在特定的氛围中,选择景物,提炼情思;在特定的氛围里,使一切色彩、构图、感情基调与感情节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与这个氛围无关的景物和情思,都被删汰舍弃,只留下最主要的传神的部分。这其实就是诗歌意境的净化与提纯,正是盛唐诗人艺术完全成熟、炉火纯青的诗美表现。 另外,盛唐诗人不仅自觉追求诗境的玲珑凑泊的美,而且追求诗境的韵味。他们创造的,往往是多重的意境。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是“词秀调雅,意新理愜,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评常建“其旨远,其兴僻”,评储光羲“趣远情深”,评刘昚虚“情幽兴远

9、”。旨远、兴远、趣远,就是指意境中的韵味,实际上也就是有兴象,兴在象外。 有了情景交融的诗境,而且兴在象外,境外有味,应该说,盛唐诗人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后代诗论家们对于诗境提出的一切理论要求,他们在创造实践中都已经达到了。或者可以说,后代诗论家们所提出的种种关于诗歌意境的理论,正是建立在对盛唐诗人艺术实践基础上的。,盛唐诗歌清水芙蓉的自然美,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敖陶孙臞翁诗评 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盛唐也。 谢榛四溟诗话卷

10、一 盛唐诗歌的兴象与风骨,是在自然的形式中得到表现的。它的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它的浓烈的感情,壮大的气势,都以其质朴的、自然无华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盛唐诗歌表现的,不是一种错彩镂金的美,而是一种清水芙蓉的自然美。如贺知章的诗歌,除了庙堂乐章和应制诗,他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差不多首首明白晓畅而诗情浓郁。李白这样的诗更多,就拿初唐诗人卢照邻的江中望月和我们熟知的李白静夜思来做一个比较: 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沏,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赏。 同是写月夜相思,卢诗在文字上还是有雕琢之风,他写空中之月,比之以镜,比之拉满之弦,比之珠溜,比之箭波;言水中之月,

11、既言沉钩,又重之以兔影,既言浮桂,又重之以丹芳,琐碎支离,月光究竟如何,境界未出。李诗只一句“疑是地上霜”,月色之明净清冷,境界全出,而又朴素自然。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卢是宫廷诗风以雕琢为美的影响未消,李则明显追求一种自然之美。 盛唐诗歌的自然美,不仅是语言的平易,这一点与后来白居易新乐府诗歌的通俗易懂又有所不同。盛唐人语言的平易,是经过提炼的、纯化的,再加上情思的提炼和形象的提炼,所以他们的诗境才清而不枯、淡而不薄,具有一种清真之美、醇厚之美。,盛唐诗歌异彩纷呈的体式美,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

12、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 盛唐诗歌有体皆备,无美不臻。诗歌发展至盛唐,各种体裁均已齐备,并产生了大量的不朽之作,成为后世吟咏学习的典范。 初唐时五绝和七绝常有不合律之处,到盛唐随着律诗体制的完成也律化成熟了。绝句体制短小而要意味深长,殊非易事。五绝被认为能手者只有王维和李白,他们的作品或清幽绝俗,或意境高远,都是我国儿童咿呀学语时便口口相授的诗歌,影响广泛。七绝是唐代入乐的歌辞,多随乐曲的流传而远播。律化之后,即使不被之管弦,本身也具有音律和谐之美。如王昌龄的边塞诗、宫词,或优柔婉丽,或意旨微茫,兴味无穷,含不尽之情于言外,可与李白绝句媲美。沈德潜说:“

13、七言绝龙标、供奉绝妙古今,别有天地。七言绝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集卷二十)李王之外,王维也是七绝高手。 盛唐律诗,兴象超远,高华壮丽,李、杜、王、孟是当时擅作者。其中,王、孟以清远胜。李白本是“薄声律”以复古道为己任,但他有些律诗也写得雄浑奇逸,令人感奋。律诗到杜甫,意境更庄严瑰丽,人称“气象嵬峨,规模宏远,当其神来境诣,错综变化,千古以还,一人而已”(诗薮内编卷四)。 由于陈子昂、张九龄的大力提倡,李白的继起响应,盛唐五古一片繁荣。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规模宏大,感慨深沉,为五言古诗建立了新的典范,其五言古题乐府如长干行、子夜吴

14、歌等也推陈出新,动人心弦。李颀、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用五古绘景写人,叙事抒情,且时以律句入诗,音节响亮。杜甫五古宪章汉魏而又自出机杼,其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等,都以浓重的色彩,大开大阖的手笔,绘制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沈德潜说:“少陵五言长篇,意本连属,而学问博,力量大,转接无痕,莫测端倪,转似不连属者,千古以来,让渠独步。”(唐诗别裁集卷二) 各体诗中,歌行或七古乃是盛唐诸公驰骋才华的自由天地,最能表现他们的豪迈精神和宏伟气度。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颀的古从军行、王维的老将行等,都是力作。胡应麟说:“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陈矣。张、李、沈、宋,稍汰浮华,渐趋平实,唐体肇矣,然而未畅也。高、岑、王、李,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畅乎,然而未大也。太白、少陵,大而化矣,能事毕矣。”(诗薮内编卷三)李白熔乐府、楚辞于一炉,变幻超忽,不拘一格,如远别离、战城南、行路难、蜀道难等,虽用旧题而多出新意,当时即已备受赞赏,后世更被视为绝唱。杜甫的七古如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哀江头等,无论长篇短制,均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堪称不朽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